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胆囊十二指肠瘘 术前漏诊
胆囊十二指肠瘘是胆道疾病中少见的并发症,因其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术前不易确诊。我院经手术确诊并治愈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8岁,主因上腹部胀痛反复发作6年余入院。本例患者腹痛呈间歇性,阵发性加重,并伴有右肩背部放射痛,腹痛无规律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无发热、黄疸史,伴有恶心、反酸,厌油腻饮食,无嗳气。查体:心肺无异常,腹软,上腹部正中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以胆囊结石收入院;入院后行三大常规及血生化检查、胸部X片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为窦性心率、QRS电轴中度左偏、右心房肥大、T波低平;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胆囊萎缩、胆囊结石(充满型)、慢性胆囊炎。术前诊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冠心病。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与胆囊形成致密包裹性粘连,并与肝脏、肝门部、胆囊三角粘连,腹腔镜下看不到胆囊,镜下分离胆囊周围粘连,显露胆囊底、体部,见胆囊萎缩,呈灰白色,十二指肠球部与胆囊壶腹部呈瘢痕样致密粘连,腹腔镜下无法分离,遂中转开腹手术。开腹后分开粘连组织,见十二指肠球部有大小约3.0cm×4.0cm的硬结,硬结中央见一直径约1.5cm的类圆形小孔,有胆汁样胃肠内容物流出,胆囊约5.0cm×3.0cm×2.0cm大小,壁厚,其内充满结石,囊内无明显胆汁。术中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冠心病。术中切除胆囊及十二指肠球部部分硬结组织并送检快速冰冻切片,证实为炎性良性病变,考虑到切除的十二指肠球部瘢痕范围较大,行十二指肠修补术,术后易致十二指肠狭窄,有碍胃食物通过,遂行胃部分切除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术后10天切口折线,甲级愈合出院。
2 讨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总的发生率约占胆系疾病的0.5%~1.9%。其形成是一个慢性复杂的过程,术前确诊率低,分析本例患者,可能系由于多年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使胆囊与十二指肠及邻近的组织脏器产生炎症性粘连,囊内结石反复刺激胆囊壁,使胆囊壁炎症水肿,造成囊内压力增高,胆囊壁血运障碍,加之结石对胆囊壁的直接压迫,局部血运更差,最终胆囊壁坏死,并与其炎性粘连的十二指肠壁穿通,形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此时胆囊内容物进入肠道,胆道得以减压,症状渐趋缓解。本组病例结石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临床上只重视并满足于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而忽略了对胃肠道不典型症状的进一步检查,从而导致术前漏诊胆囊十二指肠瘘。提示临床医师对可疑病例应详细询问病史,行全消化道钡餐、胃镜、增强CT或ERCP等检查,争取做到术前确诊,防止漏诊。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73~775.
[2]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9.
[3] 徐世平,王孟薇.老年人急性胰腺炎[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8,17(4):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