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MRI DWI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经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18例和正常者11人,全部做常规MRI扫描(包括横切位T1WI、T2WI、FLAIR、Wats和冠状位BTFE)后,进行DWI扫描,对比正常胃壁和胃癌的ADC值差异。结果 正常人胃壁平均ADC值为(2.5473±0.1706)×10-3mm2/s,胃癌的平均ADC值为(1.7632±0.2107)×10-3mm2/s(P<0.01)。在DWI图上胃癌病变呈高信号优于常规MRI序列,但观察解剖细节的显示不如常规MRI。结论 MRI DWI和ADC值测量对胃癌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胃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胃癌是一种常见疾病,以往影像学在其定位、定性和分期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X线、DSA、CT、US和NM等[1],自从MRI问世后,人们使用MRI来检查这一疾病,国内作者对其常规MRI表现作了一系列研究[24],但有关MRI DWI的文献尚少。本文观察胃癌的MRI DWI改变,并与常规MRI作比较,旨在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和西安医学院附属高新医院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MRI检查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64.7岁。18例中肿瘤发生在胃底贲门区6例,胃体部8例,胃窦4例。自愿作上腹MRI检查的正常人11人,其中男7人,女4人,年龄31~71岁,平均年龄50.8岁。
1.2 方法
MRI扫描前空腹12h,扫描前30min注射6542 10mg减少胃蠕动。因要作DWI扫描,不服任何对比剂以减少对DWI的影响。扫描前训练患者屏气,以保证屏气扫描时不产生腹部因呼吸造成的运动伪影。
使用Philips Intera Achiera 1.5T双梯磁共振机,采用6通道腹部相控阵线圈,常规MRI扫描包括:屏气横切位T1WI,TR/TE 213/4.6ms,FOV 375,层厚8.0/0.8mm,矩阵256×512;屏气横切位T2WI,TR/TE 2500/100ms,FOV 375,层厚8.0/0.8mm,矩阵400×512;屏气横切位压脂SPAIR,TR/TE 416/80ms,FOV375,TSE因子59,层厚8.0/0.8,矩阵256×512;屏气横切位T1WIWats,TR/TE 148/5.7ms,FOV 375,层厚8.0/0.8mm,矩阵304×512;BTFE冠状位,TR/TE 3.6/1.8ms,TFE因子171,FOV 375,层厚8.0/0.2,矩阵256×256。DWI扫描采用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技术作DWSEEPI,横切位,TR/TE 2280/58 ms,FOV 375,RFOV 70%,矩阵128/256,NSA 2,扫描时间20s,用2个不同的扩散系数,b值分别为0和600mm2/s。
由3名放射科医师阅片,观察正常人的胃壁厚度、信号强度改变及测量DWI ADC值;胃癌患者记录患者胃壁的厚度、肿块位置、各种成像序列的MRI信号改变及测量DWI 表现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DWI的ADC测量在ADC图上进行,取正常人或病变处,选择感兴趣区(ROI)直径>10mm,采用圆形最大ROI,但不能超过正常胃壁或病变区范围,对病变区测量避开坏死区及有伪影区域。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ADC值,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人胃MRI表现
正常人胃壁厚度在体部最厚处为(4.81±1.17)mm,在胃贲门胃底区最厚处厚度为(10.52±0.78)mm。T1WI呈较均匀中等偏低信号强度,T2WI其信号强度增高不明显。整个胃壁的MRI ADC值测量均值为(2.5473±0.1706)×10-3mm2/s。
2.2 胃癌的MRI改变
本组18例胃癌中贲门胃底癌(图1)6例,胃体癌(图2)8例,胃窦癌(图3)4例。18例中表现为胃壁弥漫性增厚(图3)4例,局限增厚或肿块形成(图1)14例。T1WIWats病变部信号强度呈稍低于正常胃壁者(图1、2)18例;T2WI、FLAIR、BTFE序列信号强度均有增高,呈轻度不均增高者4例,中等增高者14例。
图1 贲门胃底癌(略)
图2 胃体癌(略)
图3 胃窦癌(略)
2.3 DWI和ADC值改变
在DWI图像上,18例胃癌均表现扩散受限的高信号强度改变,其中信号增高不甚均匀3例,较均匀者15例。其增高的范围较常规T1WI、T2WI、FLAIR、Wats和BTFE图像上明确清楚。病变区ADC值测量为1.31~2.18×10-3mm2/s,平均为(1.7632±0.2107)×10-3mm2/s,与正常人的(2.5473±0.1706)×10-3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胃癌患者的转移情况
本组18例中伴有转移者8例,其中肝转移4例次,脾转移2例,肾上腺转移2例次,腹腔和(或)腹腔淋巴结转移5例次。肝、脾、淋巴结转移的MRI信号改变与胃癌原发病变的信号改变基本一致,肾上腺转移灶在T2WI、FLIAR、BTFE序列上信号强度较胃原发灶高。
患者准备是MRI检查的重要前提之一,要求保持空腹、减少蠕动和充分扩张。减少蠕动要应用胃肠道松弛剂(6542或胰高血糖素),以减少运动伪影。充分扩张则要求口服胃腔对比剂。对比剂可分为阳性(顺磁性物质)、阴性(空气或亚铁酸盐颗粒)及中性(水),以便扩张胃壁观察病变,国外有人使用h3O作阴性对比剂,扩张胃腔,消除磁敏感的场位移。本文目的在于了解正常人和胃癌患者的MRI DWI该变,为了减少磁敏感场位移伪影,没有引入对比剂,以便使正常人的胃壁处于低张状态,便于DWI测量及比较胃癌病变的DWI ADC。
胃是一个蠕动的空腔器官,很多学者作了正常胃壁的MRI研究,指出正常胃在适度扩张时,胃壁的厚度为4~6mm,如厚度>6mm时为异常[13]。本文为了测ADC值,在未服扩张对比剂时,胃壁的厚度不同,胃体部壁最厚处平均值为(4.81±1.17)mm,而胃底贲门处最厚处则达(10.52±0.78)mm,结果提示个体的壁厚变化很大。在活体的MRI检查中,因MRI分辨率的限制,胃壁的T1WI和T2WI均呈较均匀中等偏低信号[14]。本文观察到正常人胃壁的信号强度与文献报道一致。
胃癌的MRI表现除胃壁增厚外,可发现病变部位的信号强度异常,在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可见向腔内或腔外生长的软组织肿块,肿块的信号强度与上述增厚的胃壁相同,如出现溃疡则呈不规则低信号或呈裂隙状凹陷,发现胃腔对比剂充填“龛影”及胃壁的破坏,表现正常胃壁组织信号中断破坏[2,5]。
DWI是从分子水平探测显示水分子随意运动及水分子运动受限状态的MRI序列,是目前唯一能够在活体探测水分子扩散运动的影像学技术,能较早的提供组织空间组成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分之间水分子交换的功能状态,已广泛的应用于颅脑、实质器官及骨肌系统的MRI诊断中。但有关胃及胃癌的DWI研究还在起步阶段[4],最近有国外作者应用于胃及胃癌的MRI研究[67]。DWI图像反映了组织的微观几何结构及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跨膜运动、温度变化等,也可通过测量扩散系数(diffusion coefficient,DC)进行量化分析,但扩散系数在活体中受很多微观因素影响,如液体流动、细胞的渗透性、温度、毛细血管灌注性和细胞膜通透性的方向等;同时又受宏观因素的影响,如呼吸、血管运动、胃肠蠕动等,因此实际工作中常用ADC来代替真正的扩散系数。
本文通过正常健康的胃壁的ADC测量,发现正常人ADC值为(2.5473±0.1706)×10-3mm2/s,胃癌病变的ADC值为(1.7632±0.2107)×10-3mm2/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DWI对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DWI图像上病变部位的信号强度明显升高,在信号强度改变方面优于常规T1WI、T2WI、FLAIR、Wats、BTFE等多种序列的检查,但其对解剖细节的显示不如其它序列,故诊断时应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任刚,陈克敏.胃癌MRI检查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6(4):226229.
[2]李树峰,赵瑞峰,李华兵,等.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技术,2007,23(8):11871190.
[3]张欢,潘自来,宋琦,等.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5):577580.
[4]王嵩,任克.胃癌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6):423426.
[5]Kwee R M, Kwee T C. Imaging in local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J]. Clin Oncol, 2007, 25(15):21072116.
[6]Shinya S, Sasaki T, Nakagawa Y, et al. The usefulness of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 for the detection of gastric cancer [J]. 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07, 54(77):13781381.
[7]Kilickesmez O, Yirik G, Bayramoglu S, et al. Nonbreathhold high bvalue diffusionweighted MRI with parallel imaging techniqu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termination in normal abdominal organs [J]. Diagn Interv Radiol, 2008, 14(2):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