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肾化瘀调经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364 日期:2025-08-06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补肾化瘀调经方;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多发于围青春期到30岁左右的妇女。2003年9月-2006年1月,笔者以补肾化瘀调经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就诊原因多为月经不调或不孕。治疗组年龄22~38岁,平均28.1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0年;已婚28例;原发性闭经2例,继发性闭发性闭经13例,月经稀发15例,不孕22例,肥胖8例,多毛7例,痤疮4例。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27.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9年;已婚27例;原发性闭经5例,继发性闭发性闭经12例,月经稀发13例,不孕20例,肥胖7例,多毛7例,痤疮4例。2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1]  ①B超提示至少一侧卵巢内直径小于0.8 cm,卵泡数&>10个;②早卵泡期或闭经期(B超下无优势卵泡),血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2或血睾酮(T)&>2.2 nmol/L;③月经失调(月经稀发或闭经),或不孕,或多毛,或肥胖等。无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疾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补肾化瘀调经方口服。药物组成:紫石英30 g,淫羊藿10 g,覆盆子10 g,菟丝子10 g,山茱萸10 g,地龙10 g,桃仁10 g,红花6 g,益母草10 g,薏苡仁30 g,泽泻10 g,黄芪10 g,甘草3 g。每日1剂,每日2次,于月经时开始服用,连服10 d。月经后加桑寄生10 g、枸杞子10 g、生地黄12 g,以滋肾阴;排卵期加用仙茅10 g,以补肾助阳;卵泡增大明显,加用连翘12 g、夏枯草12 g、土贝母12 g、路路通10 g、泽兰10 g、大腹皮10 g,以利湿通络;肥胖体倦,加茯苓15 g、白术15 g、陈皮6 g,健脾化痰;多毛、痤疮,加牡丹皮10 g、黄芩10 g,清肝泻火。以上药物每日1剂,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

  对照组: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克罗米芬50 mg,每日1次,连服5 d。如效果不显,第2个月可加量至每次服100 mg,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2]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月经正常或BBT双相或妊娠),B超检查及血清性激素测定恢复正常范围;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显示卵巢比治疗前缩小,BBT双相,放免测定LH/FSH&> 2.0,&<3.0;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治疗结果

  60例患者经治疗1个疗程后(妊娠后停药),治疗组痊愈22例,服药后妊娠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19例,服药后妊娠5例,有效4例,无效7例。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转贴于

  3 讨论

  近年来,国外有以克罗米芬和激素治疗不孕症,虽产生80%以上的排卵率,但临床获得的妊娠率并不高,同时居高不下的流产率降低了妊娠的成功率,也存在一定的胎儿畸形,且有30%~50%的患者产生抵抗效应而致治疗失败。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此类患者可选用促性腺激素治疗,但促性腺激素常导致多个卵泡发育,有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风险,且药品价格昂贵,用药过程须严密监测,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既往的卵巢楔型切除,由于易导致术后粘连,现已基本摒弃。近年来发展的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因手术创伤小,术后粘连少,有报道术后排卵率和受孕率均增高,曾一度受到欢迎,但其临床应用受到技术及设备条件的限制,而且就目前积累的资料表明,腹腔镜术后的粘连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排卵率与妊娠率与克罗米芬相似,且自然流产率明显降低,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尤其是补肾活血中药在临床中已显示出较好的疗效[3]。

  中医认为,肾精充盛是卵子发育成熟的前提,肾精亏虚,卵子难以发育成熟是排卵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阳主乎动,卵子发育成熟而释放的原动力来自于肾阳的鼓动。肾阳亏虚,排卵缺乏内在动力,肾主生殖,在脑、冲任、天癸、胞宫间功能的控制和调节有重要的位置,这与现代医学中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和垂体、卵巢间生殖功能调节有相应之处。另外,还认为,无论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都将发生因虚致瘀的病理改变,从而致冲任气血瘀滞,阻碍卵子排出[4]。故临床治疗排卵功能障碍及无排卵导致的不孕症多按肾虚论治,以补肾活血为治疗大法。

  近年研究显示,补骨脂、紫石英能克服克罗米芬所引起的雌激素分泌不足的不良反应,提高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性,改善宫颈粘液的分泌,有利于精子通过。菟丝子及巴戟天能使 垂体增大,但血中LH水平未见升高,而FSH/LH受体部位数目明显增加。因此说明,壮阳补肾中药菟丝子及巴戟天可调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GnRH)的释放,提高垂体的反应性和调节卵巢内激素受体水平,提示补肾对性腺轴的各个环节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5]。桃仁、红花合用,明显增加大鼠卵巢-子宫静脉血中前列腺素(PGF)的含量,尤其是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量,PGF参与排卵过程,在促性腺激素(GTH)作用下,卵泡成熟并分泌雌激素及PGF2α,当出现LH高峰时,局部产生较高浓度PGF2a,促使卵巢间质内平滑肌纤维收缩,导致卵泡破裂而排卵[6]。总之,排卵功能障碍与肾虚、冲任气血瘀滞密切相关,故补肾活血是治疗本病的大法,补肾为本,活血化瘀为标[7]。故本方以菟丝子、覆盆子、山茱萸、淫羊藿、紫石英补肾;桃仁、红花、益母草、薏苡仁、泽泻活血化瘀利水;地龙通络促卵泡排出;黄芪益气以促进化瘀之力。临证时并随月经周期不同分期及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辨证分治,以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葛明,卢春华,乔 杰,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胰岛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细胞雄激素分泌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5):280.

  [2] 陈秀芬.补肾疏肝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25例[J].新中医,1999, 31(8):43.

  [3] 张树成,沈明秀,蔡连香,等.补肾调经方和养血补肾方调经、促排卵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99,40(6):6.

  [4] 姜向坤,李 云,张丽娟.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机制[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6):326-327.

  [5] 闫乐法,冯学升,姜梅芳.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32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3,44(1):39-41.

  [6] 林至君,梁玉屏.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常见病[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14.

  [7] 李桂娴,张亚滨.中草药促排汤对小鼠胚泡数量的影响[J].首都医学院学报,1994,15(3):19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