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3例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485 日期:2025-05-19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将18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均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和柳氮磺吡啶片口服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医院制剂追风酒的中药渣熏蒸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3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36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63.3%;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良好的常规护理干预作用积极,不可或缺。
【关键词】中药熏蒸 追风酒药渣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尚不很明确,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肌肉、骨骼的病变,好发于中青年男性,是其致残的主要原因[1]。目前AS尚缺乏特效治疗,我院自2006年1月份以来,积极做好常规护理,采用本院制剂追风酒的中药渣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3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3例均为2006年1月~2011年8月在桂林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的患者,均按1984 年修订的纽约标准中有关AS 的诊断标准[2]确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中男75例,女18例;年龄17~45岁,平均25.2±3.5岁;病程1~20年,平均6.7±2.8年;对照组90例中男76例,女14例;年龄16~43岁,平均24.9±3.7岁;病程0.5~20年,平均6.5±3.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
  1.2.1 对照组
  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每次75mg,每日1次,口服;柳氮磺吡啶片每次0.75g, 每日3次,口服。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浸渍追风酒(本院制剂)一月后的中药渣进行熏蒸治疗。追风酒中药渣主要成分:木瓜、徐长卿、千斤拔、搜山虎、淮牛膝、穿破石、何首乌、大活血皮、川芎、 续断、 当归、香加皮、熟地、豨莶草、肿节风、小钻、毛老虎、土杜仲等。使用时:①将诸药渣分装至大小为20×30cm2小布袋内,封口,制成药包;②将制好的药包放入熏蒸治疗床(合肥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上下两个水槽内,并在床槽内加人约5000ml的水量,预热30分钟,使药物煎煮产生一定的蒸汽,以便更好地发生药效;③嘱患者饮水300~400毫升后即可躺入熏蒸床上,头部外露,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设置好相应的温度(一般为38~41℃)后开始熏蒸,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1.3 护理
  1.3.1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耐心细致地安慰、鼓励他们,并紧紧围绕此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 教育病人认识本病,了解防治方法,调节情绪,变换心境,移情逸志,按要求进行治疗与锻炼,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
  1.3.2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多进食肉类、蛋类、奶类、蔬菜、水果等,可捋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药与牛肉、羊肉、鸡肉等食物同煮来作为食疗方进行治疗;忌吃生冷饮食,宜适量姜、酒等温热性食物,以利于温通血脉、散寒止痛。
  1.3.3 功能锻炼
  1.3.3.1颈椎锻炼
  “米”字锻炼法,即:直立位,双腿分开适度,颈部尽量最大限度的向前、向右、向后、向左弯曲后还原至中立位。每次10个,每日2次。
  1.3.3.2腰椎锻炼
  (1)“五点式”拱桥式功能锻炼法:仰卧平躺于床上,双肘、双膝屈曲,利用双足跟、双肘、头枕部五个支撑点将腰部向上拱起成一拱桥,停顿2秒钟,再缓慢将拱起的腰部放平,每次10个,每日2次;
  (2)“三点式”拱桥式功能锻炼法:仰卧平躺于床上,双膝屈曲,利用双足跟、头枕部三个支撑点将腰部向上拱起成一拱桥,停顿2秒钟,再缓慢将拱起的腰部放平,每次10个,每日2次;
  (3)直立位功能锻炼法:直立位,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插腰,头后仰,腰尽量挺向前,每次10个,每日2次。
  1.3.3.3双下肢锻炼
  (1)仰卧平躺于床上,双手置于体侧,右下肢伸直,躯体与上肢不动,左下肢向上缓慢抬起伸直,使小腿悬于空中。再缓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每次10个,每日3次。
  (2)退步走,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1.3.4 熏蒸的注意事项
  1.3.4.1熏蒸前向患者讲解熏蒸的方法与作用,嘱患者全身放松,勿紧张,饮水300~400毫升。 转贴于    1.3.4.2熏蒸时间不宜过长,每次30分钟,避免熏蒸过程中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1.3.4.3在熏蒸过程中,要经常询问病人感受,注意温度要适宜,避免烫伤皮肤。如病人感觉烫时,应立即将温度调低或暂停操作,待病人感觉温度适宜时再进行熏蒸,如病人出现头昏、心慌乏力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马上向医生汇报,作相应的处理。
  1.3.4.4熏蒸完毕,检查病人皮肤有无烫伤,协助病人立即擦干身上的汗液,穿好衣服,回病房休息,避免吹风,30分钟内暂不进行淋浴,如病人出汗过多,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感受风寒湿邪。
  1.4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标准[3]并结合临床拟定。显效:受累部位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X线显示骨质病变有改善或无发展,恢复日常劳动。有效:受累部位疼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大,劳动能力部分恢复,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理化指标均无改善。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50例(53.8%),有效31例(33.3%),无效12例(12.9%),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显效21例(23.3%),有效36例(40.0%),无效33例(36.7%),总有效率为63.3%;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ц=4.6734,P&<0.05)。
  3 讨论
  3.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轴关节受累的关节病变,主要表现是疼痛和运动障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疑难病症。中医认为其属祖国医学痹证“骨痹”范畴,患者多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因外感风寒湿邪,经脉受袭,脉络不利,气血凝滞,痹阻不通而发病;痹久则筋损骨伤,缠绵难愈。临证施治,多以补肝肾、强筋骨、驱风湿、温经络、止痹痛为主。中药熏蒸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 通过热、药双重作用, 促进组织的血液循环, 改善全身或局部代谢, 调节神经、肌肉、器官的功能, 促进炎性物质排泄, 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药力结合热力,可使药物作用发散,直达病所,气血运行,经脉流畅,既驱邪外出,又减轻症状,达到通则不痛和标本兼治的目的。本研究中熏蒸药物系我院本院制剂的追风酒中药渣,其中的土杜仲、续断、淮牛膝、何首乌、熟地、千斤拔具补益肝肾、益精填髓、强壮筋骨之功:大活血皮、川芎、当归、肿节风、毛老虎、小钻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行气止痛之效:徐长卿、木瓜、穿破石、搜山虎、豨莶草、香加皮则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散寒镇痛;诸药配伍,以酒浸渍,酒行药势,共奏扶正祛邪、补肝益肾、舒筋强骨、温经止痛、活血散结、驱风除湿、疏利关节之功效,药中病的,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2 强直性脊柱炎是隐袭性慢性进行性的关节病,虽尚无根治方法,但良好的常规护理干预有着积极的康复作用,尤其是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的有效实施不可或缺。《内经》云:“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强调了精神治疗的重要性。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心理支持,不仅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并与医师积极合作,而且也是患者长期坚持治疗中社会心理及康复的需要。正确、积极的功能锻炼是本病临床护理的重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变主要在颈椎、腰椎、双胯(其中以脊柱的病变为主),故要特别做好颈椎、腰椎、下肢的锻炼方法,以达到增强筋骨,通利关节的作用。实践证明,退步走,可预防含胸驼背,改善腰部血液循环,组织新陈代谢,防止腰疼腰困,增加膝关节的承受力,锻炼膝部的肌肉,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恢复起到较好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宿利,陈希莲,任兴斌.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及护理[J] .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 (1) :35-36.
[2]沈鹰.风湿病中西医诊断概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88-189.
[3]王兆铭,郭晓庄,白人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类疾病[M].天津:科技技术出版社,2007,14(4):291- 292.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