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真空负压静脉采集血标本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使医患双方最大程度免受感染。但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并总结出防范对策。提示任何一个更新换代的产品均需辩证的对待,常见的问题在于预防。
【关键词】 静脉采血 护理 防范对策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技术操作,过去一直采用针筒采血的方法,既浪费时间,又费力、又容易污染,而且血细胞容易遭到破坏,影响结果。20世纪40年代,发现了真空采血管,从而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它是目前临床上较普遍运用的静脉采血工具,具有安全、简捷、用途广、采集标本流程合理等优点,受到广大护士的青睐,但临床应用不当或其本身有缺陷往往出现许多并发症造成不良后果,存在一定的弊端,甚至引发医疗纠纷。真空静脉采血管作为注射器采血的替代品改变了传统的采血方式,避免了血标本在外环境中的污染,保证了采用量的准确,真空采血管还具有自动定量,安全可靠;准确高效;操作方便;节省时间[1];防止注射器采血过程中的推拉挤压可能导致的血细胞破坏、血标本溶血等优点[2];该项技术熟练程度掌握的好坏与因穿刺所发生的问题有一定的正相关系[3];在临床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找出解决方法,方便我们自己,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 临床资料
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运用真空静脉采血过程中,共有32人发生并发症,仅2008年5月至11月即有12例发生,以后逐年下降。32例病人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2岁,其中外科病人10例,内科病人17例,儿科3例,休克病人2例。
2 护理问题分析
2.1皮下淤血
①多见于肥胖者血管本身比较隐匿、肝硬化等病人凝血机制较差者。②操作方法不熟练:穿刺过深或过浅,均可使前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血管外,血液流入皮下,造成皮下淤血。③按压方法不当:抽毕,棉签只按压住皮肤进针处,而未按压住血管进针处;或按压时间过短,面积较小,力量较轻或过重,均可造成皮下淤血。
2.2抗凝血液凝固
使用抗凝剂的试管,①在抽血过程中未及时摇晃,致使抗凝剂与血液混合不充分。②婴幼儿等采血不易者,由于血流较慢致使抗凝剂与血液混合不充分。③血粘度高的病人。
2.3溶血
①真空负压较大,在操作过程中血液迅速流入试管,血液与试管壁碰撞造成溶血。②采集具有抗凝剂的真空负压管时,在采血过程中摇晃过于激烈,造成溶血。
2.4真空负压管吸血不畅或吸不出血现象
①由于前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②由于管内真空度不够。③换管后仍不能正常取血,多见于大出血、严重脱水、低血压或血粘度高的病人。
2.5血液污染床单
①采集血标本,试管负压已尽,拔针后存留于采血针软管中的血液不能继续进入试管,容易使采血针中的血液抖落,污染床单。②采集数管血标本,在更换试管时,插入试管的后针头针帽不能及时复位,而又未将针梗处返折,导致后针头中的血液顺势滴落在床单上,造成污染。
3 临床应用
3.1真空静脉采血器的构成
真空静脉采血器的分试管、针头及持针器三部分,试管内呈负压,针头分直接针头和硅胶头皮针头两种。一次性采血针:有7号和8号两种,常用7号。
3.2临床应用的方法
真空采血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静脉采血标本,静脉采血前,认真核对病人及化验单,向病人解释清楚,取得病人合作。对神志不清的病人需家属协助固定其抽血部位(常选肘部静脉),扎止血带,消毒皮肤,持一次性采血针(前针头)以15~30℃角穿刺静脉,见回血后将采血针尾端(后针头)插入真空管胶塞内,及时松开止血带,血液自动流入负压管中,真空负压穿刺成功。在抽各种血标本时,最好先抽抗凝管,最后抽血清管,抗凝管应注意左右均匀摇动抗凝管,避免强力振动引起溶血。在每次换管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将采血针拔出血管外。抽血完毕时,同时反折采血针软管,用消毒棉签压住针眼,拔针,松开采血针软管反折处,待采血针及软管内血液全部进入真空管后,拔出后针头,分离真空管及采血针。
4 真空采血法的主要特点
真空采血法与传统注射器抽血法比较,其的主要特点在于:
①一次性注入试管,血液成分改变小。真空采血法直接将血液注入采血管,省略了血液在注射器针筒中的停留以及从针筒移至采血管的2个过程,标本留取快,减少了血液的反复挤压,血细胞破坏少,没有血液泡沫的进入[4],检验结果更加真实。
②无菌程度高,检验干扰少。为保持管内真空,真空采血管管口胶塞密封性良好,无菌程度高,血液污染几率小,检验结果的干扰相对较小,同时也杜绝了送检、分检过程中血液的倾倒浪费和污染。
③自动计量,无须回抽。由于采血管内已预抽相应的真空,可通过控制气压来控制采血量,保证了血量的准确性,避免了人工计量造成的误差。
④分类明确,标准方便。真空采血管盖(胶塞)有紫、蓝、黑、灰、绿、黄等不同的颜色,还附有检验何种项目用哪一种采血管的说明,分类十分明确,避免了人工添加抗凝剂量的不准确,保证了不同检验项目血样的质量。采血管外贴标签,可直接在上面用笔注明科室、床号、姓名等,无须临时贴化验单尾联,既减少了医生的重复书写,又保证了化验单的整洁。
5 防范措施
真空采血法的主要防范措施是:① 对于静脉穿刺困难者,采血前将局部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静脉充盈,易于穿刺。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者,可稍变换针头角度即可[5]。② 穿刺者在穿刺前要认真寻找好血管,做到准与稳,进行多管采血更换试管时,反折采血针软管后再插入真空管中。抽毕拔出穿刺针头(前针头),再拔出插入试管的针头(后针头)这样才能使采血针中的血液全部进入试管中。③ 做好健康教育,告诉病人或家属正确的按压方法。不但要按压住皮肤进针处,更重要的是按压住血管进针处,用棉签顺血管走行方向按压,时间不少于5min。④ 在向真空管中插入后针头时,尽量斜插以减少血液落至试管壁的距离,同时摇晃血液时动作要轻缓,不可用力过猛。⑤ 抽血前应仔细检查试管,多备1~2个,防止使用无负压的试管。⑥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在使用真空负压管采血确有困难时可改用注射器抽血。
6 结语
真空静脉采血器在临床使用中有诸多优点,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熟知操作规程,了解采血原理,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后,上述各种情况逐渐减少以致消失,从而达到了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让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辅助检查,同时也减少了血液污染机会,保护了医患双方,减少和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 考 文 献
[1] 吴慧文.浅谈真空采血器采集静脉血标本的方法[J].海南医学,2003,14(3).
[2] 王素婷,李慧芳,李亚静.真空采血器负压低的紧急处理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7(21).
[3] 冯江雪,杜亚伟.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 2009, (11).
[4] 彭清荣. 真空采血法与传统采血法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 2005, (10).
[5] 于红梅,马丽芳.真空静脉采血器在临床应用及常见问题的防治[J].当代护士, 2006,4. 转贴于
关于真空静脉采血管的临床应用及防范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