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阴道超声;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妊娠属于异位妊娠之一,又称宫外孕,在异位妊娠中95%为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B超诊断技术的提高、βHCG的定量测定及阴道超声的使用,使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便于临床早期有效的处理。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我们利用阴道超声技术诊断输卵管妊娠27例,均经临床证实。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年龄22~40岁,平均31岁。初潮年龄11~17岁,月经周期28~35天,停经史6周内。其中慢性盆腔炎16例(59%),宫内放置节育器8例(30%),输卵管手术后3例(11%)。易感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输卵管功能影响。
1.2 检查方法 采用意大利百胜DU8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6.5MHz。检查前患者排空小便后平卧,取膀胱截石臀高位,将探头插入阴道,紧贴两侧穹隆部及宫颈,对子宫、内膜、卵巢、输卵管等进行多方位扫查[1]。
1.3 影像评定标准 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多见于6周内妊娠。正常子宫形态饱满或三径之和略大于15cm。子宫内膜回声增厚,宫内无典型的双环状妊娠囊显示。有时宫腔内可见圆形单环状“假妊娠囊”。于宫旁或宫体上方可见到多数呈均匀分布的低回声,或实质性不均质包块回声。如在肿块内见到双环状无回声区,即妊娠囊。囊内可有点状回声(胎芽)、原始心管搏动。如见有胎心搏动,可用M型超声在该处取样,记录胎心搏动的心动曲线。这是诊断异位妊娠的确凿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异位妊娠肿块内可显示动脉,静脉的彩色血流。若胚胎存活者,则其搏动节律快于母体心搏。
2 结 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未破裂输卵管妊娠27例中,均经手术或异位妊娠期待疗法证实,无假阳性及假阴性病例;输卵管内发现妊娠囊结构的18例中6例可见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输卵管或附件内发现不均质的实性结构9例。有14例宫内显示假妊娠囊。
3 讨 论
输卵管妊娠在破裂前,往往无明显症状,临床很少能早期诊断。阴道超声可以直接动态观察到妊娠囊、胎芽、原始心管搏动和滋养层周围血流低阻动脉频普。近年来阴道超声的应用,更提高了超声在输卵管妊娠诊断中的价值,在异位妊娠诊断的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96.3%;准确性为94.3%[2]。尤其对临床可疑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有价值。由于输卵管妊娠的胚囊发育不良,在缺乏胚囊、胚芽、原始心管搏动等典型图像时,应与一些非妊娠病灶,如黄体囊肿、子宫宫角肌瘤变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宫外包块等鉴别。勿将附件搏动的小动脉误认为胎心。
慢性输卵管炎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原因。此外,输卵管发育异常,如过长、过短、肌肉发育不良。又如输卵管结扎后再通、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内肿瘤压迫或牵引等,皆可使孕卵的正常运行受阻或输送延迟,不能按时进入子宫腔,当孕卵尚未运行到达宫腔以前,即已具备着床能力,就在输卵管的某一部位着床,形成输卵管妊娠。宫腔置节育器的妇女,若有闭经及腹痛,应注意有否异位妊娠。近年文献报道的输卵管妊娠病例,宫内置节育器者所占比例增多。
总之,对输卵管妊娠的病例,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血βHCG追踪及阴道超声监测,在妊娠囊未破裂前就能及早作出肯定性的诊断,尽量避免妊娠囊破裂引起大出血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汪龙霞. 妇科与产科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2~13.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264~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