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心理障碍34例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345 日期:2025-08-16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糖尿病心理障碍;疏肝健脾活血汤;汉密顿抑郁量表

   糖尿病心理障碍是糖尿病迁延日久出现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其中最常见的为抑郁症状[1]。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与无抑郁症者相比,病程长,血糖控制较差,合并并发症较多,故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有多种治疗此类疾患的西药,如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气化酶素抑制剂、可逆性A型单胺气化酶素抑制剂等,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许多不良反应,有的还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中医药治疗此类疾患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无依赖性,具有明显优势。笔者现将采用自拟疏肝健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心理障碍的资料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68例为2007年1-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拟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请本院心身科会诊确诊合并抑郁或焦虑状态。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45~60岁,平均49.5岁;病程4.5~9年。对照组34例,男9例,女25例;年龄42~62岁,平均52岁;病程3.6~10年。2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正规的饮食、运动及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加服疏肝健脾活血汤。药物组成:柴胡9 g,青皮9 g,郁金12 g,白术12 g,茯苓12 g,赤芍12 g,丹参15 g,牡丹皮9 g,当归12 g,香附9 g,厚朴9 g。肝郁化火加黄芩6 g、栀子9 g、珍珠母15 g;脾虚湿盛加苍术9 g、生薏苡仁30 g、陈皮9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疗程为3个月。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2组均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期间每2周复查FPG、PBG,随访症状变化,3个月后复查HbA1c。2组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4 结果

  (见表1、表2)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2组比较,u=3.68191,P&<0.01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FPG、PBG、HbA1c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5 讨论

  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抑郁等情绪。人的心理状态及生理机能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理机能的变化会引起心理状态的改变,因此,心理因素对人体生理机能有着很大的影响,能导致生理机能失调,降低疗效;反之,良性的心理因素有助于促进人体健康并提高治疗水平。

  《景岳全书·郁症》云:“夫百病皆生于气,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解情志,肝之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津行正常,若反复持久的不良刺激,影响了肝之疏泄的功能,使肝失条达,肝气郁结则出现情绪低落、胸闷、胃肠不适;肝郁化火则可见烦躁、耳鸣等症。糖尿病心理障碍在病机上主要责之于肝之疏泄失常及气机不畅,在治疗方面,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是其基本法则,故予柴胡、青皮、郁金、香附、厚朴疏肝理气解郁。肝气郁结,横克脾土,加之消渴病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节,致脾胃受损有关,症见乏力、胃脘不适,故调治以健脾为要,予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益气。此外,消渴发病常与血瘀有关,消渴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久则可见气阴两伤及阴阳俱虚,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成瘀血,或病损及阳以至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也可致血瘀,加之肝郁脾虚,气机不畅,气血运化失常,久则必致脉络瘀阻,故活血通络贯穿治疗始终。方中以当归、赤芍、丹参、牡丹皮活血化瘀。

  本观察结果显示,疏肝健脾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心理障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FPG、PBG、HbA1c得到较好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徐佳芳,赵玉龙,程 雯,等.2型糖尿病脂代谢及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7):1479.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