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外科手术后 自控镇痛泵 护理
疼痛是外科手术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对于手术病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而近年来,自控镇痛泵(PCA)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采用PCEA即手术麻醉时留置的硬膜外导管,术后持续低流量给予麻醉镇痛药物作用于骶髓节段,准确性高,对全身影响小,有良好安全性,镇痛效果满意,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副作用。现就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4月使用PCEA的357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17例,其中男性244例,女性113例;年龄25~78岁;食道癌168例,肺癌17例,胃贲门癌22例,直肠癌26例,纵隔肿瘤10例,宫颈癌35例,其他39例。
1.2 PCEA应用方法
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泵内药液100ml。有两种配法:一种为布比卡因75mg、氟哌啶醇5mg、吗啡10mg;另一种为舒芬太尼50μg、罗哌卡因178.8mg。镇痛泵流速2ml/h,先自硬膜外导管注入首剂10ml。药液流速可根据患者需要随时调整。泵内药液可维持48h,如需继续使用,可再向泵内注入药液,否则取下镇痛泵,拔除硬膜外导管。
1.3 效果观察
本组泵装置保留1.5~3天,带泵过程中280例镇痛效果良好;37例镇痛效果差,均另给杜冷丁等其他镇痛药物;其中199例出现低血压,20例有嗜睡、呼吸抑制现象发生,9例出现恶心、呕吐,87例有尿潴留、腹胀等。
2 护理对策
2.1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镇痛药配有吗啡,应加强呼吸监护,观察有无呼吸抑制现象。尤其是术后1~4h、老年人、低血容量及持续给药者,应予吸氧,注意呼吸频率及SpO2,同时备好呼吸机等抢救设备。
2.2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75%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血压下降,一般与镇痛药物阻滞交感神经有关。多数可通过加快输液速度使血压上升,必要时暂关闭镇痛泵观察血压恢复情况。应高度警惕由于术后出血引起的血压下降,早期极易误认为泵副作用而延误治疗。故只有在明确低血压是泵引起的时才可慎用升压药,以免掩盖病情。
2.3 恶心、呕吐的观察与护理
尽管哌氟啶醇有一定镇静止吐作用,与吗啡合用可减少发生,但仍有出现。一旦出现,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同时可遵医嘱用胃复安,不缓解则可停用泵。
2.4 尿潴留的观察与护理
几乎所有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尿潴留。因舒芬太尼可抑制膀胱括约肌收缩功能,故拔除尿管均应在泵结束后先试行夹管1天,锻炼膀胱收缩,同时做好尿管护理,防止感染。
2.5 嗜睡的观察与护理
由于嗜睡影响必要的活动,导致胃肠蠕动恢复缓慢,肠粘连发生率及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增加,故可减少自控次数,纠正嗜睡。
2.6 腹胀、便秘的观察与护理
舒芬太尼能中度提高胃肠平滑肌与括约肌张力,减少推进性活动。亦可对中枢产生抑制,从而抑制肠管收缩,导致肛门排气及肠蠕动恢复延迟。故应鼓励翻身活动,避免食用产气食物,经常按摩腹部,必要时行肛门排气或胃肠减压。
2.7 导管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硬膜外导管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贴膜固定是否牢靠,防止转换体位时牵拉泵的管道致脱出或打折。应保持通畅,局部用酒精棉球消毒,及时更换无菌敷料。拔管后以碘酒消毒穿刺处,并以无菌敷料覆盖。
2.8 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镇痛效果不理想者,查看硬膜外导管装置是否完好,及时报告麻醉医生作相应处理;若脱出,可改为静脉等其他途径给药;药量不足时追加药物剂量以缓解病人疼痛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