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腰损伤的原因及其治疗手法。方法 对250例运动员腰损伤的病因和治疗手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即重型腰损伤中,最常见的是腰肌超负载损伤(41.7%),技术性错误损伤次之(33.3%),而在渐重型腰损伤中以风寒症最常见(43.9%)。即重型腰损伤和渐重型腰损伤后期均可采用手法治疗。经指揉法,滚、扳等手法治疗及理疗后,85%的病人腰痛明显缓解,其余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指揉腰痛穴位对腰损伤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起到立刻止痛的良好效果。采用滚、扳等手法治疗及理疗也能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淤、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 运动损伤;腰痛;肌肉骨骼手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treatment of sports lumbar injury. Methods A survey and analysis on causes and therapy in 250 athletes with lumbar injury were done. Results For immediate-gravis-type lumbar injuries, lumbar muscle overloading was the commonest cause (41.7%), and technical fault injury was the next (33.3%); while for gradual-gravis-type lumbar injuries, pathogenic wind-cold disease was the commonest (43.9%). In later stage of the above two types of injuries, massage can be used. After massage techniques such as kneading, rolling, pulling or drawing and physiotherapy, the pain of 85% of the patients relieved, and the rest experienced somewhat improvement. Conclusion Kneading massage of Yaotong acupoint has a specific therapeutic effect on relieving pain immediately. The manipulations such as kneading, rolling, pulling or drawing can also improve the local blood supply, regulate the body’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KEY WORDS] Athletic injuries; Low back pain; Musculoskeletal manipulation
在激烈的体育运动对抗比赛和大运动量训练中,运动员机体难免会产生各种运动损伤。从解剖角度分析,腰是人体躯干的运动枢纽,是脊柱活动范围最大部位之一。因此,运动腰损伤较为常见。腰损伤会给运动员的生活、训练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痛苦,且复发率高,病程较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2008年4月,青岛部分高校腰损伤运动员250例,男148例,女102例,年龄18~23岁,分别从事田径、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体操、武术等体育训练。
1.2 运动腰损伤的病因
根据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腰损伤的症状,大致分为即重型和渐重型两种。其中腰肌超负载导致的腰损伤在即重型损伤中最常见(41.7%),技术性错误损伤次之(33.3%)。在渐重型腰损伤中以风寒症最常见(43.9%),而技术性错误损伤(18.7%)和腰肌超负载损伤(17.8%)也是较常见的原因。见表1。表1 运动腰损伤病因构成[
1.3 治疗方法
在理疗与药物疗法的同时进行手法治疗。即重型先期采用综合疗法,后期采用手法治疗。渐重型根据伤情,在伤后36~48 h后即可进行手法治疗。治疗原则是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祛湿驱寒。适于手法治疗的急性腰扭伤应不包括并发椎骨及附件骨折、韧带严重撕裂或断裂、椎间关节脱位等重度损伤者;结核、肿瘤等骨质破坏者也应排除。手法治疗适用于急性的腰部肌肉、筋膜损伤,椎间关节紊乱,骶髂关节紊乱及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1.3.1 擦摩法 用拇指或掌面外垂直向下,在手上一侧,沿骶肌纤维方向进行直擦,以透热为度。本组70例病人采用此法。
1.3.2 滚法 病人侧卧,用滚法(即用手背掌指关节的突出部用力连续不断做旋前、旋后动作)在腰部压痛点周围治疗,逐渐移至疼痛处,然后在伤侧顺骶棘肌纤维方向用滚法操作,往返3~4次,配合腰部后伸被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手法压力由轻到重。本组70例病人采用此法。
1.3.3 指揉法 于手背指总伸肌腱的两侧,腕横纹下1寸处取腰痛穴,一手两穴。医者双手拇指罗纹面吸定于病人单侧腰痛穴位上,腕部放松,作轻柔缓和摆动,动作要协调而有规律,时间为1~2 min,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同时配合后用指法按法,拇指端近贴腰痛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时间1~2 min[2]。本组80例病人采用此法。
1.3.4 腰部斜扳法 病人侧卧位,用一手抵住病人肩前部,另一手抵住臂部;或一手抵住病人肩后部,另一手抵住髂前棘部,把腰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扳法操作时动作必须果断而快速,用力要稳,两手动作配合要协调,扳动幅度一般不能超过各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本组30例病人采用此法。
2 结 果
经擦摩法、指揉法,滚、扳等手法治疗,85%的病人腰痛有明显缓解,其余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腰痛穴为经外奇穴,指揉腰痛穴可起到立刻止痛的良好效果。采用滚、扳等手法及理疗均能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淤、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治疗作用。
3 讨 论
3.1 运动腰损伤发病机制
3.1.1 超负载损伤 重力超过躯干一时所能承受的能力,在肌肉力量不足或负荷过重时则易发生。如提举杠铃时负重过大,提杠铃时动作不正确,不能有效地发挥髋和膝关节协同克服重力的作用,甚至采取直腿弯腰姿势就必须大大加大阻力臂,使重力全部落在腰上,从而容易使肌肉和筋膜发生撕拉损伤。又如举重时,由于腰背肌和腹肌力量不足,不能支持重物,脊柱不能维持平衡,致使身体重心不稳或突然转移,从而发生腰损伤,此类腰损伤可称超负载损伤。
3.1.2 超限(幅)活动损伤 活动超越了脊柱的功能范围,当动作存在技术问题时,则更易发生。如体操跳马腾越,挺身式跳远腾空,排球起跳扣球时过分伸脊柱动作。特别是举重上挺式过度挺腹塌腰,跳水入水时下肢向后弯曲,体操作“桥”时挤压胸腹或提腰等均可使棘间软组织受挤压和棘突相互撞击,甚至关节突撞击椎板,以致发生棘间韧带损伤或棘突膜炎,有的可致椎板骨折[1]。又如,跳远腾空落地时收腹过猛,脊柱突然过度前屈,可使棘间韧带或肌肉过度牵拉而发生撕拉伤;投掷运动员出手时过分扭转躯干,亦可发生腰部损伤,此类腰损伤可称为超限(幅)活动损伤。
3.1.4 风寒性腰痛 剧烈运动或身体发热出汗时,骤然坐、卧阴冷处,可引发风寒性腰痛,这种病因占渐重型腰痛的比例很大(占43.9%),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运动员因缺乏卫生常识而产生的不应有损伤,往往被人忽视,在病情日益加重以后,才引起注意。
3.2 运动腰损伤的预防及注意事项
预防本症是首要的,为了减少损伤,在运动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肌肉弹性提高,黏滞力下降,各种酶的活性提高,从而使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得到提高。平时要加强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的锻炼,这些肌肉加强了,既可避免其本身的损伤,同时还能保护脊柱,避免脊柱及韧带的损伤。深入了解了腰损伤原理就应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注意正确掌握技术动作和运动量,不要勉强做“桥”或负重等动作,而对所承担的负荷和动作,思想上要有准备,做动作时注意力要集中。
即重型腰损伤,往往起病急,损伤严重,就医及时,易诊断,专门的综合治疗也及时,因此虽然伤情重,但预后良好,对日后训练、生活一般影响较小。而渐重型腰损伤容易被人忽视,仍坚持训练,间断治疗,使轻伤变重伤,使老伤添新伤,由表浅延至深部,以致产生组织坏死或神经性疼痛等,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及时治疗。风寒性腰痛在渐重型腰损伤中占相当大比重(43.9%),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掌握科学的卫生常识,在运动后要避免受凉、受湿,运动结束后要及时擦干汗水,并脱去有汗的衣物,要洗温水浴。训练结束后,要用运动按摩手法消除肌肉疲劳,伤后注意康复训练,使受伤的组织得以康复。
腰痛很少引起病人的重视,多数靠忍耐坚持以致有不少发展为慢性腰肌劳损。对初发或复发腰痛的病人,首先应给予合理的解释以消除病人的疑虑,将卧床休息、理疗、斜扳手法复位、外敷中药、应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按摩、保健体操等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向病人推荐,卧床休息和按摩效果最好[3]。
参考文献
[1]杨宗年. 对腰部运动损伤原因的分析[J]. 辽宁体育科技, 1998,15(3):138-141.
[2]俞大方. 推拿学[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5:32.
[3]王伟克,王葵光. 星级宾馆工作人员腰腿痛调查[J]. 齐鲁医学杂志, 2003,18(4):4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