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胆总管内放T形管护理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492 日期:2025-05-19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胆总管 术后 T管护理
  胆总管结石术后放置T形管的目的是将胆汁引流到体外,减轻胆总管下端及oddis括约肌水肿,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至承受过高张力而造成胆汁外溢,同时还可以促使炎性反应消退,防止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伤口愈合。
  1 临床资料
  2001年至2010年,我科共收治112例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60例。年龄9—85岁,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均已如期出院,并在预期时间内拔除T形管,无并发症。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本身的痛苦,患者往往有消极、恐惧心理,所以要观察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的心理反应。耐心倾听病人及家属的诉说,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详细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了解手术方式、过程及放置T形管的重要性,疾病的转归,或请病区同类术后患者介绍如何配合手术的经验,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心,消除其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取得最佳的主观配合,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2.2 T管引流护理
  2.2.1麻醉清醒 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可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得以改善,也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化,减轻腹部伤口缝合处张力,避免疼痛。
  2.2.2妥善固定T管,严防脱落 术后除用缝线将T管固定于腹壁外,还可用胶布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固定在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而脱落。对躁动不安的病人适当的加以约束,可以戴防护手套,以防躁动时拉扯T管形成脱落。
  2.2.3保持有效引流 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液中线,坐位或下床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从近端向远端挤压引流管保持T管引流通畅。若T管阻塞,胆道内压力增高,易引起细菌及毒素上行扩散进入循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若术后一周内发现阻塞,可用细硅胶管插入管内行负压吸引。一周后可用生理盐水内加庆大霉素8万u低压冲洗。
  2.2.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 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进食后每日可增加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术后24小时至48小时胆汁呈混浊的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清亮,呈黄色。
  2.2.5预防感染 定期更换引流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引流管周围皮肤每日以75%酒精消毒,管周围垫无菌纱布,防止胆汁侵润皮肤引起发炎、红肿。
  2.3拔管护理 一般术后两周,引流出的胆汁液色正常、量减少至200ml,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常规、血清黄疸指数正常,可经T管做胆管造影无异常,夹管试验无不适时可拔管,拔管前可放开引流管2—3天,使造影剂完成排出,拔管后残留窦道1—2日自行愈合。
  3 出院指导
  胆总管引流术后带“T”形管出院的患者多数是术前伴有黄疸、肝、胆结石或为胆道蛔虫症者,手术发现胆总管扩张、增粗或其下段存在狭窄、阻塞以及慢性胰腺炎等情况,所以出院后注意事项:尽量穿宽松柔软的衣服,以防引流管受压;保持引流口干燥,避免污染;避免牵拉T形管,以防脱落;每日更换引流袋,并记录引流液量及性状。如发现引流液异常或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白陶土大便、茶色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