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规范化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361 日期:2025-08-06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文献计量学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由于再障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的日益发达、环境污染的加重,再障的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中医治疗再障具有明显的优势,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笔者将近10年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就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临床研究需要进一步规范化。

  1 文献选择

  1.1 文献报道的研究机构
  
  除个别机构因报道的病例数较多予以纳入外,所有文献均来源于省市级以上研究机构的报道。为了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疗效评定的尽可能客观化,还收纳了国家级西医研究机构的临床报道。

  1.2 文献病例数的确定

  除个别国家级西医研究机构报道的病例数较少(至少20例)外,其它文献报道的病例数在30例以上。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界定
  
  凡在中药使用过程中服用过雄性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类的药物,均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

  1.4 中医不同治法的确定

  根据处方或中成药中各组成药物的主要功效,确定该方剂的中医治法。

  2 文献来源
  
  根据以上条件,我们整理了近10年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40首方剂,包括:克障生血汤[1]、升髓汤[2]、三子补血汤[3]、三才封髓丹[4]、三胶三仙汤[5]、生血合剂[6]、血泉片[7]、益肾生血片[8]、益髓生血合剂[9]、愈障汤[10]、障愈活髓汤[11]、再障生血丸[12]、四连生血汤[13]、生血1号[14]、调血益髓方[15]、补髓生血胶囊[16]、再障基本方[17]、固本生血丸[18]、鸡血藤复方[19]、血复生汤[20]、生血丸[21]、补肾活血方[22]、健脾补肾清热凉血方[23]、益髓生血汤[24]、生血汤[25]、补肾活血益髓方[26]、补肾化瘀方[27]、健脾补肾活血方[28]、补肾活血解毒方[29]、补肾活血方[30]、补肾活血方[31]、补肾活血为主方[32]、补肾活血辨治方[33]、补肾方[34]、补肾辨治方[35]、补肾填髓方[36]、再障合剂合再生丸[37]、辨治基本方[38]、补肾辨阴阳方[39]及补肾健脾辨阴阳方[40]。文献[22-23]、[26-36]、[39-40]方剂名称,系笔者根据文献原文方剂组成临时命名。

  3 文献病例数及治法特点
  
  40篇文献中,每篇文献病例数最少20例,最多544例,总病例数达3 931例。其中补肾法6篇,共390例;补肾健脾法4篇,共174例;补肾活血法12篇,共898例;补肾健脾活血法11篇,共1 972例;补肾活血解毒法3篇,共257例;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法4篇,共240例。使用补肾活血法或补肾健脾活血法的作者及接受补肾活血法或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的病例数占明显优势。单纯中医治疗15篇,病例1 018例;联合西药治疗25篇,病例2 913例。62.5%(25/40)的作者选择了中西医结合治疗,71.4%(2913/3931)的患者接受了中西医结合治疗。

  4 临床疗效比较

  4.1 一般情况

  40篇文献的总体平均治愈缓解率为54.53%±14.18%。其中单纯中医补肾健脾活血法的治愈缓解率最高,为83.00%;单纯中医补肾法最低,为2.20%。40篇文献的平均有效率为84.12%±10.01%。单纯使用中医补肾健脾活血法的有效率最高,为95.20%;单纯中医补肾法最低,为30.30%。

  4.2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法的疗效比较
  
  单纯中医治法的总体平均治愈缓解率为54.00%±20.22%,中西医结合治法为55.86%±10.26%,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中医治法的总体平均有效率为81.00%±15.15%,中西医结合治法为85.88%±4.41%,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4.3 中医不同治法的疗效比较
  
  单纯补肾法的治愈缓解率为40.27%±24.31%,补肾健脾、补肾活血、补肾健脾活血、补肾活血解毒及补肾健脾活血解毒诸法的治愈缓解率分别为:54.00%±15.23%,54.90%±8.99%, 54.35%±12.25%,60.01%±7.06%及61.00%±7.73%,与单纯补肾法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补肾的有效率为73.58%±21.61%,补肾健脾、补肾活血、补肾健脾活血、补肾活血解毒及补肾健脾活血解毒诸法的有效率分别为:85.00%±2.13%,84.00%±4.54%,87.55%±5.63%,87.15%±4.17%及87.00%±5.32%,与单纯补肾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5 药物频率分析
  
  40首方剂所涉及的74种中药中,仍以黄芪、当归的使用频率最高,超过80%的作者使用的复方中均加入了益气生血的当归补血汤。另外,超过半数的作者依次选用了熟地黄、补骨脂、枸杞子、女贞子、鸡血藤。除外黄芪、当归,熟地黄成为75%的作者首选的药物。根据药物的作用,在补肾填精、益气健脾、活血止血、清热解毒的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是:熟地黄、党参、鸡血藤和生地黄(见表1)。表1 根据药物的功效列出的药物使用频率(略)

  6 讨论

  6.1 中医药治疗再障的基本思路

  6.1.1 较为明确的中医治法

  补肾基础上联合健脾、活血、解毒等治法具有优势。40篇文献中,均采用了补肾法为主的治法,说明补肾法为主已成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不争的事实。虽然补肾基础上的多种治法,与单纯补肾法比较,其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仍可以看出,其平均治愈缓解率及平均有效率均提高15%左右。75%(30/40篇)的作者加用了活血法,补肾活血法成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仅次于补肾法的第二选择。

  6.1.2 较受认同的中医方剂

  40篇文献中,超过80%的作者均使用了黄芪、当归。当归补血汤为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之方,补气生血,治疗劳倦内伤,气弱血虚。该方重用黄芪补气、当归养血,以求阳生阴长、气旺血生。现代研究证明,当归补血汤具有刺激骨髓造血祖细胞生长[41]以及改善骨髓微环境[42]的作用。

  6.1.3 补肾药物的优先选择

  本文统计发现,熟地黄成为补肾药中的首选,有75%的作者选择了熟地黄。熟地黄具有补血滋阴、补肾填精功效,怀地黄为地黄之道地药材[43]。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善用熟地黄,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阵》中29方,用熟地黄者22方,且标明是怀熟地黄[44]。因此,对于补肾药的研究,(怀)熟地黄当属首选。

  6.2 中医药治疗再障的研究仍需进一步规范化

  6.2.1 提高中医疗效评定的客观性

  从本统计的资料来看,虽然单纯中医治疗再障的总体平均治愈缓解率和有效率,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总体平均治愈缓解率和有效率都非常接近,但单纯中医治疗疗效的波动范围明显偏大,治愈缓解率从2.2%到83%,有效率从30.3%到95.2%。单纯中医治疗的临床研究中,患者是否在使用中药前曾经使用西药,使用西药的剂量及持续时间如何,使用中药过程中是否停用西药及停用西药时间等,应作具体交待。为客观评价单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疗效提供可靠依据。

转贴于

  6.2.2 增强中医组方选药的针对性

  40篇文献中涉及中药74种,其中补肾药多达27种。超过80%的作者均使用了黄芪、当归。熟地黄成为75%作者首选的药物。超过半数的作者依次选用了熟地黄、补骨脂、枸杞子、女贞子、鸡血藤。在补肾填精、益气健脾、活血止血、清热解毒的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是:熟地黄、党参、鸡血藤和生地黄。哪些药物确有疗效或疗效显著,目前尚缺乏规范的化对比研究,给临床组方选药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不妨在使用频率的基础上,对常用药物进行筛选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再障的效果。

  6.2.3 加强中医临床研究方法的规范性

  本文涉及的文献报道基本仍是单个机构的临床病例总结,绝大多数(80%以上)的文章刊登在二级杂志上,不仅影响了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文献的质量,也影响了科学评价中医药在再障治疗中的地位。因此,加强有效方剂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规范化临床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文献质量,也为科学评价中医药在再障治疗中的地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敢创,谢雪春.克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2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0,(1):8-10.

  [2] 马 琳.升髓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1,19(4):51-52.

  [3] 甘欣锦,李晓惠,张文曦,等.三子补血汤配康力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46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5):91.

  [4] 王来慈,张凤山,王 伟,等.三才封髓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1994,(3):18.

  [5] 藏修名.三胶三仙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1例[J].吉林中医药,2002,22(2):27-27.

  [6] 周永明,黄振翘,黄 韬,等.生血合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173-175.

  [7] 刘大同,魏 平,夏光欣,等.血泉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5例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2):447-448.

  [8] 周霭祥,王天恩,杨经敏,等.益肾生血片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0):603-606.

  [9] 杨亚萍,沈九霄,沈 郁,等.益髓生血合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临床观察[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0,20(2):201-202.

  [10] 赵 玲,李义清,王树庆,等.愈障汤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6):330-331.

  [11] 孟 涛.障愈活髓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8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5,14(7):308.

  [12] 查锦屏,梁开敦.再障生血丸治疗肾阴虚型“再障”248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2):12-13.

  [13] 李富生,杨惠莲,桥战波.四联生血汤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07例[J].河南中医,1995,15(2):102-103.

  [14] 谢文英.生血Ⅰ号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6例[J].河南中医, 1997,17(5):292.

  [15] 阎丰书,李贵宾,李凤学,等.调血益髓方和SSL方案治疗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对照研究及其作用机理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17(6):331-333.

  [16] 孙伟正,王祥麒,袁斌华,等,补髓生血胶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8):467-469.

  [17] 张海莲,刘桂荣,李重恩,等.再障基本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58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6,(11):494.

  [18] 姚锡珍,吴葆德,周长发,等.固本生血丸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1997,(2):90-91.

  [19] 苏尔云,陈辉树.鸡血藤复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213-215.

  [20] 李晓惠,章亚成,陈建一,等.“血复生汤”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18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2,23(12):10-11.

  [21] 周冬枝,刘永惠,何群英.生血丸加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56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1):1018.

  [22] 杨玉兰.补肾活血方与丙酸睾丸素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88例[J].河南中医,1998,18(51):306.

  [23] 陈海林,刘洪峰,李雪政,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53例临床分析[J].河北中医,1999,21(3):170.

  [24] 孟 涛,曹元成,吴振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44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0):456-457.

  [25] 阳振苏,谭 智.中西医结合治疗2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1997,19(4):662-664.

  [26] 孙士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2例[J].四川中医,2001, 19(5):390-391.

  [27] 刘广全,郭政新.补肾化瘀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19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11(6):390-391.

  [28] 周永明,黄振翘,薛志忠,等.健脾补肾活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7):12-14.

  [29] 赵新广,刘丹卓,孙元莹,等.补肾活血解毒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1,18(3):22-24.

  [30] 马正明,张 日.补肾活血方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研究,2001,17(4):15-16.

  [31] 刘振宇.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4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2):119.

  [32] 田 杨,张淑慎.补肾活血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51例(附远期疗效随访40例分析)[J].重庆医学,2002,31(6):518-520.

  [33] 陈红雨,陈云琪.补肾活血辨证分型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28例报告[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1):35.

  [34] 储榆林,邵宗鸿,郑以州,等.11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4):192-193.

  [35] 邹为民,牛宝生.邹文华老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00例[J].河南中医,1995,15(3):151-153.

  [36] 王继亮,梁 冰,杨淑连,等.中医药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与实验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19):1854-1856.

  [37] 高 想,汤淳康,王陆军,等.分型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52例[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1):12-13.

  [38] 王树庆,李建华,赵世琴,等.辨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61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5,14(2):65-66.

  [39] 刘淑芳,胡淑琴.辨证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3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7,(3):3.

  [40] 吕慎谋.中药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探讨[J].山西中医,1994, 10(6):23.

  [41] 张英华,武桂兰,姜廷良.当归补血汤及其组成药味的含药血清对造血祖细胞(CFU-GM)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8,14(4):3-5.

  [42] 吴 岩,祝彼得.当归补血汤对内皮细胞增殖和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4):593-595.

  [43]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348.

  [44] 毕焕春,殷良才.张景岳应用熟地的理论考评[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3):541.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