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脾消痞汤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499 日期:2025-08-17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运动障碍型;健脾消痞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分为运动障碍型、反流型、溃疡型和非特异型。2007年3月-2008年8月,笔者采用自拟健脾消痞汤治疗运动障碍型FD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FD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照诊治先后的单双数排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19~70岁,平均48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3个月,平均2.5年。对照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18~70岁,平均44岁;病程最长3.5年,最短3个月,平均2.6年。2组间年龄、性别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诊断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具有早饱或上腹胀症状并持续4周以上,伴有或不伴有嗳气、呕吐、上腹隐痛、厌食等症状;③胃镜检查排除胃肠道肿瘤、消化性溃疡;④B超检查排除肝、胆、脾、胰疾患。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有肝、肾、心血管等严重疾患,合并精神疾病及对所用药物过敏者不纳入本观察。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健脾消痞汤治疗。药物组成:白术15 g,茯苓20 g,甘草3 g,陈皮10 g,半夏10 g,枳壳10 g,厚朴10 g,莱菔子10 g,槟榔10 g,苍术10 g。辨证加减:肝胃不和加柴胡、青皮、白芍;胃寒加砂仁、木香;胃热加黄连、栀子;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100 mL。对照组予莫沙比利5 mg,每日餐前15 min服用。2组疗程均为4周。

  3 观察方法

  把腹胀、嗳气、呕吐、上腹隐痛、厌食5项症状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显效:在疗程结束时(下同)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积分降低80%以上;有效:症状基本缓解,积分降低50%~80%;无效: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加重,积分降低50%以下。

  统计学方法:2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平均积分比较用t检验;治疗后2组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见表1、表2)表1 2组FD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χ2=6.49),**P<0.01(χ2=16.7)表2 治疗前单项症状平均积分2组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5 讨论

  目前,FD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可能原因有胃肠动力障碍、胃酸分泌增多、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内脏神经感觉过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障碍、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等。治疗主要以促胃动力及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不尽人意。
  
  FD属中医学“痞证”范畴。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多由于脾胃不足,健运失司,升降失宜所致,属虚实夹杂之证。采用自拟健脾消痞汤治疗收到较好疗效。方中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和胃,增强脾土运化功能;半夏、苍术燥湿健脾消痞;枳壳、陈皮、莱菔子行气解郁;槟榔、厚朴增加胃肠排空,增加食欲。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陈皮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泄,促进胃酸的分泌,有助于消化,所含的橙皮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出血、抗炎、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有很好的止呕作用。枳实、莱菔子、苍术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还可以调节植物神经、中枢神经功能。厚朴、白术对小肠肠管平滑肌具有双相调节功能,白术还能提高胃液pH值。茯苓具有增强免疫和镇静作用。槟榔碱促进胆囊收缩,增强食欲。诸药相伍,健脾和中、理气消痞、攻补兼施,可促进消化,促进胃排空,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增加小肠的吸收,从而达到治疗FD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 1993.8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