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338 日期:2025-09-15 来源:论文网

  【摘要】 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用合肥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358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15株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而且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比例也日渐增高。结论 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已经很高,多重耐药菌日趋增多,耐药机制复杂。因此,加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尽量减少临床经验用药,避免盲目和滥用抗生素。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药敏试验 耐药趋势 抗生素
  【Abstract】 Purpose It aims to analyze the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 drug resistant tendency of the commonly-used antibiot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our hospital’s clinical specimen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December 2009. And meanwhile, it is expected to offer reference for cur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nfection in clinic. Usage method It utilizes HX-21 drug susceptible analysis instrument for bacterial appraisal of Hefei Hengxing Company to identify bacteria and carry out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and then to check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commonly-used clinical bacteria under the effect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Findings Among the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solated from 1358 clinical sample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are found to be more sensible to amikacin, piperacillin, ceftazidime and ciprofloxacin, but show its drug resistance towards some antibiotics, such as cefotaxime, gentamicin, SXT and ampicillin. Plus, the proportion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resistant to imipenem is also increasing.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solation rate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has been high. Multidrug-resistance bacteria are increasing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s are complex. Thus, such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detest by combin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ith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can provide the newest epidemic study for clinical medicine, help to reduce the use of medicin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avoid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
  【Key word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istance tendency antibiotics
  铜绿假单胞菌为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健康人的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正常情况下不感染人体任何组织,但是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严重创伤或医疗操作后,铜绿假单胞菌几乎可以感染人体任何组织。临床可表现为局部化脓性炎症和全身感染,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近年来,由于其分离率高、耐药性广泛,而且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受到高度重视。为正确指导我院医生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本文将我院2008年-2009年临床分离出的115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分析,以及多重耐药趋势的分析,为临床有效治疗和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标本来源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15株。
  1.1.2仪器 合肥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
  1.1.3试剂 合肥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配套试剂及药敏鉴定卡。
  1.1.4质控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1.2方法
  1.2.1细菌鉴定: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细菌,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
  1.2.2药敏试验: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常规药敏试验。
  1.2.3药敏试验结果报告:以敏感(S)、中介(I)、耐药(R)报告结果。
  2 结果
  2.1 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率 在各种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以痰标本和伤口分泌物为最高,血液和大便最低。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率见表1。
  表1 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率
标本种类菌株数分布率(%)
痰5346
伤口分泌物3833
脓液1416
血液87
大便22
  2.2 患者特点 患者多为老年病人或患有严重疾病,住院时间长,免疫力低下并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后。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及烧伤科。
  2.3 115株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而且,11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已出现17株多重耐药菌株,已经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均产生了耐药,占14.7%。
115株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115株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抗生素名称耐药率%R中敏率%I敏感率%S
哌拉西林38260
氨苄西林9604
头孢哌酮75322
头孢噻肟85510
头孢他啶18280
头孢吡肟68329
氨曲南355858
亚胺培南15085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5350
头孢哌酮/舒巴坦40060
庆大霉素50050
阿米卡星18082
妥布霉素115540
环丙沙星28072
复方新诺明9555
  3 讨论
  3.1各种临床标本中,痰液和伤口分泌物的检出率最高,1358份标本中分离出了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可见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已日渐增高。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对抗生素有较高耐药性且呈多重耐药。本文可见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比例已经很高,达到了14.7%。115株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表明目前治疗该菌的感染可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以及哌拉西林。分析还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达到了90%以上,临床抗感染治疗时不应选用。据有关文献报道[3],铜绿假单胞菌能天然抵抗多种抗菌药物,对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利福平、氯霉素、窄谱或口服头孢菌素类均耐药。此外,本菌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易诱导产生耐药,即最初敏感的菌株在开始治疗3-4天就变成耐药菌株,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须反复测试分离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

  3.2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它的耐药性有天然固有的,也有获得性的。获得性耐药与临床大量使用该种抗菌药物密切相关。据有关文献报道[3],它的耐药机制主要有:细菌主动外排泵的存在;灭活酶类的产生,如广谱β-内酰胺酶,金属酶等;外膜蛋白的改变或使抗生素进入细菌的通道减少或缺如等;生物膜的存在使抗生素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而且,同一种细菌可以有几种耐药机制并存的现象。
  3.3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达到了15%,这与临床大量应用该抗生素有关,据有关报道研究发现[2],亚胺培南比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更易导致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它除了对阿米卡星100%敏感,对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敏感率48%-55%,对其余β-内酰胺类、副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抗生素耐药严重[4]。因此,建议亚胺培南应限制在下列情况下应用: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或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同时,应用亚胺培南应该经常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尽早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株。
  3.4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潮湿环境中可长期生存,它除分布在水、土壤、空气外亦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肠道内,也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铜绿假单胞菌也是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后继发的病原菌,其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多致危重患者继发感染。可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呼吸道感染、尿道和伤口感染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致病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菌株科产生β-内酰胺酶,可水解多种抗生素,引起抗菌药物失活。特别是临床上广泛存在着经验用药和盲目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药物长期大剂量使用,也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多,致使抗菌药物的效能下降,不能有效控制感染,延误治疗时机。因此,针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用药,联合用药也是降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有效手段。如用抗假单胞菌的合成青霉素与氨基糖甙类或与喹诺酮类合用治疗难治性铜绿假单胞菌就比较可行[3]。
  3.5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我院烧伤感染的最常见的病原体,25%以上的烧伤患者出现了本菌定植或感染。随着烧伤面积或深度的增加,定植或烧伤毒血症的危险性升高。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中约9%的患者分离到了铜绿假单胞菌。
  3.6分析结果提示我们,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有较高耐药性且呈多重耐药,临床抗感染治疗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治疗该菌感染时,应该严格掌握抗菌药的适应症,避免滥用,并且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另外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各种高危因素,特别时应根据实验室的药敏报告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对菌下药,合理使用抗生素时治疗的关键。微生物实验室要监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
参 考 文 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33.
[2]张春平,喻华,刘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动态变迁[J].实验医学,2008,6(1):11-13.
[3]丛玉隆,尹一兵,陈瑜.检验医学高级教程[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92-894.
[4]颜英俊,刘华.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研究[J].实验医学,2007,5(4):1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