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准确把握院前急救派车原则,是实现院前急救及时、安全、有效的必要前提,是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准确把握院前急救派车原则,必须以患者病情轻重缓急为依据,即一般情况,按急救分区派车的原则;病情危急,按就近派车的原则;病情特殊,按医院能力派车的原则;突发公共事件,按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派车的原则;病情允许,按患者意愿派车的原则。院前急救,情况复杂多变,要想实现准确把握派车原则的目标,必须从培养、提高调度员的综合能力入手,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全面提高调度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充分体现“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派车原则 医疗纠纷 措施
院前急救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1]。120呼救调度工作是院前急救的第一环节,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环节的质量高低对整个院前急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派车原则无疑是院前急救及时、安全、有效的必要前提,是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准确把握派车原则,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略述己见,以供同仁参考。
1 准确把握院前急救的派车原则
院前急救往往是在人们预料之外、突然发生的事件,伤病员有时是个别的、少数的,有时是成批的;有时是分散的,有时是集中的。事发地点有的是在家中,有的是在公共场所;有的是在中心城区,有的是在城郊结合部,有的甚至还地处郊区。事件性质有的是突发个体事件,有的是突发公共事件。在复杂多变的院前急救中,调度员接警受理呼救电话首先应了解呼救原因及事发现场的具体位置等重要信息,然后,按照实际需要和可能,合理调派120急救车前往现场实施急救。
1.1 一般情况,按急救分区的原则
一般情况,是指伤病员目前的病情尚未危及到生命安全。此时,调度员应根据全市急救分区划片的原则,调派相应120急救车赶赴现场实施院前急救。根据攀枝花地理位置的具体特点及现状,全市急救分区的划定,一般是依据“急救半径”标准和该区域医疗机构的综合能力而定。急救车辆未设独立的急救站,而是按各医院的急救能力按比例具体分派到各个医院。在患者病情一般的情况下,按照急救分区原则调度派车,既可以避免“跨区派车”带来的医院之间矛盾的发生,又可以降低“跨区派车”带来的寻找事发现场难度大的风险。
1.2 病情危急,按最近医院的原则
病情危急,是指伤病员的病情较重,已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此时,调度员应当秉承“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当机立断,调派离事发现场最近的120急救车赶赴现场实施院前急救。有的患者家属认为就近医院的能力和水平不能令他们满意,要求调派相对现场较远的医院的救护车赶赴现场,忽视患者当前已生命垂危,很可能选成“远水救近火”的风险,进而埋下医疗纠纷的隐患。此时,我们要对患者家属耐心讲明利害关系,以配合调度及急救的实施。病情危急时,按照就近就急原则调度派车,既能够为患者争取到“黄金救命时刻”,又能够有效地规避“舍近求远”的医患纠纷。
1.3 病情特殊,按医院能力派车的原则
病情特殊,是指病人情况复杂,比如严重的脑外伤、烧伤、肢体断离、涉外伤害等。此时,调度员应当考虑救治医院的能力和在救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关联的问题或后续问题,直接调派具有较强专科能力的医院或综合能力最强的医院出车,现场实施院前急救。必要时,也可调派离事发现场最近的医院的急救车前往现场实施初步救护,再将伤病员迅速转送至专科能力较强或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或一边调派离事发现场最近的医院的急救车前往现场实施初步救护,一边调派专科能力较强或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前往现场增援,并实施进一步的救治。就医院能力派车实施院前急救,要求每一个调度员必须对全市各医院的专科能力、综合实力情况了如指掌。否则,将病情特殊的伤病员送至不具备专科能力的医院而耽误其救治,极易导致医疗纠纷。
1.4 突发公共事件,按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原则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先未曾预料,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重大、社会影响不良的特殊公共事件。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当班调度员应按照“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原则处置呼救电话事宜。一是要迅速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初始情况和动态发展变化情况,主要包括事发地点及环境、事故原因、事故性质、伤亡人数等情况。二是根据具体情况立即调派离事发现场最近的医院和较近的多家医院的急救车赶赴现场实施紧急救护。三是在第一时间将突发公共事件接警调度初步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四是根据现场有关人员(包括第一批到达现场的医护人员)的评估反馈和领导的指示,作好调派综合实力强的医院出车增援,通知相关医院开启绿色通道,做好分流和收治伤病员的准备。五是利用车载系统等手段全程监控救援车辆运行情况,及时将有关信息报告领导,综合决策。六是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日常院前急救接警调度工作照常运行,并高度重视避免发生已出车实施紧急救援车辆的医院出现“空巢问题”。否则,极易因“顾此失彼”而产生医疗纠纷。
1.5 病情允许,按患者意愿的原则
病情允许,是指伤病员的病情在短时间内尚不危及其生命安全。此时,调度员可以考虑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跨区调派相应医院救护车至现场实施院前急救和转送伤病员至该院进行进一步救治;或出诊医师在现场决定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直接将伤病员送往相应医院救治。但是,无论是调度员还是现场医护人员,都有责任向伤病员及其家属讲明因“就患者意愿”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严格履行相应签字手续。这一点在防范和解决医疗纠纷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细节,无论是调度员还是现场医护人员,千万不要疏忽这一细节。否则,转送患者途中的任何意外情况,都会因未事先提醒患者及其家属而产生医疗纠纷。
2 实现准确把握院前急救派车原则的具体措施
2.1 制定制度 制度是实现工作规范化的保证,良好的调度工作制度是准确把握院前急救派车原则的前提条件和有力支撑。
2.2 理论强化 反复学习院前急救派车原则,反复强调派车原则,使每一个调度人员对派车原则做到心中有数。
2.3 岗位练兵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使调度人员熟练掌握调度计算机操作技能、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操作技能、地理信息应用技能、伤病判断要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基本技能。
2.4 实战学习 定时组织调度员到全市各城区、街道、小区、县、乡镇、村进行实地考察,熟悉全市的地理环境,掌握急救区域划分界线,争当全市“活地图“。
2.5 技能测试 经常组织调度员呼救电话受理技能测试,聘请有丰富现场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当评委,现场点评测试者的优点和不足,强化反应能力,增强派车技巧。
2.6 心理调整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调度员积极乐观、宽容大度的健康人格和平静心态,对调度员应采取多鼓励的方式,及时肯定她们的成绩,充分树立她们的自信心。在指挥调度的岗位上,不仅要敢于指挥,更要善于指挥,缩手缩脚很难成为优秀的指挥员。同时,我们也反对盲目自信、唯我独尊、争强好胜和颐指气使等不健康心态。我认为,心理调整是管理者最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人先天的能力相差无几,决定成败的关键是后天的信念问题,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付出足够的努力,最终是会获得成功的!心理因素和性格因素又是树立和坚定信念的关键环节,所以要培养出色的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员,首先,必须要求她们树立成为优秀指挥员的自信心,坚定她们的信念。其次,在工作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和指挥应变能力。总之,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加油”、“充电”,最终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院前急救的指挥调度员!
120呼救指挥调度工作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每一次报警电话的响起,我们都应视之为是一次生命的呼唤,每一次急救车的派出,我们都应视之为是一次与死神的搏弈。准确把握院前急救派车原则,是充分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医疗救治体系能力和水平的需要,是减少和规避医疗纠纷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郑玉艳.准确把握院前急救派车原则,避免发生医疗纠纷[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8,28(6):56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