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太白穴;脾经穴位;原穴;针灸疗法
太白位于足大指本节后内侧,梅核样小骨下凹陷中,其处分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的吻合支。该穴既是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发”的输土穴,同时因为阴经以输代原故,也是脾经的原穴,不仅能够治疗脾经循行所过之处病变,同时太白作为脾经原穴可以治疗脾脏异常时所产生的疾病,而且对其余四脏疾患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是,在其后历代针灸歌赋以及现今的临床报道中,以太白作为主穴来应用的报道却较少见。笔者经临床多年观察及应用,体会古人立论不虚,太白一穴作为脾脏的输、原之穴,确有“坤土”之“资生万物”功效,起效快,对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1 《灵枢》关于太白的用法
1.1 诊断脾脏是否发生疾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也。”太白作为脾经的原穴,按压该处观察其感应即酸麻胀痛等敏感程度,可作为判断脾脏是否已经发生疾患的标志。
1.2 治疗
《灵枢》记载太白的临床治疗共有2处。其一,《灵枢·厥病》云:“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这里太白是作为治疗胃腑疼痛疾病的主要腧穴,与大都配伍治疗胃脘疼痛、腹胀、胸满等;其二,《灵枢·热病》曰:“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大甚,取内踝上横脉止之。”这里太白与肺经腧穴配伍主要治疗外感发热,与诸穴一起用泻法可起到降体温而去外热作用,而补法可起到发汗而祛邪外出作用。由此可见,太白在《内经》时代就有了比较广泛而实际的使用,可补可泻,既可治胃腑疼痛,也可以辅助清热而降体温;同时还可以补益元气,以助祛邪外出,从而使汗出而邪去。
2 临床应用
2.1 周身乏力、四肢倦怠
“脾气散精”、“脾主四肢”,脾经元气虚损,不能输布精气以达于四肢百骸,则四肢无气以养,故对于全身疲乏无力、嗜卧喜坐等症,都可以取用太白进行治疗。
案例1:患者,女,65岁,退休,1999年8月7日初诊。患者1年前缓慢出现下肢无力,走路不稳,经常欲摔倒,CT显示“小脑部栓塞”,经输液及口服中药等治疗,效不佳,故而前来要求尝试针灸治疗。现证:下肢痿软无力,行稍远而喘息,易疲乏,健忘,腿部畏风寒,双脚发冷,饮食与二便基本正常,血压120/70 mm Hg,舌苔薄白,脉弦细而滑、有上实下虚之象。辨证: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取穴:百会,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每周3次。经10余次治疗后,腿脚畏寒稍有好转,但下肢仍然无力。此时乃单加太白,治疗3次后,患者自觉腿脚明显有力,连续治疗2个月后,患者自觉气力大增,脚汗出,且可自己上下楼及附近遛弯等,病情基本痊愈而停止治疗。
按:此例患者虽然表现为肝肾精气不足引发的下肢无力,但“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乏力、身体倦怠主要是因为脾脏功能失调,不能把从胃中化生的气血精气输送到四肢,筋骨肌肉无气血濡润,自然倦怠无力。《灵枢·终始》云:“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主之。”腰以下疾患,下肢无力,同样也是脾气转输精气功能失职,气血不能输注于下,筋骨失养所引起,故完全可以通过选取足太阴、足阳明的腧穴进行治疗。笔者之前先取用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等穴,治疗10余次,但效果不明显,通过加用太白后,疗效显著,故此可认为治疗效果的改善与选用太白有重要的关联。
2.2 耳目等九窍之疾
脾脏功能异常尤其是脾经经气不足、功能低下时,“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素问·玉机真藏论》),“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素问·通平虚实论》)。人身九窍发生疾患均可以从脾气上面找原因,脾气不足,脾阴虚损,不能输精气于九窍,自然会发生九窍不利,如眼睛发涩、喜闭不睁、耳朵胀闷听力下降、四时鼻塞喷嚏、口淡无味、舌体僵硬、小腹下坠欲便而虚坐努厕、小便频数不畅余沥等,此时都可以选取太白进行治疗。
案例2:患者,女,52岁,医院职工,2006年11月27日初诊。患者20 d前因远赴外地奔丧,情绪过哀,加之劳累过度,逐渐自觉胸闷气短,有气不能接续之象,3 d前开始,突然眼睛胀疼,视物为双,左眼内下斜视,同时伴有头痛失眠,身体倦怠,多言则气短,食欲差,稍食则腹胀满,舌苔薄白,寸口人迎脉均细弱。颔厌、风池处有明显压痛。既往史:颈椎病史,失眠。西医诊断:动眼神经麻痹。中医诊断:偏风牵视。辨证:气血两虚,虚风暗动,目肌失荣。取穴:四神丛,风池,颔厌,攒竹,太阳,合谷,太白,太冲。治疗2次后,头痛减轻,睡眠好转。治疗8次后,眼睛已经不觉发胀,右转看物也觉得清晰。前后共计治疗15次,视物已经清晰,眼科复查眼球活动基本正常而停止治疗。
按:《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本案患者平素体质较为柔弱,此次由于远途劳累,加之情绪过哀,精气耗散,虚热内生,上袭于目,目不得津血濡养而发生视一为二现象。通过选取眼睛周边的太阳、攒竹、颔厌等穴疏通局部血脉、散火清热,同时以太白、太冲益气生血,气血充足,火热得散,使眼疾得以较快痊愈。
2.3 消化系疾病
案例3:患者,男,51岁,本院外科住院患者,1999年11月3日初诊。主诉:食后则呕伴呃逆10 d。患者因胰腺肿物手术后即发食后则呕吐,口不知味,呃逆,上腹部胀满。西医诊断为“胃瘫”。查:脉象细弱,舌苔白厚。诊断:呕哕。辨证:脾气虚弱,痰湿内生,运化无力,浊气上逆。取穴:内关,太白,足三里。同时嘱喝温米粥、面汤等易消化流食。治疗6次后,患者自述从针灸后一直没有呕吐,能进多种流食,腹部胀满消失。后巩固治疗2次而停止。
按:《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此例患者因手术而造成脾气受损,出现饮食不化、食后呕吐、腹满胀等,通过针刺太白运化脾气,足三里降逆消食,内关调畅三焦之气,脾运食消,故病去迅速。
2.4 与脾相关脏腑疾病
案例4:患者,女,31岁,本院职工,1999年7月12日初诊。主诉:阵发性干咳6月余。患者春节前因受风寒而感冒,经治疗,感冒痊愈而遗留咳嗽阵发,多方用药而未能愈,近日曾经2次突发晕眩而几乎猝倒。现仍然阵发性咳嗽,咽喉干痒,痰少而粘,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象细弱。诊断:咳嗽。辨证:脾肺气虚,肺津不润,虚火上扰。取穴:合谷,列缺,太白,复溜。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1次而痊愈。
按:本病虽然病位在肺,但其病原因主要是因脾虚造成。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论治脾胃》中说:“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本案患者为劳倦伤损脾气,以致脾不能生津布于肺,肺不得润泽,故发生肺燥干咳少痰、面黄倦怠等诸症。通过选取复溜、太白等穴健脾气以生津润肺,阴血生则虚火熄;合谷配列缺,可发散肺中风热,并化痰止咳,故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凡有阴血不足之证如肝肾阴虚、心血不足、津伤肺燥等,笔者均选太白为主要治疗用穴以生血养阴。所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通过健脾转化五味精气而化生阴血,故疗效快捷肯定。
2.5 痹证
《素问·调经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之气血皆从脏腑通过经络而输布四肢百骸,脏腑之气血充足,尤其是具有“散精”功能的脾脏功能正常,自然经络更为通畅,外来邪气不易内侵;即使偶而伤及皮毛、腠理等表浅之处,也可通过发汗以散邪外出,而不会内侵筋骨甚至伤及脏腑。太白可与足三里并用,共同起到补助正气、流通气血、驱邪外出的作用。
案例5:患者,女,54岁,退休工人,2006年11月7日初诊。主诉:周身疼痛5年,右肩、腰腿疼痛加重3个月。患者平素身体较为柔弱,5年前开始由于劳累感寒而引发周身疼痛,伴下肢抽筋、发凉,逐渐膝关节畏寒、疼痛,夜晚尤甚,近日天气寒冷,肩部、腰腿疼痛加重,经骨科检查诊断有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等病,患者同时伴有眼睛干涩,视物不清,稍动则头面上身大汗淋漓,小腹寒冷畏寒,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边有齿痕,脉象寸口细微、人迎细弱。诊断:痹证。辨证:元气不足,风寒湿邪侵袭筋骨。治以补益气血、温通经络。取穴:合谷,列缺,膝眼,足三里,太白,太冲,关元。红外光30 min,每日1次,周末休息2 d。治疗6次后,患者眼睛视物较前清晰,出汗减少,夜晚疼痛减少,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治疗12次后,患者走路轻快,睡眠好,肩关节活动疼痛减轻,唯上下楼时膝关节疼痛较甚。前后共治疗2月余,患者周身疼痛均明显好转,生活基本正常而暂停治疗。
按:本案患者属于体质柔弱、元气不足之人,气血均不足,故外邪易侵,致周身疼痛;卫气不固,可见动则汗出而畏寒。经选用太白、足三里、关元、合谷为主穴,以补益元气、流通气血,其余诸穴则是局部对症治疗。待元气充足,自然驱邪外出,使全身状况均有好转,生活逐步正常。
3 小结
脾脏位于中宫,其重要的作用在于转输精气,《难经·五难》云:“中也者,调和上下之枢机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来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见也。”脾胃在人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气衰弱,能引起其余四脏发生疾病,太白作为脾经原穴,可以很好地治疗脾脏之疾,进而治疗由此引起的其余四脏疾患,故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临床除治疗脾胃二经病变外,但凡有或气或血不足之证,都可取而用之。笔者临证取太白均为双侧,操作以补法为主,即针入皮肤后,大拇指用力进前,穴位有胀痛感为得气,留针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人身气血喜温恶寒,所以,在施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温,最好覆盖毛巾、被单等物,使足部温热,同时嘱咐患者闭目养神,安静内省,仔细体会针感及身体感受,若患者留针时有足部温暖、发热等现象,其效果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