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解脲支原体对常用9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125株解脲支原体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125株解脲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原始霉素、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其总的耐药发生率为23.47%。结论 对解脲支原体进行耐药性检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支原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生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urealyticum ureaplasma to 9 antibiotics in routine administration. Methods Drug sensitive detection was made to 125 strains of urealyticum ureaplasma. Results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125 strains of urealyticum ureaplasma to 9 antibiotics was in the order of decreasing as follows: pristinamycin>doxycycline>josamycin>clarithromycin>azithromycin>tetracycline>erythromycin>ofloxacin>ciprofloxacin, the total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23.47%. Conclusions Drug sensitive detection of urealyticum ureaplasma can guide clinical drug administration.
KEYWORDS mycoplasma 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 antibiotics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是非淋菌性宫颈炎(NGC)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近年国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由于抗生素滥用,国内出现了多重耐药性的解脲支原体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解深圳地区Uu的药敏情况,我们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125株Uu临床分离株对9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解脲支原体分离株来源
125株Uu均来自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我院妇产科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22.5岁。所有患者在取材前1周内未服用抗生素。
1.2 检测试剂
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ISTⅡ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试剂盒内含AB两条各含12个微量测试板条,1孔为阴性对照,2孔为阳性对照,3~4孔为支原体鉴定孔,5~24孔分别为含两种稀释度的抗生素,分别为:多西环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原始霉素,每种抗生素2个孔,前孔为高浓度,后孔为低浓度。
1.3 取材
用棉签擦拭宫颈口后用棉试子插入宫颈内2~4cm,停留20~30s顺时针旋转一圈后缓慢取出,将棉试子接种到支原体培养基中,旋紧盖子后置37℃ 培养。
1.4 药物敏感性检测
首先用无菌吸嘴吸取支原体培养基150μl加入板AB各孔,A板条第一孔设为阴性对照,取201支原体阳性培养液加入该瓶培养基中并充分混匀;从A板第2孔开始直到B板12孔,每孔加接种后的液体培养基150μl,随后各孔滴加无菌液体石蜡1~2滴,使其覆盖整个液面,然后置37℃温箱,24 h及48 h后分别由专人观察结果并记录。
1.5 结果判断
培养液仍为黄色为阴性(一),培养液为清晰透明红色为阳性(+);如第3孔阳性而第4孔为阴性则为解脲支原体阳性,第3孔阴性而第4孔为阳性则为人型支原体阳性,两孔均为阳性则为两种支原体混合感染。每种药物高浓度孔和低浓度孔均为红色为Uu对该药耐药,如果高浓度孔为黄色,低浓度孔变为红色为中度敏感(有抑制作用);如高浓度孔和低浓度孔均无颜色改变为Uu对该药敏感。
2 结 果
本研究的125株解脲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检测见表1,结果显示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多西环素、克拉霉素、四环素的药物敏感性较高,耐药菌株较少,而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菌株较多,这三类药物中,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四环素类敏感性高,喹诺酮类药物的抑菌效果最差。表1 125株Uu对9种抗生素敏感性(略)
3 讨 论
支原体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对机体的损伤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由支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非淋菌性宫颈炎是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Uu是其主要致病菌之一,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不规则使用,引至许多耐药菌株的出现。支原体无细胞壁,不受作用于细胞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影响,不合成叶酸,对磺胺类药物不敏感;但对作用于其核糖体、抑制或影响体蛋白合成的抗生素敏感,故临床上治疗支原体的经验用药为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本研究显示解脲支原体具有多重耐药性和高耐药性,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均>60%。喹诺酮类抗菌机制为抑制DNA消旋酶和拓扑异构酶活性,有研究表明上述酶的基因极易发生变异从而导致菌株产生耐药性[1]。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消除抗生素抗菌作用,即:外膜蛋白对药物的低通透性(外排抗性机制);靶点修饰的改变和破坏抗生素的结构使其失去抗菌作用。多西霉素、交沙霉素对支原体抗菌活性好,因此临床治疗由解脲支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宫颈炎需选择多西霉素和交沙霉素等抗菌活性好的抗菌药物。
由于抗生素不规则应用或滥用造成Uu耐药性的产生及耐药菌株的流行。我们的检测结果表明:本地区Uu分离株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多西环素最敏感,其次为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低。药物在本地区的上市使用时间、个体用药时间及联合用药情况均可影响药物的敏感性。因此交沙霉素、多西环素可作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首选药物,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可作为补充药物。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李劲[2]等人在2007年对本地区支原体敏感性测定的研究结果相似,而与高文静[3]等人的结果有较大差异。我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一定关系:(1)不同地区用药习惯不同;(2)本地区某些抗生素的不规则用药,如喹诺酮类药物在许多地方长期作为一线最常用药物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故易产生耐药菌株;(3)耐药菌株的局部流行,近年已发现了耐四环素支原体菌株,由于其含有对四环素的耐药基因而可产生多重耐药性;(4)患者的反复感染不进行药敏检测就进行治疗。由于反复感染的尿道炎存在全身和局部免疫功能紊乱[4],因此,对于感染Uu所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在治疗前应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性检测,根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同时交替使用敏感药物或联合用药,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局部和全身用药[5]相结合,以达到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Zhang W,Wu Y,Yin W,et al.Study of isolation of fluoroquinolone resistant Ureapasma urelyticum and identification of mutantsites [J].ChinMedJ(Engl),2002,115(10):1573.
[2]李劲,林奕. 152株解脲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检测[J].热带医学杂志,2008,8(1):52~53.
[3]高文静.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5,5(6):771~773.
[4]李劲,陈闻纳,赖穗萍,等.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的实验室诊断[J].热带医学杂志,2005,5(3):332~334.
[5]李劲,林奕.尿道张力性药物灌注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