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与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对照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482 日期:2025-05-19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比较针刀与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针刀治疗,对照组用传统针灸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疗程短、见效快、疗效稳定;对照组疗程长、见效慢。结论 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优于针灸治疗。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针刀治疗 针灸治疗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属中医伤筋范畴。是肱骨外上髁部伸肌总腱处的慢性损伤性肌腱炎。本病多见于网球、羽毛球运动员,起病缓慢,有职业性劳损史。症见:肘关节外侧疼痛,端盆、扫地、拧毛巾时疼痛加剧。肱骨外上髁及其前下方有局限敏感的压痛点,重者患臂无力,持物不牢,旋臂屈腕试验阳性。(因颈原性肘外侧疼痛者需治疗颈椎病,不属本病治疗范畴)。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5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均为2011年1月至10月针灸科门诊病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2—70岁;病程半月—2年。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0—70岁;病程7天—2年。
  1.2方法
  治疗组:针刀治疗
  体位:坐位,患肘关节屈曲90度,平放于治疗台上;定点:寻找压痛点并作记号;皮肤常规消毒后打局部麻醉;针刀操作:刀口线与臂纵轴平行,刀体与肱骨外上髁皮面垂直刺入,直达骨面。切开剥离后再纵行疏通,然后使针刀与骨面呈45度角左右行横行铲剥,使刀刃紧贴骨面剥开骨突周围软组织粘连。根据病员痛点不同采用不同的进针角度和操作方法。术毕,针眼贴创可贴。最后医生站于病人对面,病人和医生的手互相握住,病人屈腕,前臂旋前,医生与之对抗,重复2—3次。
  对照组:针灸取穴,以局部取穴为主:压痛点曲池肘髎 手三里合谷,压痛点用多针齐刺,其它穴位毫针刺用泻法,可加灸,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1.3疗效评定
  治疗前后观查病员的临床症状.包括肘外侧部疼痛情况,扫地,拧毛巾及旋臂屈腕情况. 转贴于    痊愈: 肘外侧部疼痛完全消除, 旋臂屈腕试验阴性;
  好转: 肘外侧部疼痛基本消除, 旋臂屈腕试验弱阳性;
  无效: 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一般用针刀治疗一次,病程长病情顽固者治疗三次。对照组:针灸治疗三个疗程观察其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学理论是针刀医学的主要基本理论之一。其认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而造成动态平衡失调有四种基本病理因素—即粘连、挛缩、疤痕和堵塞。针刀治疗本病就是剥开骨突周围软组织粘连,故针刀治疗一定要到位,即一定要把粘连、疤痕剥离开来,刀下必有松动感方可。本病针刀治疗1—3次即可见效,且简便易行,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既为病人减轻了精神负担又减轻了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