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409 日期:2025-09-15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病人用药护理干预的效果,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病人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100例高血压病人用药前、中、后三个环节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应用生活质量自评表在三环节进行评定,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用药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得到控制(P&<0.05)。遵医行为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用药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使病人的血压水平的控制以及生活质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对巩固治疗成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血压;用药;护理干预

高血压是现代社会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可引起心、脑、肾等多个重要器官的严重并发症,给患者,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1]。应用降压药物可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长期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和生理、心理的负担,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2],病人坚持服药以及遵医行为明显受到影响,使治疗效果下降。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100名高血压病病人进行用药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指导,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高血压病病人共100例,均符合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龄30~79岁,平均55.3±11.6岁,其中&<60岁59例,≥60岁41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54例,高中及以下46例。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本科室关于高血压疾病的系统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

  1.2 方法 将病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病例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病人在用药前,用药中及用药后三个阶段进行用药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1)入院时向病人介绍住院环境,高血压病常识,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了解自身疾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同时对了解病人病因,生活习性,监测血压水平,评估病人情况,并及时发现所存在的健康问题,更有针对性的为病人提供治疗性护理服务。(2)用药前,向病人介绍患者的病情,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需使用的药物名称、用法,使用时间,使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反应及药物副作用,解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3)用药中,及时了解病人药物使用情况,静脉输入者,严格控制滴速,告知病人不能擅自调节。口服者,尤其老年病人,记忆较差,监督其按时正规的用药,及时测量血压,判断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当病人出现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心悸、出汗、恶性、呕吐,血压较大波动等不良反应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对症处理。(4)用药后,定期测量血压,评估降压效果及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定期加强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宣教,进行病人用药、饮食、运动和心理指导。出院后采用电话回访和门诊随诊的方式进行指导,一直持续到出院后半年。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治疗半年后对两组病人血压控制水平,以及遵医行为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血压变化的比较 结果表明,用药护理干预前两组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护理干预后,治疗组病人出院后半年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病人血压(mmHg)比较

  2.2 两组病人遵医行为的比较,见表2。结果表明,进行干预前,两组病人遵医行为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治疗组病人的遵医行为增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2 两组病人遵医行为比较

  2.3 三种因素对病人遵医行为影响的比较 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在用药护理干预前无明显差异,在用药护理干预后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遵医行为越好(P&<0.05),而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高血压病由于发病率较高,是脑卒中、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3]。因此,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关键[4]。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能有效降压,但如果不坚持或用药不规范,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通过用药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提高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加强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如血脂高、缺乏体力活动、高钠饮食、吸烟饮酒、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护理,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维持血压稳定,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研究表明,体重减轻10%,收缩压可降低6.6 mmHg。减轻体重可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并间接降低盐的敏感性,因而对血压控制有益。通过适量运动,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提高血浆中某些血管扩张激素(如前列腺素、血浆心钠素)等的水平,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5]。钠盐可使血管对各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强,引起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但在限制钠盐的同时,需补充钾和钙[6]。因此,通过对病人用药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能够使病人懂得坚持按时服药、合理饮食戒烟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情绪等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同时督促其按时、按量规范服药,定期复诊随访,保证了降压药降压效果的持续有效性。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病人的用药依从性与病人的性别无明显相关,但与病人的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差。因此,我们的用药护理和健康指导在应用于每一个病人的基础上,更应该将重点关注老年和低文化程度的患者,从而提高全部高血压病人的整体生活质量,提高控制率,减少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 袁素平,张安琴.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1112~1113.

  [2] 郑红薇,王 蓓,潘银珠,等.高血压病病人护理干预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9):9~10.

  [3] 陈额珠,李宗明.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4.

  [4] 张 刚.高血压病的社区预防与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7):110.

  [5] 吕守真,王 敏.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23):2866~2867.

  [6] 陈志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15):65~6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