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兵;急性高原病;预防
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AHAD) 是人员由平原进入高原(海拔3000m以上)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而发生的常见病,包括急性轻型高原病(acute mild altitude disease,AMAD)、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和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其中以HAPE和HACE最为严重,如治疗不及时常危及生命[1]。新兵初进高原,在各种外因和内因的诱发下,极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因此,预防和减少新兵AHAD的发生是部队医疗部门非常关心的课题,本文调查了新兵进藏急性高原病的诱因,并探讨了相关预防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54名患AHAD到我院就诊或住院的新兵,分别来自川、黔、鲁、豫等地,全部为男性,年龄17-20岁,均由成都(海拔400米)乘飞机至林芝(海拔2950米)。
1.2 方法 统计门诊和住院病例,通过问诊及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各病例发病情况,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1.3 AHAD诊断标准 按《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和《我国高原病命名、分型及诊断标准》[1]为诊断标准。
2 结 果
2.1 AHAD住院病人分类 门诊和住院的54名新兵患者中,AMAD有50人,占92.6%,HAPE有2人,占3.7%,HACE有2人,占3.7%。
2.2 AHAD发病诱因 54名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有明确诱因的有49人,占90.7%,其中上感作为诱因所占比例最大,达57.1%,受凉和心理预激分别为24.5%和18.4%。需要指出的是,心理预激所占比例虽小,但日益社会化的心理问题还是应该值得我们重视。各型AHAD发病诱因分布情况见表1。表1 各型AHAD发病诱因
3 讨 论
每个人对高原缺氧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过度缺氧和对缺氧反应迟钝者可发生适应不全,即高原病,高原适应不全的速度和程度决定了高原病发生的急缓和临床表现。虽然所有新兵进藏前都经过体检,但由于进藏新兵几乎都是初次进藏,难免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各种适应不全。AHAD不仅影响着个体健康,也对整个群体的任务、目的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有较完善的AHAD的综合预防措施。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AHAD是有诱因的,以上感最多,其次为受凉,这与张继军等人报道的新兵进藏发生AHAD的诱因相符[2],分析原因,部分是进藏前就患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虽经简单治疗,但并未完全治愈,或着认为病情较轻,未重视感染的控制;部分是精神上亢奋,睡眠不足,身体过度疲劳;部分是到高原后认为个人适应较快,活动过大导致。在这些诱因的作用下,新兵的免疫力下降,受到高原气候的影响及缺氧的刺激时,机体代偿失调而导致发病。在住院病人中,我们发现,心理预激在AHAD发病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当新兵进入高原后,机体会通过一系列神经系统、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变化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如果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甚至产生结构上的改变,可形成全身适应综合征,导致一系列生理上的改变[3]。初次快速进入高原时,机体在受到恶劣的高原气候影响及缺氧的刺激时,必然会导致心理紧张,甚至恐惧,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及生理上的改变,并且这种心理上的紧张、恐惧可能会导致AHAD的发生或加重AHAD,故精神紧张、恐惧是初入高原者发生AHAD的诱因或加重AHAD症状的原因之一[4]。结合工作实践我们在预防AHAD的发生上有以下几点体会。
3.1 强调个人调整 新兵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平原城市,没有高原生活的经历,都是在某地集结后再统一进藏。理论上讲,生理和心理都需要一个较长适应期,因此在集结地休息的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客观上不允许停留太长的时间。根据牛文忠等调研,通常情况下,在集结地的休整时间应在5天以上,过短则不利于预防AHAD[5]。在此期间,应对新兵进行体格检查,心理辅导,疾病控制,合理膳食,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或过疲劳,减少AHAD的诱因。进入高原后,可进行适应性训练,但应减少劳动量及劳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
3.2 普及高原病知识 要避免高原病的发生,首先就要认识高原病。新兵大多没有受过高原专业方面的教育,也没有接触过高原病,因此,在进入高原前,要尽可能给新兵普及一些高原常识,并让他们知道常见的高原病及自救、互救知识;对于医务人员,更要加强高原病的学习,尤其是HAPE和HACE的救治,以便在随行中能作到有效的处置。
3.3 心理干预 部队急进高原可导致军人心理应激,其心理效应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孤独等,其中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负性情绪[6]。新兵由于初次进入高原,对于低氧环境不适应,难免心里产生恐惧,由此常常导致食欲减退、失眠等症状的发生,甚至加重AHAD;而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一些新兵也能诱发恐惧的心理,即使自身没有病,也认为自己有病,这一点医务人员应当特别注意,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避免心理疾患的形成。针对急性高原病发病的关键环节,有的放矢给予心理支持及认知行为干预,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个体主动从意识和行为上参与心理应激调节,以积极的方式主动参与AHAD的预防,这样对降低快速进入高原人群AHAD的发生率,甚至减轻AHAD 患者的痛苦都有着积极的作用[7]。
3.4 作好医疗保障 医护人员应全程跟随新兵进入高原,指导新兵在高原的保健常识,并对于身体异常者及时处置。进入高原后,应有专门的医疗保障组,确保发生AHAD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另外,如心理干预效果不好者,可以在登机前预防用药,确保把患病率降到最低,保障部队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 高原医学杂志编委会.我国高原病命名、分型及诊断标准[J].高原医学杂志,1996,6 (1) :224.
[2] 张进军,冉云德.大批新兵空运进藏预防急性高原病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1995,5(5):289~290.
[3] 李权超,徐书同.军事训练心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28~30.
[4] 牟信兵,李素芝,王学凯,等.高原病学[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109.
[5] 牛文忠,王 毅.急性高原病发病率调查及群体预防措施的探讨[J].高原医学杂志.2002,12 (2):12~14.
[6] 杨金升,石向群.急进高原部队官兵抑郁和焦虑的评估[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6,24(5):355~356.
[7] 周先利,刘玉馥.不同干预方法对大批快速进入高原者急性高原病的预防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