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场MRI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023 日期:2025-05-24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方法 对37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盆腔轴位T1WI、T2WI及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2WI-fs扫描,对宫颈癌MRI的特点及周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37例病灶均表现为宫颈肿块,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其中5例信号不均。27例伴有盆腔淋巴结肿大。结论 低场MRI可直接显示肿瘤信息且分期准确率高,为宫颈癌的重要检查手段。
【关键词】宫颈癌 分期 核磁共振成像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前正确诊断和分期是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MRI组织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度好,可多方位、多层面扫描,对病变范围、周围结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进行评估,协助临床分期。笔者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有完整临床和MRI资料,并有手术病理的37例宫颈癌进行分析,评价低场MRI在宫颈癌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经病理证实且有完整临床及MRI资料的宫颈癌患者37例,其中37~60岁22例,61~89岁15例。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23例,接触性阴道出血12例,阴道分泌物增多2例。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29例,腺癌7例,鳞腺癌1例。
  1.2 检查方法 使用德国西门子永磁型MRI NOVUS 0.35T检查仪。采用TSE成像序列,行盆腔横断面T1WI、T2WI及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层厚5mm,层间距1mm。
  2 结果
  37例均表现为宫颈肿块,最小1.5cm×1.5cm×1.8cm,最大7.0cm×6.0cm×6.5cm,T1WI为等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其中5例信号不均,可见斑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17/37例继发宫腔积液。27例MRI可见盆腔淋巴结肿大,其中16例术后病理为癌性转移。宫颈癌MRI与临床、病理分期的比较见表1,MRI分期的准确率为89.19%。
  表1 宫颈癌MRI、临床及病理分期对照表
  分期  MRI分期(例)  临床分期(例)  病理分期(例)
  Ⅰ     5       7         5
  Ⅱ     17       13        16
  Ⅲ     11       14        12
  Ⅳ     4        3         4
  合计    37       37        37
  备注:其中I期中MRI分期均为Ib期,而病理分期2例为Ia期
  3 讨论
  MRI可多方位扫描且组织分辨率高,能直接显示肿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检查。 转贴于    3.1 宫颈癌及宫旁侵犯、转移的判断 MRI可直观显示盆腔解剖结构、各组织间的层次及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差异。正常宫颈T1WI为均匀等信号,T2WI可分为三层,从内到外依次为粘膜层、连接带、子宫肌外层,分别呈明显高信号、低信号、中等或稍低信号。宫颈癌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肿块,T1WI为等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与宫颈基质低信号形成明显反差[1],本组32例即呈此表现,占86.48%,其余5例信号不均,术后证实为病灶液化坏死或术前活检有关。宫颈癌可向宫旁侵犯,侵犯与否是≥Ⅱb的重要依据,并且决定临床治疗方案。MRI根据肿瘤信号与周围组织的差异可判断其侵犯范围。但是由于宫旁丰富的静脉丛或宫旁水肿造成肿瘤边缘模糊的假象,或由于大病灶使宫颈与穹窿变形,分期会产生一定假阳性及假阴性[2]。淋巴结转移是广泛子宫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和生存率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因此,对其准确评价十分重要[3]。妇检很难查出肿大淋巴结,MRI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判断主要基于其直径,通常认为直径<1.0cm为正常,介于1.0~1.5cm考虑增大,>1.5cm为转移。淋巴结炎性增大易误诊为癌转移,导致假阳性增大[4]。本组只有16/27例肿大淋巴结为癌性转移,一些直径相对较小的淋巴结则为炎性增生,可见淋巴结癌转移直径较大且有相互融合或分布较密集表现,淋巴结炎症反应常为孤立存在,直径小于1.5cm。
  3.2 宫颈癌临床与MRI分期对照分析 宫颈癌临床分期主要通过妇检、直肠指检等进行判断,无法准确分辨宫颈癌是否有宫旁浸犯和淋巴结肿大,因而有明显主观性及局限性,分期符合率较低,仅为61%~66%[5]。MRI则能克服这些不足,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本组宫颈癌MRI分期的准确率高达89.19%,与文献报道的81%~92%[6]相似。4/37例MRI与病理分期不符,其中2例Ia期患者MRI判断为Ib期,主要与MRI误判阴道受累有关;1例MRI提示宫旁脂肪模糊,而术后病理为炎症反应所致;1例MRI提示直肠侵犯,但手术却未见异常。本组资料错误分期主要为分期过高,考虑与肿瘤组织周围炎症反应及MR为低磁场检查仪导致组织分辨率欠佳有关。
  总之,MRI可清晰观察宫颈癌的信息,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弥补了妇科检查的不足。宫颈癌MRI分期的高准确率,让宫颈癌分期有了更加可靠的客观依据,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吴书信,韦干飞,韦作康,等.低场MRI对宫颈癌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5):783-784.
[2]Okamoto Y,Tanaka YO,Nishida M,et al.MRI imaging of the uterine Cervix:imaging-pathologic correlation[J].Radiographics,2003,23(2):425-445.  
[3]Torabi M,Aquino SL,Harisinghani MG.Current concepts in lymph node imaging[J].J Nucl Med,2004,45(9):1509-1518.
[4]刘洋,周洋,张修石,等.宫颈癌MR分期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2):158-162.
[5]江新青,谢琦,夏建东,等.宫颈癌的MRI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3):351-353.
[6]冯淑瑜,张彦娜,刘建刚,等.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J]. 癌症,2005,24(10):1261-126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