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神宁汤;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
2005年9月-2008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神宁汤与甲钴铵片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8例,并与单用甲钴胺治疗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国际协作研究(WHOPNTF)的诊断标准:①符合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分型和诊断标准[1];②四肢感觉异常(对称性肢端麻木、刺痛或灼痛、发凉);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④神经传导速度(NCV)低于正常均值-1个标准差(—x±s)以上。
1.2 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原因致周围神经病变;年龄&<20岁,&>70岁;妊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不属于排除病例。
1.4 剔除标准
①依从性差,未按治疗方案用药及观察者;②观察期间合并使用其他药物,影响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者。
1.5 一般资料
纳入观察共90例,均符合上述标准,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44~70岁,平均(55.0±3.6)岁;糖尿病病程9~36年,平均11.2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16年,平均5.7年。对照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43~69岁,平均(54.0±4.8)岁;糖尿病病程10~34年,平均12.1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4年,平均5.8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病程、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NCV、中医证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2组患者保持血糖稳定,每周定时监测FPG、2 h PG,饮食控制及降糖、降压药物与治疗前保持不变。治疗组:给予神宁汤(水蛭3 g,全蝎8 g,土鳖虫8 g,蜈蚣6 g,冰片0.2 g,蝉蜕12 g,赤芍15 g,檀香10 g),每日1剂,前5味皆研细末,后3味水煎30 min取汁400 mL,分作早晚2次,以汁送服药末。同时口服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0030812)500 μg,每日3次,6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500 μg,每日3次,连续60 d。1个疗程结束后2 d内观察各项研究指标。
2.2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神经系统体征变化;检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NCV,采用英国Medelec Synergy型肌电图仪,测定肢体优势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正常参考值为(46.4±4.5)m/s]。
2.3 疗效标准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疗效标准,遂自拟如下。显效:NCV
增加大于正常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4.5 m/s)或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有效:肢体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轻度减轻,腱反射较前有所恢复,NCV较治疗前增加但小于4.5 m/s;无效:症状无改善,NCV较治疗前未增加,未达到有效标准或恶化。症状由患者根据自我感觉,逐项记录;体征按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记分法(MDNS)分别进行询问、检查和记分。
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
治疗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总神经的MNCV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NC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 2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MNCV变化比较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3.3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组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其中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善。结果见表2。
3.4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组能明显降低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P&<0.05,P&<0.01),改善血液流变性。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2 2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FPG、TC、TG、LDL-C及HDL-C水平比较表3 2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4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般在患糖尿病2~3年后即可出现症状,常见气虚乏力、皮色晦滞、肢体麻木、舌质瘀斑、脉细涩。中医学认为,该病属络病范畴,病机为气阴两虚、燥热津亏、脉道涩滞、血运不畅,久病入络,最终导致脉络瘀阻,出现麻木、疼痛、营养不良、无力等神经症状。因此,活血通络、益气养阴是其治疗大法。
神宁汤由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檀香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上述中药可扩张微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抗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组织血液灌注量;并能降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清除有害氧自由基,从而改善微循环及代谢,纠正神经缺血缺氧,改善周围神经及环境的缺血缺氧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2]。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可通过其甲基化基团参与
体内甲基化转移作用,刺激神经组织内核酸与蛋白质合成,促进轴索结构蛋白的输送正常化及轴索的再生[3],从而修复损伤的神经纤维,但单用甲钴胺治疗还不能很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我们采用神宁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粘度及血脂水平,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监察部.糖尿病的定义、诊断与分型和糖尿病的并发症WHO咨询报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增刊):48-49.
[2] 张家庆,周云平.部分中药或成分对大鼠晶体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9):45-47.
[3] 刘江华,邓国宝,刘志文,等.氯沙坦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3,23(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