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原;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肝癌等。在西藏高海拔地区,由于大气压较低,空气中氧含量较少,更易导致患者血容量不足或缺乏。如不能及早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对症处理及治疗将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高原特殊环境下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在挽救患者生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近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多为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诱因与病因
1.1 诱因 (1)饮酒 在高原上,饮酒者较多, 饮酒诱发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能与高原上酒精性肝硬化及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率较高有关;(2)药物刺激 初到高原和急进高原者,因急性高原反应或上呼吸道感染,服用氨茶碱、解热镇痛剂或应用激素,易损伤胃黏膜[1];(3)过度劳累及应激 因高原疲劳过度、心理压力过大和过度紧张都易引发上消化道出血;(4)其他诱因。
1.2 病因 上消化道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损害、胃癌、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胆道出血及肝硬化等。
2 对症处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高原地区是非常重要的抢救治疗措施。出现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呕血患者取平卧位,将下肢抬高30°,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及气管内的血液及分泌物,防止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2.2 快速扩容 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如出现烦躁不安、颜面苍白、意识模糊、尿少或尿闭、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休克前期表现,应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以尽快补充血容量。一条补充晶体液,快速输入糖盐水、林格氏液并加用止血剂、h3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一条补充胶体,由于高原条件有限该县血源缺乏,因此大都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其他代血浆代替输血。如出现出血不止时,立刻进行配血和新鲜血的采集处理,当收缩压<12kpa时,立即输入同型血。输入速度按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及时补液的原则及时输液。注意输液速度和输血量[2] 。
2.3 吸氧 吸氧是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患者缺氧状态防止代谢性酸中毒的有效措施。在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海拔在2800m以上,空气中含氧量明显低于平原地区,仅为海平面70%左右,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致使人的机体组织长期处在缺氧环境之中,代偿能力差,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合并休克病人均极度缺氧。我们早期给予高流吸氧,迅速改善缺氧状态,然后改为4~6L/min中等浓度持续性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待血氧饱和回升后可降低浓度2~4L/min间断给氧。
2.4 止血 (1)经胃管给予止血剂。去甲肾上腺素4~8mg加入100ml冰生理盐水,3次/天。如无效或效果不佳,可用云南药粉剂4g加入冰生理盐水100ml,3次/天;也可用止血散[3]用温开水调成糊状,3次/天。通过负压袋观察止血效果,必要时用50ml注射器从胃管口回抽胃内容物观察胃内有无出血。按患者出血情况调整给药剂量和次数。(2)经静脉输液给止血药。滴注止血敏、止血芳酸、西咪替丁、洛赛克等。(3)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
3 临床护理
3.1 临床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会随出血量的多少而变化,因此要严密观察并加强护理,每15~30min测一次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2)观察神志变化 意识和表情是反映脑组织血液灌流情况的敏感指标[4],如发现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表情淡漠或紧张、烦躁不安、感觉迟钝、四肢发冷等表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同时采取相应抢救措施。(3)呕血、便血及尿量的观察 密切注意观察呕血、便血的性质、量、颜色和出血时间,用以判断是否断续出血。尿量的多少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和肾血流情况,同时也是给予病人补钾的重要标志之一。认真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2 基础护理 急性出血病人要禁食禁饮,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每天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呕吐物误吸,预防口腔感染;对留置胃管的患者,要保持胃管通畅、清洁,定期更换,固定牢固防止病人拔脱;对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必要时上束缚带,束缚病人四肢防止病人拔脱输液针、胃管等医疗器具;休克病人注意保暖。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入床铺清洁干燥,防止压疮的发生。
3.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开展治疗过程中,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对提高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作用。在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 特别是在高原地区,很多患者从内地来高原工作离家很远,亲戚朋友不在身边,易产生孤独感,尤其反复出血者因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感到前途暗淡,消极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医护人员从容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认真的答疑、果断的决策、沉着、冷静、熟练的操作,可给患者以安全感,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有益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进一步治疗的配合[5]。
3.4 健康指导 向家属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识,使之对治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能协助医护人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时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嘱患者多休息,帮助患者掌握预防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戒烟戒酒,克服不良饮食习惯,忌食生、冷、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改正暴饮暴食的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玉舟,张罗勇.高原上消化道出血210例救治体会[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7):649~650.
[2] 文静.急性上消化出血的护理[J].现代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3): 1846.
[3] 华亚芬.止血散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7):658~659.
[4] 张雪琴.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过程中的护理配合[J].当代护士,2006,(10):68~69.
[5] 武焕弟,仲英琦.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 648~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