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腺摘除术误伤颌下腺导管2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335 日期:2025-09-15 来源:论文网

       作者:刘玉柱 刘涛 马斌 侯宇鹏

【关键词】 舌下腺摘除术 误伤 颌下腺导管

舌下腺摘除术是根治舌下腺囊肿的经典术式,手术中误伤颌下腺导管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自1992年以来,我科行舌下腺摘除术126例,误伤颌下腺导管2例,均发生于儿童患者,且于术中行导管移位,形成新的开口,无导管阻塞发生。

  1 病例介绍
  
  病例1 :患儿女性,8岁,因右侧舌下口底淡蓝色肿物6月余于1997年8月入院,在局麻下行右侧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术中不慎将颌下腺导管剪断,遂将导管向后游离并用黑丝线作好标识,于手术结束时将导管断端侧壁缝合固定于口底粘膜,形成新的开口。术后1周拆线,检查见新的导管开口处有黄白色伪膜形成,挤压见清亮液溢出,无急性颌下腺肿胀发生,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导管阻塞发生,囊肿无复发。
  
  病例2:患儿女性,6岁,因发现右侧舌下淡蓝色肿物4月余于2008年11月入院,在全麻下行右侧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术中分离时,因颌下腺导管前端近开口处较细,管径仅约1mm,不慎离断,遂以上述方法行导管移位,形成新的开口,术后无急性颌下腺肿胀发生,痊愈出院。

  2 小结
  颌下腺导管长约5cm,直径约2~4mm[1]。儿童的颌下腺导管则更细,加之口腔术野更小,操作困难,在行舌下腺摘除术时更易误伤。为避免颌下腺导管损伤,可从导管口插入银质探针或塑料管导向。但儿童的颌下腺导管较细,不易插入。因此,术者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熟悉局部解剖结构,术中精细操作,仔细解剖分离导管更为重要。若颌下腺导管不慎离断时,需将颌下腺导管改道就位于口底部粘膜[2],切勿轻易结扎。我科发生的2例误伤颌下腺导管病例,均为儿童,术中补救处理方法比较实用,效果好,同行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 马大权主编.涎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
  [2] 邱蔚六,张道珍主编.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图解[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25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