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胎母 输血综合征
胎母输血综合征(fetomaternal hemorrhage, FMH)指某种原因引起的胎儿血液由胎盘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循环,导致胎儿不同程度失血或母体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一组症候群,极为少见。大量胎母输血可致胎儿贫血和发育梗阻,严重时可致胎儿宫内死亡、新生儿贫血、休克、死亡。围生儿病死率达33 %~50 %。本院近2年来发现2例严重的胎母输血综合征,报道如下。
病例1患者33岁,2007年11月5日入院,孕2产1,孕期正规产检9次,无明显异常。孕37+3周,自觉胎动减少1 d于本院就诊。门诊行胎心监护(GE170 series)提示无应激试验(NST)20 min胎动时无加速反应,其中见1次减速,胎心60~80次/分,持续约4 min后好转。即入院予10 %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 3.0 g补液,同时复查胎心监护,提示NST无加速反应,其中一段似正弦曲线,持续约15 min,见图1。考虑胎儿宫内窘迫,即行剖宫产术,术中见羊水色清,娩出一男婴,重2 955 g,哭声、呼吸、反应、心率、肌张力均正常,但全身皮肤粘膜极度苍白,1 min Apgar评分8分。手术经过顺利,查脐带胎盘无异常。新生儿查血型B型,Rh(+)。血常规示WBC 42.21×10 9/L,RBC 1.06×10 9/L,Hb 40 g/L,红细胞压积12.2 %,血小板177×10 9/L。母血型为AB型,Rh(+),血常规及地中海贫血筛查均正常。新生儿血氧饱和度70 %~85 %左右,告病危,转入本市级专科医院,行输血治疗1周后好转出院。出生后即查母血甲胎蛋白&>300 U/L(西门子公司IMM ULITE100,化学发光法检测)。
病例2患者34岁,2008年5月7日入院,孕1产0,孕期正规产检5次,无特殊。孕37+3周,因胎动减少2 d于本院就诊。门诊行胎心监护,NST提示胎动时无加速反应,可见变异减速1次,达100次/分。生物物理评分(manning评分法)提示胎儿呼吸样运动、胎动、胎儿肌张力、羊水指数4项指标之和为满分8分。脐血流及大脑中动脉指数均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仪ALOKA SSDα10)。收入院后予吸氧,10 %葡萄糖液加能量2支及维生素C 3.0 g补液1 d,次日复查胎心监护NST提示无加速反应,呈正弦曲线,持续40 min,见图2。考虑胎儿窘迫,即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娩一女婴,重2 525 g,Apgar评分1 min评8分。羊水清,胎盘脐带无异常,新生儿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指(趾)甲床明显苍白,肝右肋下3 cm,脾左肋下1.5 cm,反应好,哭声好,肌张力适中,血氧饱和度78 %~81 %,心率150~160次/分,呼吸稍促。急查新生儿血型示B型,Rh(+),血常规示WBC 27.0×10 9/L,RBC 1.03×10 9/L,Hb 46 g/L,红细胞压积12.7 %,血小板131×10 9/L,快速血糖9.1 mmol/L,Coombs实验阴性。母血型为B型,Rh(+),血常规及地中海贫血筛查均正常。出生后即查母血甲胎蛋白&>300 U/L。新生儿转市级专科医院经输血治疗后好转出院。
图1胎心监护呈正弦曲线
图2胎心监护呈正弦曲线
讨论
1.发病机制:胎母输血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胎儿脐动脉与绒毛间隙之间形成压力差,造成胎儿血直接进入绒毛膜间隙并逆流渗入母体血循环的缘故[1]。正常情况下极少会产生这种情况,只有在绒毛膜损伤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这种现象。所以胎母输血综合征的发生往往与产前出血、腹部创伤、胎盘血管畸形、胎盘早剥、羊膜腔或脐带穿刺、胎盘肿瘤、剖宫产、妊高征等孕产期异常情况相关,而大部分的胎母输血则原因不明[2]。本文所提的2例病例,无以上高危因素,发病原因不明。
2.临床表现:FMH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胎儿失血的速度和失血量。短时间内快速大量出血可造成胎儿严重贫血、宫内缺氧、甚至死胎。FMH在产前可表现为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监护异常、B超可发现胎儿水肿、肝脏肿大[3]。如在孕期有慢性和反复发生的出血,胎儿已能适应,出生时仅有苍白和不能解释的贫血。如为急性传输,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如为慢性大量血液传输,则胎儿出现全身水肿和腹水。胎儿与母亲ABO血型不合时,母亲还可出现输血反应。本文所提2例病例中产前表现为胎动减少,胎心监护异常,出现了典型的正弦曲线,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胎儿娩出后发现胎儿严重贫血,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
3.实验室诊断:FMH临床表现较为隐匿,诊断常需要依赖实验室检查。当新生儿明显贫血,而无产时产后出血,又排除了溶血性贫血时,需行以下检查明确诊断[1]。(1)母血循环中找到胎儿红细胞(红细胞酸洗脱试验KB法);(2)母血胎儿血红蛋白定量检查,正常成人血中胎儿血红蛋白定量应&<3 %,妊娠期间升高到5.7 %;(3)母血中甲胎蛋白定量检查,母血甲胎蛋白水平变化与胎盘屏障完整性有关,甲胎蛋白水平升高,胎母输血综合征发生概率明显增加[4];(4)胎盘碱性磷酸酶水平测定。
4.治疗:明确诊断后出血量多的未成熟儿应密切监护胎儿情况,予小剂量脐带或胎儿腹腔内输血治疗,延长孕周,胎儿成熟后即应终止妊娠。产后根据新生儿贫血程度作相应处理。新生儿出现严重贫血时及时输血治疗。母胎RH血型不合时,估计胎儿失血超过30 ml,需给母亲输注RH免疫球蛋白,对抗RH阳性红细胞,减少抗体产生,以免对再次妊娠造成不良影响[5]。
本文所报道的2例FMH患者,产前自觉胎动减少,胎监异常,胎心监护过程中出现正弦曲线,检查母血中AFP定量&>300 U/L,且排除肝病,故诊断明确。由于FHM产前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发生率低,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故很难做出产前诊断,但对母儿危害性较大。有报道5 %的胎死宫内由FMH引起[6]。故孕期进行正规产检和及时地胎心监护,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尽早做出诊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银,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79380.
2Sebring ES,Polesky HF.Fetomaternal hemorrhage: incidence,risk factors,time of occurrence and clinical effects[J].Transfusion,1990,30:344357.
3赵芳,刘燕儒.胎母输血综合征[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6,33:165167.
4Banerjee K,Kriplani A,Kumar V,et al. Detecting fetomaternal hemorrhage after fristtrimester abortion with the KleihauerBetke test and rise in maternal serum alphafetoprotein[J]. J Reprod Med, 2004,49:205220.
5赵友萍,黄醒华.胎母输血综合征对围生儿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632634.
6Maass B,Wurfel B,Fusch C.Recurrent fetomaternal transfusion in two consecutive pregnancies[J]. Prenat Diagn, 2001,21:79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