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CT扫描方法的改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254 日期:2025-09-14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开祥,江泽琴,郭爱华

【摘要】   目的 为了获得更加精准的肘关节病变的定位、定性图像。方法 自2006年元月~2008年4月的38例肘关节CT扫描病例中,按时间段分为A组和B组对扫描参数、重建、重组图像方法进行摸索与探讨。结果 多层螺旋CT B组所产生的图像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肘关节病变的定位、定性图像。无论是与常规CT、单螺旋CT比较还是与多层螺旋CT A组比较效果更佳。结论 多层螺旋CT B组扫描肘关节的方法值得在同行中推广介绍并应用。

【关键词】 肘关节;常规CT;单螺旋CT;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图像重组

  2005年12月我院引进了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64多层螺旋CT扫描机 ,由于其高性能的CT扫描机和优越的图像重建、重组应用软件,使我院在肘关节的CT扫描图像有了质的飞跃,能够在肘关节疾患的定位、定性、术前术后的对比、手术方案的制定方面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帮助,是临床诊疗中重要的检查方法。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共行肘关节的多层螺旋CT扫描38例按时段分为A、B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64层螺旋CT扫描机。

  1.2 方法 A、B两组共38例为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时间段的全部肘关节CT扫描病例。

  1.2.1 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共14例为A组。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64层螺旋CT扫描机提供的EXTREMITY(四肢)扫描参数扫描(扫描野300mm):(1)扫描定位像。(2)定位像上确定扫描范围。(3)以3mm层厚螺旋扫描。(4)用RAW DATA(原始数据)分别重建层厚0.5mm~1mm的软组织窗和骨窗像。(5)采用0.5mm~1mm的薄层骨窗像重组横断、冠状、失状或任意斜位的骨窗像。(6)采用0.5mm~1mm的薄层软组织窗像重组肘关节的VRT(立体)图像。必要时可采用0.5mm~1mm的薄层软组织窗像重组肘部软组织的横断、冠状、失状或任意斜位的软组织窗图像。

  1.2.2 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共24例为B组。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64层螺旋CT扫描机提供的CHEST(胸部)或ABDOMEN(腹部)扫描参数扫描(扫描野500mm):(1)扫描定位像。(2)定位像上确定扫描范围。(3)以3mm层厚螺旋扫描。(4)用RAW DATA(原始数据)分别重建层厚0.5mm~1mm的软组织窗和骨窗像(影像重建的卷集函数修改为EXTREMITY(四肢)扫描参数提供的EXTREMITY(四肢)影像重建卷集函数。(5)采用0.5mm~1mm的薄层骨窗像重组横断、冠状、失状或任意斜位的骨窗像,(6)采用0.5mm~1mm的薄层软组织窗像重组肘关节的VRT(立体)图像。必要时可采用0.5mm~1mm的薄层软组织窗像重组肘部软组织的横断、冠状、失状或任意斜位的软组织窗图像。

  2 结果

  2.1 A组14例 4例图像显示不完整行二次重复扫描(其中2例为复合型外伤,2例体型肥胖)。重复扫描率约28.57%。

  2.2 B组24例 本组复合型外伤2例,体型肥胖者3例,全部一次扫描成功。其中1例,所获图像不满意(系用钢丝夹板将肘关节固定于内收、内旋、屈曲的功能位置),约占4.17%。

  3 讨论

  3.1 由于肘关节位置关系及CT机扫描的特点,常规CT、单螺旋CT肘关节常规体位CT扫描所得影像伪影多,断面少,失真度大,所以不能全面反映肘关节病变情况[1]。

  3.2 A组14例,重复扫描的4例均为图像显示不完整。原因系SOMATOM 64层螺旋CT扫描机提供的EXTREMITY(四肢)扫描参数扫描野只有300mm,而复合型外伤(2例)患者(伤痛明显)和体型过于肥胖(2例)患者摆放体位受到限制不能将受检肘关节置于扫描野中所致。

  3.3 B组24例全部一次扫描成功的关键是采用了SOMATOM 64层螺旋CT扫描机提供的CHEST(胸部)或ABDOMEN(腹部)扫描参数扫描(扫描野达500mm)。而影像质量得到保证则是通过将CHEST(胸部)或ABDOMEN(腹部)扫描参数提供的CHEST(胸部)或ABDOMEN(腹部)影像重建卷集函数修改为EXTREMITY(四肢)扫描参数提供的EXTREMITY(四肢)影像重建卷集函数[2]。

  3.4 B组图像不满意1例 系用钢丝夹板将肘关节固定于内收、内旋、屈曲的功能位置。此方法仅能获得肘关节整体的VRT(立体)图像。即使想获得横断、冠状、失状各个方位的影像,也必须将肘关节的上下两部分别重组,而且重组的冠状、失状影像也被一分为二。笔者认为除非病情或伤势不允许外,应尽一切努力采用标准的解剖姿势对肘关节进行CT扫描。

  3.5 随着CT扫描机的快速发展和更加卓越的CT影像重建、重组应用软件的推出,必将使肘关节的CT扫描更加完美,影像质量更加优越,为临床诊疗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为精准的帮助。

  4 结论
  
  就目前的CT扫描机和影像重建、重组应用软件而言,笔者采用SOMATOM 64层螺旋CT扫描机提供的CHEST(胸部)或ABDOMEN(腹部)扫描参数(扫描野500mm)扫描肘关节,而将SOMATOM 64层螺旋CT扫描机提供的CHEST(胸部)或ABDOMEN (腹部)扫描参数提供的CHEST(胸部)或ABDOMEN (腹部)影像重建卷集函数修改为EXTREMITY(四肢)扫描参数提供的EXTREMITY(四肢) 影像重建卷集函数对影像进行重建、重组而获得更加精准的肘关节病变的定位、定性图像的方法是可行的,值得在同行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海龙,姜增斌.肘关节的CT扫描[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3):378~379.

  [2] 何新华,胡永胜,谷锡云等.肘关节多层螺旋CT扫描体位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11(40):1218~121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