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过对胶东半岛某地区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分析,掌握流感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社会和政府开展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国家级哨点医院的呼吸内科、小儿科、感染科、急诊内科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收集监测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0年度流感样病例分别占同期门诊病例的3.75%和3.30%;2009年甲型H1N1流感高发,为流行优势株,主要导致5-59岁的人群发病,其中15-24岁年龄组阳性率较高,占同期阳性病例的40.25%。2010年B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流行优势株。 结论 流感样病例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可以及时反应流感活动状况,对于掌握该地区甲型H1N1流感/流感流行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流感 监测
【Abstract】 Objective By analyzing the surveillance of influenza-like case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lear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luenza and its epidemic trend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ocial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the influenza. Methods The close surveillance was kept on the influenza-like cases in the key departments such as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and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nd then the data of the surveillance was obtained , and at last the surveillance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fluenza-like cases occupied respectively 3.75% and 3.30% of the outpatient cases of the same period in the years 2009 and 2010; the
predoinant pandemic strainin2009was novel influenzaA(H1N1)virus.As well,the people infected influenza causef bu novel influenza A(H1N1) were mainly 5-59-year-old,and the higher positive rates were concent rated in the people from 15-year-old to 24-year-old,positive rate40.25%.In 2010,influenza B viruses became the dominant strainConclusion: surveillance of influenza liue illnes,ILI and etiology,which can promptly refleet the influenza epidemic situstion,play a significant role for understanding epidemic rule of novel influenza A(H1N1)/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WHO第一个实行全球监测的传染病。流感大流行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1],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2009年引起世界大流行,其传播力较强,人群普遍易感,流感病毒变异频繁,尤其是甲型病毒,甲型H1N1的发展和变异成为流感监测的焦点[2]。所以加强甲型H1N1流感/流感的监测,实时掌握其流行特征,对及时调整防控策略,进行疫情爆发的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做为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我院于2009年始按要求开展全年监测。现将2009-2010年我院流感监测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方法
1.1.1 监测点: 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或)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
1.1.2 监测对象: 流感样病例(ILI),即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1.1.3 采样对象:发病3天内的流感样病例且未服用过抗病毒药物[3]。
1.1.4 监测时间 2009-2010全年监测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各监测科室医生负责采集流感样病人的咽试子。标本采集后放入含3-4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标本采集后保存在温度为4℃以下的冰箱内,由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收取后运送至市CDC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
1.2.2 ILI报告 各监测科室的医生做好流感样病人的登记,每天由预防保健科的工作人员统计门急诊就诊总人数,收集流感样病例资料及标本。
1.2.3 统计分析 对流感监测数据采用Excel进行汇总分析。
2 结果
2.1 流感样病例监测
2.1.1 2009年度 全年第1至53周各监测点病例就诊总数43308例,其中流感样病例1625例,年ILI%为3.75%,流行季节1-3月和10-12月的平均ILI%为4.43%,非流行季节4-9月份为2.90 % 。
2.1.2 2010年 全年第1至52周各监测点病例就诊总数53395例,其中流感样病例1764例,年ILI%为3.30%,流行季节1-3月和10-12月的平均ILI%为2.92%,非流行季节4-9月份为3.40%。
2.2 病原学监测
2.2.1 2009年 采集样本525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236份,阳性率为44.95%,甲型H1N1所占比例达64.83%,B型占35.17%,本年度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
2.2.2 2010年采集样本748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191份,阳性率为25.53%,甲型H1N1所占比例达3.66%,B型占96.34%,本年度流行优势株为B型病毒。
2.3 年龄分布
2009-2010年均以5-59岁三个年龄组为主要发病人群,各年度分别占92.37%和85.86%。
3 讨论
ILI监测结果显示,该地区2009-2010年每月均有流感样病例存在。从2009年9月初出现第一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患者始,甲型H1N1流感迅速取代季节性流感成为该地区绝对优势流行株,与全国其他地区病原学监测一致。易感人群集中分布在11-24岁的青少年,主要是学生,说明这一部分人群对本次流行株无交叉免疫力[4]。随着甲型H1N1流感疫苗广泛有序的接种及自然感染人群的增多,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自2010年1月份起甲型H1N1流感病例呈直线下降趋势。2010年B型流感逐渐取代甲型H1N1流感成为优势流行毒株。
今后要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病毒的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其发展和变异,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高位人群的监测,真正做好防控工作。
参 考 文 献
[1]舒跃龙.流感监测的发展历史与思考. 中华流行病杂志,2011,4;334-336.
[2]任斌知,王乃昌,冯军军,等.2009-2010年山西省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学监测分析.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20-22.
[3]卫生部办公厅.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0).
[4]刘社兰,杨旭辉,孙昼,等.2009年杭州市甲型H1N1流感监测现状分析,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0.3.1;9-12.
表1 2009-2010年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
表2 2009-2010年流感样病例病原监测结果
表3 2009-2010年不同年龄组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
转贴于
胶东某哨点医院甲型H1N1流感/流感监测结果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