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用于开胸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8月在我院行开胸手术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和对照组(应用曲马多),观察2组术后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曲马多 开胸手术 静脉镇痛
静脉镇痛可以很大程度减轻或消除术后患者的疼痛,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曲马多作为非吗啡类镇痛药已被广泛应用并认可,但由于大剂量曲马多静脉镇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也相应受到限制;而氟比洛芬酯为一种新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使镇痛效果更完善,我院将二者联合应用,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8月在我院行开胸手术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17例,年龄(47.83±12.45)岁。肺大泡切除24例,肺叶切除17例,肺癌根治术25例。ASA 一Ⅲ级。所有患者既往无心肺疾病,无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史;无神经系统及癫痫病史;肝肾功能正常;无异常出血史及凝血功能障碍;无消化道溃疡史;无氟比洛芬酯过敏史;术前24h未使用NSAIDS,1周内未使用过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和对照组(曲马多),每组3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术前30 min肌注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入室后监测心电图、心率、无创血压、脉搏血氧。诱导采用静注芬太尼2μg/ kg,异丙酚1.5-2 mg/kg,琥珀胆碱1.5-2 mg/kg,松弛后行气管插管。插管后即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VT)8-10 mL/kg,呼吸频率(RR)12-14次/min,吸呼比(I:E)1:2,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35-45 mmHg。吸入0.8%-2%异氟醚(1MAC)及2 L/min的氧气,由微量泵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05-0.1 (kg·min),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毕停止所有麻醉药,新斯的明拮抗残余肌松后拔管。
1.3 镇痛方法
对照组静注曲马多(德国格兰泰有限公司生产)100 mg,观察组静注氟比洛芬酯(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0 mg+曲马多100 mg。术毕即送入恢复室,不用任何阿片拮抗剂和催醒药物,待患者自然苏醒后拔管,需要持续镇痛者,可再次静脉注射曲马多50 mg。
1.4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全麻苏醒期恢复情况,包括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疼痛评分(完全无痛为0分,疼痛但可忍受为1分,疼痛不可忍受为2分,最严重的疼痛为3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 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全麻苏醒期恢复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苏醒期恢复情况比较(x-±s)
组别清醒时间(min)拔管时间(min) SBP(mmHg)DBP(mmHg)HR(次/min)疼痛评分(分)
实验组7.16±2.419.64±3.72134.73±2.1684.61±1.6283.56±3.211.46±0.21
对照组7.27±2.399.71±3.65132.27±1.9983.26±1.5184.62±3.32 0.22±0.19
P&<0.05
2.2 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发生恶心18例,呕吐11例,皮肤瘙痒1例,嗜睡4例;观察组分别为2、4、2、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曲马多是临床上常见的作用于中枢的弱阿片类、非麻醉性镇痛药,具有镇痛作用强、药物依赖性低、滥用潜力小的特点,与芬太尼相比,曲马多静脉输注术后镇痛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已在临床广泛运用。曲马多主要通过受体激动效应和抑制神经细胞对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而发挥镇痛作用。由于其较弱的阿片样作用,故阿片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在其剂量偏大时,有文献指出由于曲马多作用于外周迷走神经末梢和中枢疼痛触发带的化学受体会引起一定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且该药具有一定胆碱能神经作用,剂量过大易引起患者出汗和嗜睡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增加可能与5-羟色胺的增加有关。
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液是新型的NASIDs抗炎镇痛药,是以脂微球药物载体系统作为外部包裹,可在体内进行特异性分布,从而靶向聚集于手术切口及炎症部位,提高药物局部有效浓度,易于跨越细胞膜,从而促进包裹药物的吸收,进一步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还可通过提高痛阈,降低神经末梢痛觉传导,减轻中枢敏化从而达到超前镇痛的目的。氟比洛芬酯通过脂微球的包裹和保护作用,能够避免在体内被迅速代谢而达到长效镇痛作用。大量实验证明,氟比洛芬酯具有显著镇痛、解热和抗炎作用,其抗炎镇痛作用强于阿司匹林,与中枢镇痛药喷他佐辛的镇痛作用相似或更强,作用持续时间更长。镇痛药物联合应用可减少每种药物的相对用量,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曲马多复合氟比洛芬酯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曲马多,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用于开胸患者术后镇痛,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可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陈雄刚,林财珠.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综述,2007,13(21):1673-1675.
[2]谢言虎,方才,周玲,等.氟比洛芬酯用于胆囊切除术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06,10(8):571-572.
[3]许晓雯.曲马多、芬太尼等用于老年人股骨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比较.海峡药学,2006,l8:128-129.
[4]王宏梗,林财珠,杨锡謦.曲马多用于临床疼痛治疗研究近况[J].中国新药杂志,2000,10(6):370-372.
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用于开胸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冬虫夏草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
- 大规模伤亡事件救治中超声的应用策略
- 磁珠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 Rb基因产物在大鼠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的异常表
-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机械通气间膨肺吸痰法预防术后肺不张的研究
- 塔里木大学2007级新生血压水平及影响因素分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变
- 早期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42例
- 药物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诊断及治疗
- 血塞通联合刺五加治疗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观
- 无张力疝修补在高龄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体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临床疗效观
- 末梢血红细胞参数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对新生儿
- 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
- 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参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