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2007级新生血压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264 日期:2025-09-14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健,冯刚玲△,刘佳铭 ,苏永珍

【摘要】   目的 为了解塔里木大学2007级入校新生血压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高校学生高血压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7年该大学2629名入校新生体检资料。血压水平分类以WHO/ISH高血压指南(1999)为诊断标准。结果 大学新生高血压检出率为2.77%;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是性别和体重指数≥24 kg/m2。结论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减少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大学生高血压发生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血压水平 体质指数 影响因素

  高血压是一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常见慢性病、多发病,且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我国人群首位死亡原因,也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是的心血管疾病,许多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时期已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就是其中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长的趋势。为了解新入校大学生的血压水平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2007年2629名塔里木大学入校新生血压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为开展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7年塔里木大学新入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调查2629人,因资料不全剔除34人,占1.3%。

  1.2 方法 利用新生入学体检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等一般情况。身高、体重及血压等体格检查由校医院医生和护士完成并记录。其中血压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测定坐位休息5分钟后右上臂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收缩压取Korotkoff第一音、舒张压取Korotkoff第五音,以mmHg为单位。血压及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血压水平分类按WHO/ISH高血压指南1999年颁布的标准[1]。理想血压:SBP&<120 mmHg,DBP&<80 mmHg;正常血压:SBP&<130 mmHg,DBP&<85 mmHg;正常高值:130 mmHg≤SBP&<140mmHg,85 mmHg≤DBP&<90 mmHg;高血压: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SBP&<90 mmHg以及DBP&<60 mmHg者定为低血压。
  
  体重指数(BMI)分类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的成人分类标准诊断超重和肥胖[2]。BMI介于18.5~23.9 kg/m2之间为正常,BMI介于24.0~27.9 kg/m2之间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
  
  年龄&<18岁者,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的儿童青少年分类标准诊断超重和肥胖[3]。16岁男性BMI介于23.5~27.3 kg/m2之间为超重,BMI≥27.4 kg/m2为肥胖;女性BMI介于23.7~27.3 kg/m2之间为超重,BMI≥27.4 kg/m2为肥胖。17岁男性BMI介于23.8~27.7 kg/m2之间为超重,BMI≥27.8 kg/m2为肥胖;女性BMI介于23.8~27.6 kg/m2之间为超重,BMI≥27.7 kg/m2为肥胖。

  1.3 统计分析将资料录入计算机,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血压水平分布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分布 2629名入校新生中,34名学生资料登记不全剔除,参考统计的学生2595名,其中低血压者占1.11%,理想血压者占1.20%,正常血压者占94.72%,血压处于正常高限者占0.20%,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占2.77%。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血压分布见表1、2。

  表1 塔里木大学不同年龄大学新生血压分布情况(略)

  χ2=34.479,P&>0.01

  表2 不同性别大学新生血压分布(略)

  男女新生高血压检出率比较χ2=23.959,P&<0.01

  2.2 新生体重分布 超重占10.87%,肥胖占2.50%,见表3。

  表3 大学新生体重指数超重及肥胖分布(略)

  χ2=32.494,P&<0.01

  2.3 不同体重的血压分布

  表4 不同BMI值的血压分布(略)

  χ2=218.132,P&<0.01

  2.4 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 以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城乡、体重指数等为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P等于0.05的入选标准下,进入模型的有性别、体重指数,见表5。

  表5 入学新生高血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3 讨论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培养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可以较好地预防成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成年后高血压的发生率,提高人群生命质量。本调查显示,塔里木大学06级学生血压偏高及高血压的检出率的都较高,与赵联和报告的结果相似[4],预示着高校保健工作应将预防心血管疾病列入议程。
  
  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是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但是笔者研究表明,在06级入校新生中,年龄并不构成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影响因素分析中,男生血压高于女生,与国内外报道相符[5]。
  
  此外,进入模型的还有体制指数,超重或肥胖是目前国际上已经研究确定的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年龄和其他体格发育状况相似的个体间,血压的高低更取决于身体的胖瘦程度 。人群体质指数的差别对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影响。而超重和肥胖的大学生在06级新生中所占比例,高于许韶君报道的安徽大学生和王艳报告的新疆石河子大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有研究表明,超重的青少年比正常体重者更易导致成年期超重和肥胖,且超重和肥胖都会增加导致人体不良健康后果(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肿瘤等)的危险[6,7],分析结果表明:超重者以及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分别是体重正常者的11.223倍和43.595倍,高于我国24万成人数据汇总分析结果 [1]。尽管如此,仍不能轻易给受检个体贴上“高血压”的标签,原因是他们刚刚步入成年,血压水平尚不稳定,易受外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虽然血压值偏高,但一般无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所以重点应是一级预防。因此,作为可以干预和控制的因素,通过经常开展有关高血压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的健康教育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减少学生高能量食品的摄人,增加运动量等,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减轻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等综合性措施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当前以及以后高血压发生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质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3]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01.

  [4] 赵联和.山东大学生血压水平及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动态变化[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44~645.

  [5] 赵娅琴,马红艳,彭 雄.影响大学生血压的相关因素[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9):1103.

  [6] 许韶君.安徽省2005年学生超重和肥胖分布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 404~405.

  [7] 王 艳,许凤莲,武玉华.石河子大学医学新生15年血压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57~45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