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肛门瘙痒症;术后并发症;辨证施治;熏洗;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
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属于外因引起的继发性瘙痒症,是肛肠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身心健康及术后康复带来较大的困扰。2007年1月-2009年3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肠科术后肛门瘙痒症58例,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凡符合下列标准者可纳入观察。①痔切扎术、肛瘘切除(开)术及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多数行一期根治性切除术)。②起病一般在术后2~10 d,发作时仅有阵发或持续性肛周皮肤瘙痒,无原发损害,瘙痒限于肛门及周边皮肤。③排除湿疹、神经性皮炎、虱病、疥疮等;排除术后药物引起的肛门瘙痒者、术前有肛门瘙痒者及术后治疗不满疗程者。共58例纳入观察,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58.4岁;混合痔24例,肛周脓肿19例,肛瘘15例。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论治
2.1.1 风湿型 肛周皮肤瘙痒,切口边缘皮肤黏膜水肿明显,常突起直径为1~2 cm大小,或遇冷瘙痒加重,得暖则减,肛周皮肤刺痛或胀痛,常入夜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濡或浮紧,多见于痔术后。治以利湿消肿、疏风止痒。药用消肿止痛洗剂[1](苍术、赤芍、大黄、野菊花、草乌)+三子洗剂(地肤子、蛇床子、五倍子)+苦参、羌活化裁。
2.1.2 湿热型 切口边缘皮肤持续瘙痒,切口分泌物及渗出液较多,瘙痒呈持续或阵发性发作,白天尤甚,常遇冷缓解,舌苔薄、白腻或厚腻,脉濡缓或滑,多见于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治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药用坐浴止痒洗剂[1]加减:苦楝皮、马齿苋、牡丹皮、鱼腥草、龙胆草、枯矾、蛇床子、白蔹、地肤子、苦参。
2.1.3 血虚生风型 肛门微微作痒,犹如虫行,皮肤干燥无渗出,无皮损,入夜稍加重,舌淡或微红,脉细或正常,多见于术后切口收口愈合或疮面结痂时段。治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药用养血润肤饮加减: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赤芍、白芍、苦参、白鲜皮、防风。
上方每日1剂,文火水煎30 min,每剂煎2次,共得1 500 mL药液,加温水先熏洗后坐浴,2~3次/d,每次熏洗5 min,坐浴时间5~10 min,温度约为35~40 ℃。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年龄、体质和兼症差异随证加减药物。
2.2 西医及微波治疗
口服西替利嗪片(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0040308)10 mg,1次/d;中药坐浴后瘙痒处皮肤涂擦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0000454),注意勿涂至切口肉芽组织,3~4次/d。同时给予微波(南京康友公司产品,型号:MODEL YWY-ZK型)肛周照射治疗,每次20 min,功率(15±1)W,1次/d。
2.3 一般治疗
术后切口每日换药,清洗,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干燥,便后及时清洗肛门,忌食刺激性和过敏性食物,避免局部搔抓,坐浴及清洗勿用过热或过冷水以免肛周皮肤受刺激瘙痒发作。
2.4 疗程
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如经治疗症状未消失则给予第2个疗程治疗,症状消失后随访3月。
3 结果
49例患者治疗4 d肛门瘙痒症状完全消失,其余9例患者肛门瘙痒明显减轻,继续第2个疗程治疗,结果8 d内症状完全消失。随访3月,无1例肛门瘙痒症状复发。
4 讨论
肛门瘙痒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痒风”、“谷道痒”(《诸病源候论》),由大肠湿热,蕴结生虫引起。中医有“诸痒属虚、属风”、“热微则痒,热胜则痛”、“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说。本症病因涉及血、风、湿、热、虫毒等,病机以正虚邪恋,风胜夹湿,兼余热虫毒。治疗以止痒为主,临证辨析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祛风利湿。“风为百病之长”,风善行而数变,常夹湿邪为患,治疗应重视祛风利湿法的应用,药用苦楝皮、马齿苋、牡丹皮、白鲜皮、防风等。②消肿止痛。皮肤中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通过它们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可以产生各种感觉,完成各种神经反射。肛门痛觉由肛周皮肤表皮、真皮交界处的游离神经末梢传导,而痒觉至今尚未发现特殊的痒觉感觉器,所以,一般认为痒和痛是由同一神经传导,痛的阈下刺激可产生痒,故临证止痒必先止痛,止痛即止痒,而止痛又有活血止痛、清热止痛、消肿止痛及理气止痛等区别,应灵活用药。黄柏、野菊花、川芎等有较强的抗炎镇痛及抑制神经中枢作用。③清热杀虫。肛周脓肿及肛瘘均为湿热蕴结,术后余热未清,临床上则多表现为夹热夹湿症状,肛肠科术后则表现为皮肤黏膜易水肿疼痛;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有害微生物均可认为是中医的“虫积”,辨证时可加入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真菌及抗寄生虫等功效的中药,如苦参、明矾。④养血生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治疗中应加入滋阴养血,或活血化瘀之品,如当归、赤芍,使气血充足,内风自灭;血脉运行通畅,邪(过敏介质)无滞留之地。此外,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手术切口皮肤缺损未愈,极易受外邪侵犯而致病,故治疗可加用黄芪益气固表,同时黄芪生肌作用可助切口早日愈合。
微波对水有很强的吸附作用,组织内的水分子发生剧烈的摩擦作用,产生很强的热效应,加快局部微循环和淋巴回流,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局部组织抗炎和免疫能力,促进了炎症的消散和吸收,进而改善瘙痒症状。西替利嗪为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主要进行全身治疗。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益康唑具有抗细菌及抗真菌双重作用。两药合用可迅速缓解患者瘙痒症状。同时注意保持切口干燥,如切口渗出减少可明显减少肛周过敏介质,有效缓解肛门瘙痒症状。如患者切口渗液较多,可每日换药2~3次,以减少患者疼痛及瘙痒症状。
由于术后肛门瘙痒症属于继发性瘙痒,一般无复杂性病因,只要及时对症对因治疗,症状可以完全消除。西医抗组胺止痒等对症治疗,中医药消除血、风、湿、热、虫毒等病因,结合切口换药及微波照射治疗,标本兼治,故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消失。
参考文献
[1] 丁义江.丁氏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