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脉压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3411 日期:2025-08-26 来源:论文网

       作者:贺志伟,彭描宇,鲁邦福

【关键词】 普伐他汀;通心络胶囊;冠心病;高血压;脉压;C-反应蛋白

2007年8月-2009年6月,笔者以本院心内科门诊63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为对象,观察普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控制脉压水平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选择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服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倍他乐克、依那普利、氨氯地平等,服用降压药物时间6个月以上,血压稳定,未曾服用过任何调脂药物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冠心病诊断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部分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高血压病的诊断参照1999年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1]。入选者脉压≥6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胆固醇4.66~6.8 mmol/L。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外周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1.2 一般资料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普伐他汀组、普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组(联合组),各21例。常规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53~77岁,平均(67.0±9.6)岁,血压(146/76±16/8)mm Hg,心率(72±9)次/min;普伐他汀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6.7±8.4)岁,血压(147/77±15/7)mm Hg,心率(74±8)次/min;联合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54~77岁,平均(68.0±8.3)岁,血压(145/75±15/8)mm Hg,心率(73±7)次/min。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在继续服用原有药物包括降压药物基础上,普伐他汀组加服普伐他汀20 mg(浙江正海医药公司生产),每日1次,晚间睡觉前服用;联合组在上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 (河北石家庄以岭医药公司生产,批号071004)4粒,每日3次;常规治疗组不加服其他药物。3组疗程均为6个月。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和观察期间的检测均在上午8∶00~11∶30、室温18~22 ℃的安静房间里进行。测定前60 min内禁止吸烟、饮酒或喝咖啡。静息15 min后,采用标准袖带水银血压计测量右上臂坐位血压,每间隔2 min测量1次,测3次取均值;计算脉压;同时听诊测心率。治疗前和治疗后空腹抽血,查血清C-反应蛋白(CRP),由本院检验科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治疗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肱动脉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与心率均无显著改变;普伐他汀组及联合组治疗后肱动脉的收缩压、脉压明显降低(P&<0.05),而舒张压、心率均无显著改变,见表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变化,而普伐他汀组及联合组治疗后血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见表2。表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脉压及心率治疗前后3组比较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表2 3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比较(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脉压取决于心搏量、左心室射血速率、大动脉性和外周血管压力反射波。大动脉弹性和外周血管压力反射波是脉压的主要决定因素。年龄增长以及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使大动脉弹性减退,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反射波抵达大动脉的时相从舒张期提前到收缩期,出现收缩期的延迟压力峰,从而导致收缩压增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脉压的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另外,大量研究表明炎性反应与动脉硬化有关,血清CRP水平的升高反应了动脉炎症损伤。近来发现脉压与升高的CRP呈正相关,提示动脉的炎症反应与脉压的关系[3]。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合并高血压病的过程中还有降压效应,而且降压作用似乎与血胆固醇下降无关[4]。本研究观察到,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经普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肱动脉收缩压下降,脉压缩小,而舒张压、心率无显著改变,提示普伐他汀能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脉压。普伐他汀治疗后血清CRP有明显的降低,证实了减轻炎症反应与改善脉压之间的关系。

  通心络胶囊是由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蜈蚣等组成,具有化瘀通络、搜风解痉的功效。本观察发现,他汀类药物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可以使脉压及收缩压降低,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者,而舒张压、心率无显著改变,这种作用是在治疗6个月后出现的。普伐他汀与通心络胶囊联用可降低血清CRP水平,并优于单独使用普伐他汀者。结果提示,普伐他汀与通心络联用相辅相成,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将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1-261.

  [2] 陈小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脉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J].高血压杂志,2005,13(9):580-581.

  [3] 沈 洪,周京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 14(2):181.

  [4] 鲁 燕,石 亮.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治疗观察[J].现代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9):2629-263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