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40例抗-HBc高滴度导致假阴性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332 日期:2025-09-15 来源:论文网
作者:陈黔 胡艳 任福祥 张彦 严毓芬 吕宇杰 石敏 江慕尧

【关键词】 昆明地区 抗-HBc高滴度导 假阴性 处理

近年来,在检验过程中,由于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高滴度而导致假阴性结果的报道逐年增加[1],为进一步验证该结论,本文对昆明地区40例两对半检测中,抗-HBc阴性结果的患者血清进行了相应的处理,现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本次试验的所有标本均来自在本院相关科室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经两对半检测为HBsAg(+)、HBeAg(+)及抗-HBc(-)或HBsAg(+)、抗-HBe(+)及抗-HBc(-)两种模式,其中,每类模式各20例,共计40例。

  1.2 试验方法 乙肝的各项标志物采用ELISA法和上海科华实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以上两种模式中抗-HBc(-)的检测结果均为对血清进行1∶100稀释后取得[2]。本次试验进一步对1∶1000、1∶10000和经10%2-巯基乙醇(2-ME)处理(血清1ml加入2-ME0.2ml)的血清,按照常规ELISA竞争抑制法进行抗-HBc检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本次试验检测得到的抗-HBc阳性结果为:HBsAg(+)、HBeAg(+)及抗-HBc(-)组20例中,其中,1∶100 0例、1∶1000 9例、1∶10000 20例、2-ME 20例;HBsAg(+)、抗-HBe(+)及抗-HBc(-)组20例中,其中,1∶100 0例、1∶1000 7例、1∶10000 18例、2-ME 18例。从本次结果可以看出,高稀释度组的阳性例数大于低稀释度组,也进一步证明了“过高的抗-HBc将导致假阴性结果”之结论。同时,还证明了“只有抗原与抗体的比例适中,才能出现明显的免疫反应,浓度过高或过低将导致比例失调而出现假阴性”。另外,高滴度的抗-HBc主要为抗-HBc-IgM,而2-ME能够破坏IgM五聚体中的双硫键,致使IgM失去活性,从而降低了抗-HBc的浓度,使得抗原与抗体的比例趋向于适中而被检出。

  2.2 临床上,抗-HBc的检测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正常人群的体检和献血员的筛选等工作意义重大。但是,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HBsAg(+)、HBeAg(+)或抗-HBe(+),而抗-HBc(-)的结果,这与相关理论知识不相符合[3]。主要原因在于高滴度的抗-HBc导致假阴性,须进一步稀释标本,或使用2—ME处理血清后,重新测定,以便获得准确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705~706.

  [2] 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37~570.

  [3]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1~26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