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维顺教授治疗胰腺癌的经验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932 日期:2025-08-02 来源:论文网

       作者:申兴勇 肖扬帆 周春华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中医疗法 名医经验 周维顺

  周维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诊疗中心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肿瘤诊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肿瘤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笔者有幸跟随周老师抄方习医,现将其治疗胰腺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胰腺癌相当于中医学的伏梁、黄疸、腹痛、痞块和疒徵积等范畴。其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痰、瘀、毒内结,久留不去,正气内虚,邪毒内蕴。七情内伤致肝脾受损,脏腑失调,气机不畅,痰湿内生,久郁化热,渐成肿块、癌瘤。其病位在脾,以湿热瘀毒,气血亏虚为主。早期以邪实为主,中、晚期正虚邪实并存。

  2 诊 断

  胰腺癌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如近期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厌食油腻或进食油腻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呕血、黑便、进行性消瘦、发热、黄疸、腹部包块等或近期出现糖尿病,并除外黄疸型肝炎、胆石症、原发性肝癌、胰岛素瘤、胃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变异性心绞痛及急慢性胰腺炎时,应考虑到胰腺癌的可能。可做生化检查如肝功能[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等],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血糖,胰腺外分泌物功能测定,胰腺癌标记物测定如糖类抗原19-9(CA19-9)、胰腺癌相关抗原(PCAA)等检查。另外还应结合B超、CT、MRI、X线钡餐造影、经皮穿刺胆道造影术(PTC)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CT等检查以及在B超或CT引导下做细针经皮胰腺穿刺,有腹水者找腹水脱落细胞,取得病理学依据,以明确诊断。

  3 辨证论治

  周老师认为,按中医学辨证将胰腺癌分为3型,即气滞血瘀型、肝郁蕴热型和气血两虚型,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早、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原则,总的来说,早期,以手术为主,术后化疗并结合中医药治疗;中期,先行新辅助化疗,然后手术,术后再行放疗、化疗并结合中医药、免疫治疗;晚期,不宜手术,以中医药、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总之,胰腺癌患者的治疗,目前多主张中西医结合运用方能收到比较理想的疗效。

  3.1 气滞血瘀型

  证见恶心呕吐,甚或呕吐黄绿苦味液体,呃逆,腹痛,腹胀,疼痛不移,腹中痞块,形体消瘦,面色不华,女性月经量少或经闭,舌质青紫或瘀斑,脉弦细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佐以软坚散结。药用:丹参15~30 g,赤芍药15 g,红花10 g,延胡索10 g,香附15 g,浙贝母30 g,菝葜30 g,八月札30 g,藤梨根30 g,肿节风15 g,桃仁9 g等。

  3.2 肝郁蕴热型

  证见恶心呕吐,嗳气易怒,脘腹胀满,腹痛拒按,心烦,身热黄疸,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厚腻或燥,脉弦数或滑数。治宜疏肝解郁,清热解毒,健脾和胃。 药用:猫爪草30 g,猫人参30 g,三叶青30 g,蒲公英30 g,八月札30 g,香附15 g,延胡索15 g,柴胡9 g,枳壳10 g,白花蛇舌草30 g,菝葜30 g,垂盆草30 g,虎杖30 g,生薏苡仁30 g,浙贝母30 g,猪苓、茯苓各15 g,炒谷芽、炒麦芽各15 g,神曲12 g,炙鸡内金12 g, 姜半夏10 g,橘红、橘络各10 g,炙甘草6 g等。

  3.3 气血两虚型

  证见身体消瘦,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白无华,脘腹胀痛,腹中痞块,舌质淡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数。治宜补血益气,消肿散结,健脾和胃。 药用:党参10 g,黄芪10 g,苍术、白术各10 g,当归15 g,鸡血藤30 g,枸杞子15~30 g,熟地黄15 g,延胡索15 g,八月札30 g,浙贝母30 g,灵芝30 g,肿节风15 g,猪苓、茯苓各15 g,青皮、陈皮各10 g,姜竹茹12 g,姜半夏10 g,炙甘草6 g等。

  4 典型病例

  王某,男,49岁,鞋匠。2004-04进食油腻食物后反复出现腹痛,2004-06-01前往当地某医院B超检查发现“胰头占位”,2004-06-15赴上海某医院剖腹探查,术中见胰头及胰颈部肿瘤,直径约4 cm,累及横结肠系膜根部及门静脉前壁,并包绕肠系膜血管,胰头周围数枚肿大淋巴结,胆管不扩张。予胰头肿瘤活检,病理报告:“胰腺头部中分化腺癌”,同时肿瘤组织内置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中人氟安)300 mg,术后恢复可。2004-07—11先后6次化疗,用药:西吉他滨(健择)联合顺铂(DDP)或奥沙利铂(L-OHP)以及5-脱氧氟尿苷(氟铁龙)口服,腹痛明显缓解,但CT仍见腹部4 cm×5 cm大小肿块。化疗结束后一直在周老师门诊就医,主要用药:半枝莲30 g,白花蛇舌草30 g,柴胡10 g,赤芍药、白芍药各10 g,炒枳壳10 g,生薏苡仁、炒薏苡仁各30 g,灵芝30 g,猪苓、茯苓各15 g,八月札15 g,猫爪草30 g,猫人参30 g,龙葵30 g,决明子30 g,炒谷芽、炒麦芽各15 g,炙鸡内金12 g,泽兰12 g,炙甘草6 g。另配合华蟾素片3片,日3次,西黄胶囊6粒,日2次,十一味参芪片4片,日3次。患者服中药已3年余,生活能自理,除偶有腰酸腰痛外,生活基本如常人,甚至外出打工。
  总之,对胰腺癌患者,只要根据以上诊治原则,中西医并重,尽早诊断,早期治疗,合理选药,并做好心理疏通,进行综合治疗,仍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