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新技术,腋下淋巴管结扎,胸部肌肉组织皮下缝合固定,胶Y管行胸壁、腋下、皮下负压吸引。 结果 86例患者,仅有1例发生少量皮下积液。结论 外科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关键词】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积液 负压引流
2008年1月-2011年6月作者行乳腺癌根治术86例,应用淋巴管结扎、胸部肌肉组织皮下缝合固定,并应用硅胶Y管接负压引流瓶行负压吸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女性患者84例,男性2例,年龄26岁-79岁,均行改良根治术,86例患者皮下积液1例,未发现与引流有关的皮下感染。
外科技术的改进可以减少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2008年开始,针对如何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我们在手术方式作了改进,具体方法是:锐性清扫腋窝淋巴组织,即沿腋静脉以及胸背血管下缘,结扎所有淋巴脂肪组织,手术结束后按一定距离将皮瓣和胸部肌肉组织做皮下缝合,同时采用消毒Y形硅胶管引流,硅胶管上臂长40cm,下臂长约30cm。
一上臂剪2-3个侧孔置于腋下,从皮肤切口下方腋中线处戳孔引出,顶端置于腋窝稍下方,避免引流管接触到大血管和大神经。另一上臂剪5-6个侧孔,从胸壁创面肋缘处锁骨中线部位戳孔引进,顶端到锁骨中线下方放置,缝合皮肤,检查无漏气后接Y管[1],排尽胸壁创面内气体后,接负压引流瓶。胸壁加压包扎后,患者返回病房,负压引流过程中一般不需要更换引流瓶,3天左右拔除胸壁引流管,继续腋窝负压吸引,引流过程中如果引流液体较多,负压引流瓶无负压后,可以更换负压引流瓶,接管后继续负压吸引,引流时间一般为4-8天,平均5天。
2 讨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因手术创面大,手术后覆盖的皮肤面积大,皮肤缝合后皮下形成一较大的潜在腔隙,即使采用止血措施,仍有淋巴液和血液渗出,行淋巴清扫后小淋巴管不可能一一结扎,也有可能有少量淋巴液渗出,皮下脂肪多的女性,用电刀分离时温度过高,可导致术后脂肪液化,在组织修复前也会有较多液体渗出,如引流不畅,易出现皮下积液,增加死腔,阻碍毛细血管再生,积液导致皮瓣浮起引起皮瓣坏死。
乳腺手术后常见的积液部位是腋下和锁骨下方、胸骨旁及胸壁肋缘下方,严重时整个皮瓣出现大量积液,因此在放置引流管时,Y形引流管的一上臂可直接放置于腋下,引流腋下积液(血),另一上臂可直接放置在锁骨下,引流胸骨旁和内壁、肋缘下方的积液(血)。
此技术在改进及引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锐性清扫腋窝淋巴组织,结扎所有腋血管及胸背血管下缘的淋巴脂肪组织。2、皮瓣和胸部肌肉组织做皮下缝合前先放置好引流管,缝合距离适中,一般5cm左右缝合一针。3、引出硅胶引流管的皮肤孔洞不宜过长,,松紧度要适度,采用凡士林纱布围绕引流管,可防止引流管漏气,接负压引流前应先在手术台上进行吸引,观察是否漏气,如漏气可在漏气处加针后接上负压引流瓶,敷料覆盖稍加包压后送入病房。4、术后每日1-2次观察引流瓶引流量及引流管负压情况,如引流量多,引流管负压消失应及时更换引流瓶,引流管在术后4-8天,每日引流量小于15ml至出现血浆样液体或无引流液时拔除[3]。拔管时,用血管钳夹闭Y管上臂后分别拔出引流管,拔管时应在其上方用纱布跟随挤压原置管处皮肤,将残留在窦道内的皮下液化物挤出,并在原放置硅胶引流管的皮肤上覆盖敷料加压包扎1-2天,防止感染。
参 考 文 献
[1] 耿兴荣,黄良平等.21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面负压吸引引流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6):54.
[2] 孙强,周易冬等.规范化腋窝.淋巴结切除在乳腺外科治疗中的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3,7(2):104.
[3] 姜军.乳房疾病手术的引流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4):213.
关于8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