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膳食调查结果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2095 日期:2025-05-05 来源:论文网

      作者:姜雪芹 梁惠 周晓彬 韩磊 逄丹

【摘要】 目的 了解孕妇营养素的摄入水平及食物种类,以便提供合理的建议,指导孕妇保健。方法 选择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孕中期妇女113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对孕妇的膳食摄入状况进行分析,同时调查孕妇的社会、经济等一般人口学特征。结果 孕妇膳食摄入的总热能为6.75 MJ,占能量推荐摄入量的70.20%,摄入过低。三大营养素的供给显示:脂肪供给量偏高,为54.25 g,占总能量比例为30.20%;碳水化合物供给偏低,占总能量比例为54.43%。维生素E摄入量过高,达维生素E推荐摄入量的193.70%,维生素C及维生素PP摄入量基本达到人体需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过低,只占膳食推荐摄入量的65%左右。矿物质磷、硒摄入量达到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推荐摄入量的120%。镁、铁、锌摄入过低,只占70%左右;而钙的摄入量不足50%。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为1∶1.56∶1.04。学历与孕妇营养素的摄入水平无相关性,而较高收入人群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低收入人群显著降低(F=3.32,P&<0.05)。结论孕妇多种营养素摄入水平不均衡,建议加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改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 孕妇;膳食调查;营养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in pregnant women and give them a guidance of maternal care. Method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113 pregnant women at their midtrimester. Their dietary intake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ir total energy intake was 6.75 MJ, accounting for 70.20% of the energy recommended, which was too low. The ratio of dietary protein, carbohydrate and fat was: fat 54.25 g (30.20%); carbohydrate 54.43%; dietary vitamin E was too high, accounting for 193.70%. Mineral P and Se reached 120% of the intake recommended by the 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 Vitamin C and PP basically met the requirement; vitamin A, B1 and B2 were too low, accounting only for 65%. The intake of Mg2+, Fe2+ and Zn2+ was too low, only around 70%. The intake of mineral Ca2+ was less than 50%. Saturated fatty acid: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 1.00∶1.56∶1.04. The ratio which was provided by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was very high.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nutritional status. But the intake of carbohydrate showed that for those who earned more took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ose who earned less (F=3.32,P&<0.05). Conclusion The nutritional intake of pregnant women is unbalanced. Intensifying nutritional education and changing unreasonable eating habit are advocated.
  [KEY WORDS] Pregnant women; Diet surveys; Nutrition assessment
  孕妇能否得到均衡的营养支持,不仅关系到母亲自身的健康,同样影响胎儿乃至婴儿的健康发育及成长。孕妇营养不良不仅容易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胎儿畸形,增加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而且营养不良的胎儿在学龄期患精神和智力缺陷的潜在危险性可增加30%[1]。孕妇营养过剩对母亲及胎儿也不利,可以造成母亲肥胖、胎儿过大,增加妊娠并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危险,难产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2]。为了解威海地区孕妇的营养摄入状况,我们对在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13例孕中期妇女进行了膳食调查,以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并获得均衡的营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在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健康的孕中期妇女113例,孕妇年龄24~35岁,年龄中位数为28.00岁(四分位数间距:4岁),无烟酒嗜好,排除患有各系统病变者。
  1.2 调查方法
  采用24 h回顾性的膳食调查方法,详细记录孕妇在被调查的前24 h内所摄入的食物种类及数量。同时,对孕妇的社会、经济等一般人口学特征进行了调查。膳食评价采用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10月修订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标准[3]。
  1.3 数据处理
  膳食调查的资料采用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营养治疗计算机专家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参照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计算孕中期各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并与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低于RNI 80%为不足,低于RNI 60%为严重缺乏。统计分析采用SSPS 11.5软件完成。
  2 结  果
  2.1 能量及营养素摄入情况
  孕妇膳食的总热能为6.75 MJ,占能量推荐摄入量的70.20%,摄入过低。三大营养素的供给显示:脂肪供给量偏高,为54.25g,占总能量比例为30.20%;碳水化合物供给偏低,占总能量比例为54.43%。维生素E摄入量过高,达维生素E推荐摄入量的193.70%,维生素C 及维生素PP摄入量基本达到人体需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过低,只占膳食推荐摄入量的65%左右。矿物质磷、硒摄入量达到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推荐摄入量的120%。镁、铁、锌摄入过低,只占推荐摄入量的70%左右;而钙的摄入量不足50%。见表1。
  2.2 三大营养素供能情况
  本次调查的孕妇,平均每日蛋白质的供能为1.05 MJ,占总热能供给量的15.54%,略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平均每日脂肪供能2.04 MJ, 占总热能供给量的30.20%,大大超出参考范围上限;平均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3.67 MJ, 占总热能供给量的54.43%,低于参考范围的下限。
  2.3 脂肪酸摄入情况
  本次调查的孕妇,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分别为11.62、18.08、12.06 g,摄入比例为1∶1.56∶1.04,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给比例相对过高。
  2.4 学历对营养素摄入的影响
  学历与孕妇营养素摄入量无关。见表2。
  2.5 经济状况对营养素摄入的影响
  月收入600~999元人群组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及膳食中铁的摄入量比其余各收入组均高(F=3.32、2.65,q=4.54~8.88,P&<0.05)。见表3。
  3 讨  论
  3.1 能量及产热营养素
  表1 平均每日热能及营养素摄入情况表2 学历对营养素摄入的影响表3 经济状况对营养素摄入的影响妊娠中期胎儿生长速度加快,孕妇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应当相应增加,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孕妇膳食中热能供给明显过低,只占RNI的70.20%,不能满足人体需要。而且,其中脂肪供给量偏高,为54.25 g,占总能量的比例为30.20%,超过20%~25%的标准。碳水化合物供给偏低,占总能量比例为54.43%,低于60%~70%的标准,只有蛋白质供给占总热能比例的15.54%,基本符合10%~15%的标准。说明三大营养素的供给比例不适宜,脂肪供给偏高,碳水化合物供给偏低,蛋白质基本达标[4]。
  3.2 脂肪酸
  脂肪酸按结构形式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以1∶1∶1为宜[4]。本文调查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为1∶1.554∶1.031,说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给比例相对过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供给比例相对过低,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n-6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缺乏可引起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皮肤损伤以及肾病、肝病、神经和视觉方面的多种疾病[5]。因此,建议多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硬果类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核桃中的亚麻酸含量达12.2%,建议多吃带皮核桃,否则亚麻酸易被氧化。海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很丰富,所以,以海藻类为食物的深海鱼类内含量较高,品质亦好。

转贴于   3.3 矿物质
  钙是人体主要的矿物质,本次调查可见孕妇膳食钙严重不足,孕妇钙的摄入量不足50%,仅占RNI的47.32%,这不仅影响胎儿生长,增加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生率,而且将耗竭母亲骨骼钙以满足胎儿需要,成为日后母亲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钙、镁、锌、硒等的缺乏与先兆子痫发生发展有关[6]。虽然孕中期妇女每日摄入钙量为1 000 mg左右,但仅有25%~50%被吸收[7],因此,钙的摄入尤其重要。奶及奶制品、豆制品、虾皮、海带中含量丰富,孕妇应每天饮奶,必要时服用钙剂。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其他呼吸酶的重要成分,参与氧的运输和组织的呼吸过程,孕妇每日铁需要量几乎为非妊娠期需要量的3倍, 妊娠中晚期每天需要铁量可增加到516 mg。如果孕妇缺铁,可使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缺铁性贫血,由于我国膳食中相当一部分铁来源于蔬菜、豆类、蛋类等非血红素铁食物,铁的吸收利用率较低,故孕妇应注意补充一定量健康动物的肝脏、血液、瘦肉等含有生物利用率较高的铁的食物[8~10]。
  锌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在组织呼吸、蛋白合成、核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锌对胎儿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孕妇缺锌可影响胎儿脑的发育,发生胚胎畸形,胎儿发育迟缓,生长停滞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等。孕妇动物性食品摄入不多是缺锌的主要原因,牡蛎、鱼贝类、肝、肉、蛋等含锌量丰富,孕妇应主动摄入这些食品[11]。
  镁与钙、磷构成骨盐,镁离子浓度降低可阻止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和细胞生长,蛋白质的合成与利用减少,血浆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镁还是心血管的保护因子。镁的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品,建议多食用粗粮、大豆、坚果及绿叶蔬菜,动物性食品、加工精致的食品及油脂镁的含量极低。本组孕妇镁、铁、锌摄入过低,只占膳食推荐摄入量的70%左右,应注意补充。
  3.4 维生素
  本文调查显示,维生素E摄入量过高,达维生素E推荐摄入量的193.70%;矿物质磷、硒摄入量达到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推荐摄入量的120%。维生素C及维生素PP摄入量基本达到人体需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过低,只占膳食推荐摄入量的65%左右; 动物性肝脏摄入过少是导致维生素A、维生素B2缺乏的主要原因,过度精致的白米、白面造成了维生素B1的大量丢失。维生素A对于维持正常的视觉、生长、细胞分化、生殖及免疫系统的完整性是必不可少的。维生素A最好的来源是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奶油,和含有β-胡萝卜素及各种类胡萝卜素的蔬菜,如胡萝卜、西兰花、菠菜、油菜等。维生素B2是多种酶的辅酶,参与机体组织呼吸及氧化还原过程,并与视网膜的感光作用、生长发育有关。在动物性食品,如肝、肾、心、蛋黄中含量较高,绿色蔬菜、野菜、豆类中含量亦较多,粮食中除小米外含量极少。维生素B1是脱羧酶的辅酶成分,主要用于糖代谢,缺乏时糖代谢以及有关的代谢不能正常进行,需要糖支持的组织就会受到损害,如神经组织。建议多食用主食,如谷类、豆类,尤其应多吃粗粮、杂粮。
  3.5 学历及经济状况对膳食营养素摄入的影响
  调查显示,孕妇多种营养素摄入水平不均衡,学历与孕妇营养素的摄入水平无相关性,而较高收入人群碳水化合物、铁的摄入量较低收入人群显著降低。高收入人群由于饮食过精,对食物过分挑剔,导致了多种营养素摄入的不足。
  通过膳食调查和膳食营养素测定,我们认为加强孕妇营养教育,改善孕妇膳食结构至关重要。建议孕中期膳食每日包括:粮谷类400~500 g,要注意选择一些杂粮;豆类及其制品50 g;肉、禽、蛋、鱼100~150 g;牛奶250 mL;蔬菜、水果500 g,其中深色蔬菜最好占一半以上;经常食用虾、海带、紫菜等含钙丰富的海产品;每周摄入1~2次动物肝脏和动物血,每次100 g。
【参考文献】
[1]赖建强,荫士安,马冠生,等. 我国婴幼儿出生与喂养状况调查研究[J]. 营养学报, 2006,28:4-7.

[2]蒋鉴芬. 孕妇体重与妊娠糖尿病及巨大儿[J]. 中国优生优育, 2001,12:150-153.

[3]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10.

[4]吴翠珍. 营养与食疗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10-13.

[5]马爱国. 饮食与健康[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3:29.

[6]乐杰. 妇产科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98.

[7]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69.

[8]黄承钰. 医学营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60.

[9]GALLOWAY R. Determinants of compliance with iron supplementation: supplies, side effects, or psychology[J]. Soc Sci Med, 1994,39(3):381-390.

[10]YIP R. Iron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gnancy: is it effective[J]? Am J Clin Nutr, 1996,63(6):853-855.

[11]万春花,娄海琴,苗新宁,等. 280例孕妇膳食营养状况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25(10):1139.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