【关键词】 骨关节炎/中药疗法;,生活质量;,温通活血法;,筋骨痛消丸/治疗应用
摘要: 【目的】探索建立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及中医药温通活血法对血瘀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方法】分别采用自拟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和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对温通活血制剂(筋骨痛消丸)治疗的3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研究。【结果】膝骨关节炎中医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量化评分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及综合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均有明显改善;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评分结果也显示,治疗后患者在躯体健康(P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绪角色功能(RE)、心理健康(MH)等8个维度上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均P&<0.01),在综合评分上也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自拟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和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对中医药温通活血法治疗血瘀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做出了基本一致性的评价,既说明温通活血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改善作用,也说明该量表能较客观地对该病患者的临床情况作出评价,也反映中国文化和中医特色,为如何建立中医自己的生存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骨关节炎/中药疗法; 生活质量; 温通活血法; 筋骨痛消丸/治疗应用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关节软骨的慢性退行性改变。它除了引起局部体征(如:关节肿痛、活动不利等)外,其导致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生理角色、社会角色等生存质量方面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如何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评价其生存质量?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尝试建立一个包含中医临床症状和日常活动量化评分的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并选用了河南洛正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筋骨痛消丸作为研究药物,对32例膝骨关节炎(血瘀寒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9月至2005年10月骨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52~74岁,平均63.5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9个月。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制订的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①膝关节疼痛;②年龄超过50岁;③晨僵时间少于30min;④关节活动时有磨擦音;⑤膝关节X线检查见有骨赘形成。符合①、⑤两项以及②~④中一项者即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1.2.2 中医辨证 血瘀寒凝证。证见:关节疼痛,或肿胀、晨僵,屈伸不利,痛有定处或刺痛,局部有压痛,遇寒痛增,得温痛减,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涩。
1.2.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无明显心、肝、肾、肺功能不全者;能坚持本病治疗者;辨证属于血瘀寒凝证的患者。
1.2.4 排除标准 心、肝、肾、肺功能不全者;不能坚持本病治疗者;辨证属于血瘀寒凝证以外者;类风湿因子、血尿酸阳性者;膝关节有明显的内、外翻畸形者;膝关节有明显外伤史者。
1.3 治疗方法 选用河南洛正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筋骨痛消丸(主要成分:丹参、鸡血藤、香附、乌药、桂枝、威灵仙、秦艽、川牛膝、白芍、生地、甘草等,此药是根据郭氏正骨经验方研制而成,具活血行气、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经全国中医骨伤专科医疗中心临床应用30余年,显示其对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饭后温开水送服。疗程30d。
1.4 检测指标及生活质量评价方法
参照James等膝关节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标准 [1] 、WOMAC评价标准 [2] 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痹证的疗效标准,自拟膝骨关节炎中医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功能量化评分表(见表1)。运用该表及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中文版) [3] ,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电话随访和问卷评分,分别对温通活血法治疗该病疗效进行评价。
中医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量化评分表计分方法包括2个部分共24项指标:(1)中医临床症状:关节休息痛、关节行走痛、关节坐位站起时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屈伸不利、关节僵硬、关节喜暖畏寒、跛行、行走时支撑、关节滑脱打软腿、关节交锁等;(2)日常功能:下上楼、坐位站起、蹲下或弯曲膝关节、弯腰到地、行走距离、进出汽车、购物、穿脱袜子、从床上起身、上卫生间、从事重家务、从事轻家务等。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严重计3分。分值越低,代表病情越轻。
SF-36量表的记分方法 [3] :该表共36个项目,其中包括躯体健康(P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绪角色功能(RE)、心理健康(MH)等8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若干问题,共35个项目;另一项目为健康变化自评(HT),作单独分析。每个条目的选项均按由差到好赋以由小到大的初始得分,对8个维度的初始得分标准化转换成终得分,终得分为0~100分,转换公式如下:
终得分=实际初得分-最低可能得分/(最高可能得分-最低可能得分)×100 表1 膝骨关节炎(血瘀寒凝证)中医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量化评分表 转贴于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
2 治疗结果
表2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的中医临床症状平均分值为(19.93±3.87)分,日常活动平均分值为(16.87±2.95)分,综合平均分值为(36.80±6.82)分;治疗4周后,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平均分值为(12.60±3.50)分,日常活动平均分值为(13.27±2.51)分,综合平均分值为(24.87±6.01)分。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及综合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均有改善。表3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在PF、RP、BP、GH、VT、SF、RE、MH等8个维度上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1),在综合评分上也有显著提高(P&<0.01)。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好发年龄在60岁左右,患者大多肝肾亏损,筋骨不坚。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骨生髓。肾气亏损,则元气不足。“气为血之母,血为气之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血行不畅则血脉不利而成血瘀;外感寒邪,凝滞关节,则成血瘀寒凝证,治宜活血行气、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从我们的临床治疗结果来看,治疗前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日常功能量化评分及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症状和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说明筋骨痛消丸能有效治疗血瘀寒凝型膝骨关节炎。
但是目前在所有相关的文献中,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定标准大部分是自行拟制的,其显效、有效、无效等症状功能改善的评定标准概念比
较模糊,所有的症状和功能改善的评定主观性大; 并且对于如何评价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缺乏统一的标准。
生存质量(QOL)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并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重视和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专家认识到过去沿用的有关疾病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现代医学在重视检测指标的同时开始关注QOL。生存质量在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生存质量研究强调人的整体性及宏观判断,与中医的理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借助心理测量学和生存质量的研究方法,研制能体现中国文化和中医特色的生存质量量表,对于建立能被广泛认同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我们目前评价膝骨关节炎生存质量的标准主要依靠西医的生存质量量表,如: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FL)等。建立我们中医自己的生存质量量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赵利、刘凤斌等 [4] 的观点,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主要理论结构模型表现为中医整体观,良好的生存质量即“阴平阳秘”,可表现在“形神统一”、“人与自然统一”、“人与社会统一”和“七情”几个方面。发挥中医重视生存质量的优势,借用现代医学生存质量测评的手段和方法,大力开展中医药生存质量研究,必将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生存质量研究也可以吸 表2 32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量化评分结果表3 32例患者治疗前后SF-36量表得分情况本研究选用的疗效评价标准为自行拟定的膝骨关节炎中医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功能量化评分表及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中文版)。中医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功能量化评分表参照了James等膝关节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标准 [1] 、WOMAC评价标准 [2] 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痹证的疗效标准,内容较全,能较好的反映出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而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中文版)则是国际公认的评价生存质量较好的标准量表。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提示结合以上两个量表可以更好、更全面地评价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可为制定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提供帮助。在现有的QOL量表基础上研制出一个能反映中国文化和中 医特色的模块,从而制定出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本研究拟定的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可供大家参考。
本研究提示了温通活血法治疗血瘀寒凝型膝骨关节炎具有确切的疗效,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对如何建立中医自己的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做出了初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James J,Irrgang M S,Robert S,et al.Development of patient-reported measure of function of the knee [J].The Journal of Bone andJoint Surgery,1998,80A:1132.
[2]张奉春.我国治疗关节炎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研讨会第一次会议纪要[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3(4):260.
[3]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9,263-268.
[4]赵利,刘凤斌,梁国辉,等.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研制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