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X线表现特点(附30例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039 日期:2025-05-25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在钩体病流行区域及流行季节(8月至10月)有疫水接触史。临床上有“寒热、酸痛、一身软”;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表现,出现咳嗽、痰中带血。X线摄片示两肺纹理增强,两中下肺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炎性病灶,或示两肺纹理增强。应考虑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肺出血型临床诊断。24至48小时应复查X线片。X线片上病灶形态及范围与临床上呼吸困难成正比关系,与临床上咯血量的多少存在密切关系。但非成正比关系;弥漫性肺出血型肺尖可受累,病灶常累及肺外带,左右肺受累无明显差异。此点与文献不符。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 出血 胸片
  1 资料来源
  本文收集鹅湖区及景德镇市第三医院近几年来诊治的钩端螺旋体病120例,现将30例肺出血型分析如下:
  2 诊断依据
  ①明确流行病学史。②典型临床表现。③X线突出的肺部改变过程。④按钩体病治疗明显见效者。具备①②③和①②④条件之一者即可确诊。本组30例均符合上述标准。
  3 临床病例
  本组30例中3例学生、26例农民、1例菜农均有疫水接触史,发病时间8-11月。(与文献6-10月不符),10月份肺出血型者所占比例较高,是否与病例少或其他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1例伴上消化道出血,3例呼吸困难,后者病情较重。
  4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均有畏寒及不同程度发热(38—40℃)、全身乏力、小腿胀痛、头痛、咳嗽、痰中带血或咯大口鲜血。体检:结膜充血、小腿压痛(腓肠肌压痛),部分病例可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呼吸音低,可闻及湿罗音。
  5 胸部X线特点
  5.1部位 病灶主要位于两肺中下野,常累及外带,左右肺无明显差异。2例肺尖受累,其中1例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导致错误治疗而死亡。
  5.2形态分类
  (1)间质肺炎型(9例):中下肺纹理增多,清晰或模糊,多为早期或及时治疗过程中。
  (2)粟粒结节型(6例):病灶大小为1—8mm密度一致,多为两侧弥漫性分布,也可一侧或局限性分布。受累肺野透亮度降低,粗看有雾纱影,细看雾纱影内见小结节影。   (3)类肺炎型(15例)
  ①小叶性肺炎型,两肺中下野示小片状阴影,边缘模糊,期间混杂小结节影,内中外带无明显差异。
  ②败血症肺部改变:两肺示弥漫性小片状、棉絮状阴影,其内夹杂着大小不等结节影,点片融合之间可见透明区,病变累及三个肺叶以上,心影及膈面可模糊。
  ③胸膜改变:4例叶间胸膜呈细条状显影,无胸腔积液及心脏增大病例。
  5.3X线动态观察 3例门诊X线片无明显异常,住院24小时后复查呈小叶性改变;9例呈类间质肺炎型,治疗2—3天复查病灶均全部吸收;13例入院时呈小叶性肺炎型,5例败血症肺炎型,2例弥散型结节型,经治疗5—10天后,病灶全部吸收。
  5.4 X线与临床关系 在疫区流行季节,有疫水接触史,临床上疑钩体病查X线胸片检查即使阴性,应在24—48小时内复查。本组病人临床上痰中带血者X线片7例呈类间质性肺炎型,8例呈小叶性肺炎型,4例呈局限粟粒结节型。咯大口鲜血者:2例类间质肺炎型,3例小叶肺炎型,4例类败血症肺炎型,2例弥散性结节型,后者呼吸急,呼吸音低。其中1例因误诊粟粒肺结核,按肺结核治疗,于入院第三天口鼻涌血而死亡。
  6 讨论与体会
  6.1 本组X线特点是 ①两肺可同时受累,亦可局限于一侧,病变侵及下叶外带较多,左右无明显差异,此类与文献报道不符。上叶内带少见,仅2例侵及肺尖(弥漫型),1例误诊为粟粒肺型结核就是过分强调肺尖受累。②点片融合之间可见透亮区。③经治疗后肺部病变短期内(2—3天)大部分吸收或(2—10天)完全吸收不留痕迹,这是与其他肺部病变的主要区别。
  6.2“肺出血型”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极为重要,在钩体病流行区域,流行季节(8—11月)有疫水接触史、临床上有“寒热、酸痛、一身软”和“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三体征表现外,有咳嗽、痰中带血,X线即使阴性,应在24—48小时内复查X线片,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本组除一例累及肺尖误诊粟粒型肺结核外,无他例病情恶化或死亡。一例弥漫性肺侵润且累及肺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断及时,积极治疗后,治愈出院。
  6.3 X线片上病变范围与临床关系 肺受累范围与临床上呼吸困难、呼吸音低成正比关系。与临床咯血量多少存在密切关系,但非成正比关系。肺出血型钩体病临床上有呼吸急或呼吸困难、呼吸音低、X线片上两肺有雾纱影、其内可见斑点状改变,示病情重,可考虑作为早期诊断肺大出血的依据。
  6.4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粟粒型肺结核鉴别,二者均有弥漫性分布点状影,后者有“三均”。本病点状影稍大、密度稍低、大小不等、呈点片状及结节状融合,点片融合见可见透明区,病灶变化快,短期内迅速消散,不留痕迹。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难作出鉴别诊断。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