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秀荣,齐元富,周延峰
【摘要】 目的 观察平移合剂与化疗合用对Ⅱ~Ⅲ期肿瘤术后患者抗转移、抗复发作用。方法 120例常见肿瘤术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平移合剂加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3周期后,观察对肿瘤术后患者1、2年复发转移和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体重、免疫学、不良反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与单纯化疗作对照。结果 观察组1、2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5.74%、3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0%、52.00%(P&<0.05);观察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91.43%、7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7%、58.00%(P&<0.05)。平移合剂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调节T细胞亚群的失衡,改善血液流变性并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平移合剂配合化疗对常见肿瘤术后患者具有抗转移、抗复发作用。
【关键词】 平移合剂;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肿瘤术后;复发转移
Key words:Pingyi Mixture;integrated treatment of TCM and westen medicine;post-surgery of tumor;transference and recurrence
根据肿瘤术后患者正虚血瘀、余毒未清之病机特点,笔者采用益气活血、解毒散结之平移合剂,与化疗结合应用,对4种常见肿瘤术后患者进行了治疗,并与单纯化疗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纳入标准
①选择肺癌、胃癌、乳腺癌、直肠癌患者为观察对象;②具有病理学、细胞学诊断且组织学分型明确者;③依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标准[1],临床分期为Ⅱ~Ⅲ期者,均为手术后患者(以行根治术为主者);④术后3个月内,且未行放疗、化疗及生物反应调节剂(BRM)等治疗者;⑤无远处转移及复发者;⑥卡氏(Karnofsky)评分[1]在60分以上者;⑦无严重的心、肝、脑、肾等器质性损害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共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4岁,平均57.69岁。肺癌35例(鳞癌17例,腺癌16例,小细胞肺癌2例),胃癌33例,乳腺癌30例,大肠癌22例。应用随机表法,将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患者各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40岁10例,40~60岁44例,&>60岁16例;肺癌20例,胃癌18例,乳腺癌19例,大肠癌13例;Ⅱ期23例,ⅢA期33例,ⅢB期14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40岁6例,40~60岁33例,&>60岁11例;肺癌15例,胃癌15例,乳腺癌11例,大肠癌9例;Ⅱ期15例,ⅢA期26例,ⅢB期9例。经统计学处理,组性别、年龄分布、病种、临床分期均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均予化疗:小细胞肺癌用PE-CAP方案交替;非小细胞肺癌用NP方案;胃癌、大肠癌用LFP方案;乳腺癌用CAF方案;每21~28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组在上述化疗基础上加用平移合剂。平移合剂由人参、补骨脂、莪术、土鳖虫、蜈蚣按一定比例组成,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加工生产,20 mL/支,每毫升含原药材1 g。患者每次服40 mL,每日3次,连续治疗3个周期。大多数患者在疗程结束后仍能长期坚持服药以巩固疗效。
1.4 观察指标
1.4.1 1、2年内远处转移、复发情况
观察治疗1、2年内出现远处转移(肺、肝、脑、骨、肾上腺、肾、心包、皮下组织等部位)及原位复发情况。对2年内死亡者,凡因转移或复发而死亡或有远处转移(原位复发)客观依据者均列入转移或复发数,无复发、无转移,而死于其他原因者均舍弃不计。
1.4.2 1、2年生存率
全部入组病例随访2年,观察两组1、2年生存率情况。
1.4.3 疗效性观察
治疗前后观察生活质量、体重、免疫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
1.4.4 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及治疗后心、肝、肾功能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Ridit分析。
2 结果
2.1 2组肿瘤术后患者1、2年复发转移情况
(见表1)表1 肿瘤术后患者复发转移2组比较[例(略)]注:经χ2检验,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2.2 2组肿瘤术后患者1、2年生存率比较
(见表2)表2 2组肿瘤术后患者1、2年生存率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转贴于2.3 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治疗前后参照《体内状况计分标准》[1]进行评定。提高: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10分;降低: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10分;稳定: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或减少不足10分。结果见表3。表3 2组肿瘤术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例(略)]注:经Ridit分析,U=1.911 6,P&<0.05,R观察=0.542 9,R对照=0.678 1
2.4 体重变化
治疗后体重增加≥1.5 kg为上升,减少&>1.5 kg为下降,较治疗前增加或减少不足1.5 kg者为稳定。结果见表4。表4 2组肿瘤术后患者治疗后体重变化[例(略)]注:经Ridit分析,U=1.935 0,P&<0.05,R观察=0.568 1,R对照=0.704 1
2.5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
2组治疗前CD3、CD4、CD4/CD8均不同程度低于正常值,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进一步下降(P&<0.05)。见表5。表5 2组肿瘤术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比较(略)注:经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5(下同)
2.6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流变指标大多处于正常值的较高范围或超出正常,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除红细胞变形指数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0.01),而对照组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0.01)。表明平移合剂能改善肿瘤术后及化疗所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异常,降低血粘度。见表6。表6 2组肿瘤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略)
2.7 化疗毒副反应观察
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变化情况,毒副反应评定参照WHO(1979)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副反应表现和分度标准[1]进行评定。结果见表7。表7 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2组比较(略)
3 讨论
中医学对肿瘤转移病因病机的认识,强调内外两种因素,正气内虚、邪毒内蕴为本,复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戕伐过度所伤,内外合邪,使得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凝滞、热毒蕴结和正气虚馁等一系列基本病理变化。平移合剂由人参、补骨脂、莪术、土鳖虫、蜈蚣按一定比例组成。诸药相配,具有扶正培元固本、活血解毒散结之功效。方中人参味甘,入肺、脾二经,肿瘤术后患者多见气、血、阴、阳亏虚,人参为君,可大补元气,益肺健脾;病久及肾,肾精亏虚,补骨脂补肾助阳、“能暖水脏,阴中生阳,壮火生土”,二药相配,共奏调理气血阴阳,扶正培本之功。莪术、土鳖虫行气破血、逐瘀散结,蜈蚣以毒攻毒、解毒散结通络。纵观全方配伍,扶正与祛邪并用,使补而不助邪,攻而不伤正,既能调整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以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又能活血祛瘀、解毒散结以消灭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中所含人参皂苷能增强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功能,诱导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及增强LAK细胞及NK细胞活性[2],并具有抗肿瘤、抗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作用[3-5]。补骨脂含有的8-甲氧基补骨脂素和补骨脂素均具有抑瘤作用,补骨脂醇提剂R3能通过抑制多药耐药基因P-gp表达,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而达到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作用[6]。莪术中的莪术油含有的β-榄香烯可阻止肿瘤细胞从S期进入G2、M期,不仅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而且具有逆转癌细胞耐药等生物学特性[7]。土鳖虫、蜈蚣体外实验证实对多种人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以上药物的药理研究及药理作用为平移合剂抑瘤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平移合剂配合化疗对常见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具有抗复发转移作用,表现在术后1、2年复发转移方面,观察组分别为25.71%、31.43%,对照组分别为32.00%、52.00%;1、2年生存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91.43%、78.57%,对照组分别为77.55%、58.00%。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体重及减轻血液学毒性、升高白细胞方面,2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并可保护和提高机体免疫细胞监控能力,降低血粘度,改善其高粘滞状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合订本).第九分册.第2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6,10,11,15.
[2] 杨 桦.人参皂甙与免疫核糖核酸对癌基因表达的协同抑制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3,22:25-26.
[3] Shinkai K, Akedo H, Mukai M. Inhibition of in vitro tumor cell invasion by ginsenoside Rg3[J].Jpn J Cancer Res,1996,87(4):357.
[4] Mochizuki M, Yung CY, Kaori M. Inhibition effect of tumor metastasis in mice by saponins, ginsenoside-Rb2,20(R)-and 20(S)- insenoside-Rg3,of red ginseng[J]. Biolpharm Bull,1995,18(9):1197.
[5] 高 勇,王杰军,许 青.人参皂苷Rg3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40.
[6] 刘叙仪,孟松娘,杨敬贤,等.中药R3(补骨脂抽提剂)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J].中国肿瘤临床,1997,24(5):325-330.
[7] 王宝成,郭 军,狄剑时,等.榄香烯乳剂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基础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1996,23(2):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