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改变的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6182 日期:2025-06-15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改变的影响。方法 测定过敏性紫癜患儿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前后各项凝血指标。 结果 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后各项凝血指标明显改善。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且还可能对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帮助。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血液凝固 复方丹参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管炎之一。由于其对皮肤、消化道、肾脏、关节等器官的血管广泛影响,而导致凝血功能的改变。本文通过对2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前后各项凝血指标测定后发现,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高凝状态,且28例患儿未发现紫癜性肾炎的表现,推测复方丹参注射液还对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有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6年1月2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年龄3-14岁。 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男女之比是1.3;1。所有病人入院后均查大便潜血、尿蛋白、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肌酐均正常。入院时有消化道出血、肾脏病变者不在此研究范围。所有病人无其它血液系统疾病。
  1.2 实验方法 所有病人均未使用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药物。入院后立即查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入院后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0.3ml/kg/日加入5%葡萄糖100ml-250ml静滴及对症处理。10天后复查上述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标准采用P&<0.05(有显著差异),P&<0.01(非常显著差异)。
统计软件采用Stat view4.0.
  2 结果
  2.1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前后凝血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过敏性紫癜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前后凝血指标比较(X±s)
       正常值  治疗前  治疗后 P
  PT(s)  10~14 8.2±1.1 10.5±0.8 &<0.05
  APTT(s)  22.6~45 18.5±2.5 28.6±1.8 &<0.05
  TT(s)  10.7~16 9.5±2.3 14.3±1.4 &<0.05
  FIB(g/L)  2~4 5.6±1.2 4.1±0.8 &<0.05
  D-dimer(mg/L) 0~0.15 0.18±0.07 0.1±0.03 &<0.05
  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PT、APTT、TT均低于正常或正常低值,FIB高于正常范围,D-dimer高于正常。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后PT、APTT、TT均延长,P&<005有显著差别;FIB降低,P&<005有显著差别;D-dimer降低,P&<005有显著差别。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其病理变化是广泛的毛细血管、或微动脉微经脉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内皮细胞是凝血、纤溶的调控中心,生理状态下的内皮细胞主要发挥抗凝活性,但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活化时,将丧失其抗凝血活性而发挥促凝血活性[1]。在此状态下,激活血小板及凝血酶而出现高凝状态。从本组研究中看出,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之前PT、APTT、TT低于正常范围或正常值,D-dimer是高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降解 而产生的最简单的特异性降解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了凝血酶活性的增强[2],显示高凝状态。在此病理状态下抗凝系统发生变化,D-dimer增多,而抗凝血酶Ⅲ(AT-Ⅲ)的生物利用降低[3]。最终出现纤维蛋白沉积,血小板沉积及血管内凝血的表现。
  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的水蒸汽馏出液组成(成分为降香挥发油),降香挥发油主要发挥抗凝作用,丹参主要含抗氧化剂参酮,除能增加冠脉血流外,还可抗凝血,改善微循环。二者发挥抗凝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降香挥发油和参酮使AT-Ⅲ作用强化,而微量的AT-Ⅲ又可对凝血因子Xa产生较强的中和作用,从而发挥抗凝作用。此外参酮还能改善组织缺氧后引起的代谢紊乱,提高组织耐缺氧的能力,还有显著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膜的作用,防止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损伤。
  国内报道过敏性紫癜患者约30%-50%出现肾损害[4],本组28例患儿未发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表现,可能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预防紫癜性肾炎有帮助,还有待进一步证实。28例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后未发现副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政义.血栓前状态的研究现状.中华血液杂志,1991,17(2):103-105.
[2] Greensberg cs,DcrineDV,Mcgrac KM,et al,Measurement of plasma fibrin D-Dimer levels with the use of a monoclonal anti-body coupled latex beed.Am J clin pathol,1987,87(3):93-95.
[3] 李家增.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内科杂志,1990,29(5):392-393.
[4] 张碧丽,王文红,范树颖.儿童过敏性紫癜575例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1):64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