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氯霉素 地塞米松磷酸钠 含量测定 HPLC
氯霉素滴耳液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常用普通制剂,其处方为每100mL含氯霉素250m g、地塞米松磷酸钠4mg。主要用于内耳道感染的治疗,内含氯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等成分。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分别在272、24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1],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两者相互干扰,顾影响测定结果。笔者在查阅有关文献[2~5]与试验基础上,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 (H P L C)法同时测定氯霉素滴耳液中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的方法,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做为医院制剂质控控制标准。
1 仪器与试药
I.1 仪器
Agilent 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 Agilent G1310 A单元泵、Agilent G1316 A柱温箱、Agilent G1314 A可变波长检测器);DiamonsilC18柱(迪马公司);AG285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1.2 试药
氯霉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30555-200923);地塞米松磷酸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 0 1 6 -200914);氯地滴耳液(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自制,批号:100706、100723、100804);甲醇(色谱纯,上海陆都化学试剂厂),磷酸二氢钾(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重蒸馏水(本院制)。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00mm ×4.6 mm, 5μm);流动相:甲醇-0.34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65∶35,V/V,1.0m l/m i n);流速:1.0m l/min;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30℃。对照品与样品的色谱图见图1。
A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标准品;B氯地滴耳液供试品
图1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标准品与地氯滴耳液样品色谱图
2.2 溶液的配置
2.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量取氯霉素对照品50.148m g、地塞米松磷酸钠对照品9.214m g,置于50m l棕色量瓶中,以甲醇溶解定容至50m l,作为对照品贮备液;精密吸取1m l对照品贮备液置于10m 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到刻度,既得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吸取供试品1m l,置于25m l棕色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既得供试品溶液。
2.2.3 空白溶液制备
按处方比例制成不含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空白样品,按供试品溶液项下方法制备,既得空白溶液。
2.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对照品贮备液0.2,0.4,0.6,1,2,3,4m l,以甲醇定容至10m l量瓶中,得到氯霉素浓度分别为20.16,40.32,60.48,100.80,201.60,302.40,403.20μg/ml;地塞米松磷酸钠浓度分别为 4.16,8.32,12.48,20.80,41.60,62.40,83.20μ g/m l的系列溶液,摇匀。在2.1项下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10μ l,测定峰面积。以浓度(C)为横坐标,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作线性回归,氯霉素在20.16~403.20μ g/m 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程为:A = 6.221C+ 9.1667,r = 0.9999;地塞米松磷酸钠在4.16~83.2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程为:A =16569C + 20.65,r = 0.9998。
2.4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批供试品(批号:100706),按2.2.2试验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记录各组分峰面积,求R S D,结果氯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RSD分别为0.072%、0.124%。
2.5 溶液稳定性
取同一批供试品(批号:100706),按2.2.2试验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分别于配制后0,1,2,4,8,12,24h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h内稳定。结果,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94%、1.48%。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供试品(批号:100706)样品5份,按2.2.2试验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各取10μl进样,测定,记录各组分峰面积,求RSD,结果氯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RSD分别为0.48%、0.62%。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样品1m l,置于3个10m l量瓶中,分别加入精密称定的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对照品适量,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标准曲线范围内的低、中、高浓度的溶液,进样10μl,重复3次。以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两组分的含量。测得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加样回收率及精密度见表1。
2.8 样品测定
取本院制剂3个批次,按2.2.2项项下方法配制样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3次,进行测定,记录其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氯霉素及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的RSD值,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动相的选择
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H P L C法[1],以三乙胺溶液(取三乙胺7.5m l,加水至1000m l,用磷酸调节p H至3.0±0.05)-甲醇-乙腈(55:40:5)为流动相,但反复几次预试验,均达不到分离要求;后根据
参考文献
[2],流动相为甲醇:0.34 %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 ,V/ V),在预试验中曾参考此条件,分离度,理论踏板数均达到分离要求,但由于色谱柱与文献报道有别,保留时间较有所改变,待全部出峰所需时间为18分钟左右,后经多次试验,从峰形和分离度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流动相为甲醇与0.34%磷酸二氢钾溶液比例定为65:35 (v/v),在10 m i n内全部测出所需待测物质,并且分离效果符合药典所规定,达到快速准确测定要求。3.2 测波长的选择
由于地塞米松磷酸钠在240nm附近有最大紫外吸收,本制剂中氯霉素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浓度比为6.25∶1,为提高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检测灵敏度,试验中选择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最大吸收波长240nm为测定波长。
采用本实验方法测定地氯滴耳液中氯霉素及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能同时测定地氯滴耳液中两组分的含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 [S].2005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黄奠坤,雷鹏,戴智勇.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氯地滴耳液中主药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2,13(8):497-498.
[3]唐坤,李卫强.H P L C法同时测定地氯滴耳液中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J].中国药师,2009,12(9):1260-1262.
[4]郭宇鹏,邱汝先,张玉武.H P L C法测定氯地滴眼液中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J].中国药师,2002,5 (2):85.
[5]李湘斌,刘建平,唐帆等.H P L C法同时测定地氯滴眼液中地塞米松磷酸钠及氯霉素含量[J].中南药学,2004,2 (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