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例白血病晚期患者的生命关怀与临终护理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493 日期:2025-05-19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白血病 临终关怀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类肿瘤中占第六位[1],病死率很高。因此,对该病患者,提供临终护理(包括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满足临终患者身心的需要),使其能舒适、安祥、有尊严、有质量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刻比不惜任何代价延长其生命更重要。笔者特将长沙市第八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20例住院晚期白血病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晚期肿瘤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16-36岁,平均年龄26岁。这20例病人早期都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同时伴有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感染或骨关节疼痛等:8例病人因感染导致咽峡炎、口腔炎、肛周炎、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2例严重感染者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4例病人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颅内出血,3例病人伴有严重骨与关节疼痛。经手术治疗2例,放疗5例,化疗13例。4例因严重感染者发生败血症、脓毒血症死亡,11例病人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颅内出血死亡,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
  2 护理方法
  2.1 加强基础护理
  白血病晚期患者往往抵抗能力下降并因病痛折磨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所以在护理此类病人时应以高尚的道德责任心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按正规要求进行操作,动作要求轻、巧、稳。始终保持高度标准的护理质量。
  2.1.1 一般护理
  充分休息,稳定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给予高营养食品,以补充机体消耗,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化疗时注意保护患者静脉,避免药物外渗,严格遵守用药的次序、时间、剂量,观察化疗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缓解期患者仍需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风寒和劳累,定期复诊。
  2.1.2 病情观察
  观察皮肤粘膜苍白程度,有无牙龈肿胀、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白血病细胞浸润症状。观察体温,注意各系统可能出现的感染症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瘀斑,消化道、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等症状时,警惕发生失血性休克。
  2.1.3 对症护理
  (一)贫血
  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注意安全,补充足够营养,有心悸气促的患者可给予氧气吸入,做好输血护理。
  (二)出血
  鼻出血可采取鼻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压迫止血,严重时用油纱条止血粉作后鼻道堵塞止血[1]。局部可用明胶海绵止血剂贴敷止血。消化道出血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头面部出血,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按医嘱给予及时治疗。颅内出血,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输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记录。
  2.1.4 预防和控制感染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期作空气消毒。大病房患者可戴口罩做自我保护,避免呼吸道感染。患者白细胞低下时可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条件者入无菌洁净层流室,防止交叉感染。口腔护理危重者每日2次作口腔护理,经常用漱口液漱口,口腔粘膜有溃疡时可用锡类散涂敷,真菌感染时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每日3次。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特别要注意会阴、肛门清洁,防止肛周脓肿。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2.1.5 健康指导
  指导出院患者学会自我观察,自我防护的知识,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坚持用药,定期强化治疗,巩固和维持疗效,定期复诊,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
  2.2心理护理[2]
  临终近死亡的患者,心理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患者的各种反应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进行行动上的处理或语言的解释,给患者在心理上最大精神安慰,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痛苦,以高尚的道德行为来赢得患者的信赖,激发患者潜在生存意识,接受现实,配合治疗,最后能安祥无憾地走。 转贴于    2.2.1交谈、宣教法
  白血病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人们对此病十分恐惧,对治疗和预后甚为忧虑。但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化疗方法的改进,大剂量强化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术的开展,其生存时间及长期无病生存率已大提高。对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怀疑和自我封闭者,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取得患者信任;可以向患者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病情需要制定的,使患者对医疗方案放心,并利用典型病例的成功之路启发、引导,以消除顾虑,克服患者角色行为缺如或强化现象,减轻恐癌心理负担;还要强调现在所用治疗方案的必要性,使患者有信心坚持治疗[3]。
  2.2.2缓解外因刺激法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活动比一般患者复杂,而且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发生心理演变[4]。有些患者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深入了解引起自杀倾向的外部原因,争取家属和社会系统的配合,医生护士应当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情绪变化,并给予理解和同情。对危重患者更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加强基础护理,使之生理上舒服,心理上也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同时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加强防范措施,杜绝意外发生。
  2.2.3排解和优化情绪法
  患者对化疗的态度是影响生存质量最大的因素,因此,唤起患者的信心是关键。白血病化疗患者往往因病情不能迅速好转而烦躁,他们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再者患者的自卑心理与社会交往减少,因而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密切医患关系更为重要。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使患者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亲、可敬、医患之间形成深厚的情谊,让患者能够重新振作精神,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2.3抚慰并发动患者亲属
  癌症患者的情绪异常对愈后影响很大。不良的情绪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对这些患者,及时争取家属、亲友、同事等社会系统的默契配合,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同时此类患者大都空闲时间多,就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可循序渐进诱导,开展适当形式的娱乐活动,如欣赏音乐、绘画、看电视、听广播等,活跃病房生活,使之注意力情感转移,以杜绝其寻求不良的寄托心理[6]。
  2.4疼痛护理
  按三阶梯给要发使用止痛药,可使80%—85%的患者完全无痛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应用镇痛药期间,注意预防药物副作用,如便秘、恶心、呕吐、精神紊乱。
  3 团队协作
  临终护理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应坚持多元化的联系与协作[7]。护理小组必须要保持与其他各专科、辅诊科室的有效沟通与协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熟练的基础理论和过硬的各专科护理知识。同时从医院方面提倡由肿瘤专家、外科医生、营养师、护士共同组成最理想的护理单元,并需要家属、亲友、社会、医护人员等之间的配合、沟通、协调,使患者能有尊严的平稳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参 考 文 献  
[1]叶任高,陆再英等主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00.
[2]梁凤梅,黄火姐.浅析临终关怀中的护理伦理问题[J].护理研究,2006,20(10):2607.
[3]赵柱莲,黄智聪,肖芳连.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522.
[4]肖爱辉,陈素萍,时敏秀.全程心理管理程序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报,2007,14(6):83.
[5]江丽霞,黄华兰.癌症放疗患者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和护理.南方护理学报,2004,11(5):49.
[6]张雪艳,谢雪华,王东明,等.慢性疼痛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2,16(2):88-89.
[7]李光焰.临终护理中护理伦理的应用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3):2050.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