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与B组(22例),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剂)的基础上,A组运用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B组单用培哚普利,疗程为6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彩色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6周后,A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B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8例。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88.0% vs 63.6%,P&<0.05)。同时A组在控制血压,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方面优于B组(P&<0.01)。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用培哚普利者。
【关键词】 培哚普利;卡维地洛尔;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成人心力衰竭患病率达0.9%,而导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基础心脏病构成从风湿性心脏病转变为主要由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引起[1]。在CHF的治疗方面,大量临床实验支持β受体阻滞剂的运用,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的资料较少,其疗效及安全性如何,需进一步评价。我院2007年起采用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与分组
选择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本院住院的CHF患者(均经询问病史,体检、十二导联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共47例,男33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8±13.2)岁,病史3个月至16a。其中冠心病22例,高心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肺源性心脏病3例,甲亢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心力衰竭标准采用Framingham 标准。按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6,Ⅲ级14例,Ⅳ级7例。排除既往服用ACEI 类药物导致严重咳嗽反应者。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与B组(22例),两组在病情、病程、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强心、利尿剂)。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尔(商品名为达利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片剂)口服,起始量为5 mg,渐增加至每天10~20 mg,对Ⅲ~Ⅳ级心功能者,起始剂量为2.5 mg,渐增加至每天10~20 mg。A级在此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商品名雅施达,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片剂),开始剂量2 mg,如无反应可增至4~8 mg,每日1次,疗程14 d,连续治疗6周。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
1.3 疗效判定
显效为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 级;有效为心功能改善≥1 级;无效为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有改善,但心功能改善不到1 级者[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6周后,A组中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B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8例。A组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B组(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率、血压监测
治疗后A组、B组的心功能均有改善,且室性早搏明显减少,血压控制理想,心率下降。但同时A组在控制血压方面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2.3 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
对两组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资料分析发现经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指标均较前改善。A组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指标上优于B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后各级心衰疗效比较 (略)
*vs**:χ2=3.875,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早搏变化 (略)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与B组治疗后比较:*P&<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功能变化 (略)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或&<0.05;与B组治疗后比较:* P&<0.05,**P&<0.01。
2.4 不良反应
多发生在治疗早期,症状较轻。A组有3例出现轻度干咳,1例眩晕,2例血肌酐升高,2例血钾升高,但培哚普利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好转;B组4例出现头晕,2例有恶心。两组患者用药对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
有研究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是心力衰竭进程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治疗收缩性和舒张性高血压可以降低心力衰竭的危险,而理想的血压控制可使新发心衰的危险下降约50%[3]。培哚普利是一种ACEI,其降低血压缓和,极少发生突然性血压下降,并可降低心脏负荷 。卡维地洛是一种有多种作用的神经体液拮抗剂。它通过血管扩张作用减少外周阻力和通过β阻滞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用于治疗有症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可降低病死率,治疗后心室同步性得到显著改善,并可做为常规联合治疗。有学者认为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需常规合用3类药物: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4]。本院自2007年起运用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研究发现两者联合治疗心衰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可明显降低心衰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减缓心率,提高心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其疗效较单用卡维地洛好,有效率达88.0%(见表1~3),可运用于各级心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亦对比了国内外类似临床研究:采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虽然前二者合用有效率达62%,但其总有效率低于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且患者在心率减缓方面不如卡地维洛[45]。笔者分析其原因是美托洛尔为选择性β1受体反向激动剂,它可以上调心血管部位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但它同时可增加慢性心衰患者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反卡地维洛为非选择性的、弱的反激动剂,不上调β肾上腺素受体,还具有α受体阻遏效应和抗氧化剂作用,可减少心脏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卡维地洛是目前唯一对葡萄糖和脂质代谢产生有益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其抗氧化和抗内皮素的作用也可能在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中获益[6]。卡维地洛是通过提高心室容量来增加心输出量的,因此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在心率减缓方面更有效,此结果提示卡维地洛在治疗中可能产生的更加有益的作用[7]。
总之慢性心力衰竭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治疗中给予ACEI及β受体阻滞剂是非常必要的。本院在常规强心利尿基础上运用培哚普利联合卡地维洛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但两药合用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量及监测其血钾、血肌酐水平。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0179.
[2] 黄海忠.培哚普利和安体舒通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3, 11(6 ):327329.
[3] Skvortsov A, Mareev V, Podzarskaya N. G545 Effect of long term therapy with betablocker carvedilol on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activity: comparative study with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enalapril in congestive heart[J]. Eur J Heart Fail Suppl, 2006,5: 120.
[4] Donal E, Leclercq C, Linde C,et al.Effects of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on disease progressio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 Eur Heart J, 2006,27(9): 1018 1025.
[5] 王屹立.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衰65 例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 19 (3):269.
[6] Castro P, Vukasovic J C, Chiong M, et al. Effects of carvediol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chronotropic response to exercise in patients w 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Eur J Heart Fail, 2005, 7(6):10331039.
[7] Maack C, Elter T, Nickenig G, et al. Prospective crossover comparison of carvedilol and metoprolo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 J Am Coll Cardiol, 2001, 38(4): 939 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