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劣质瑞氏染色粉处理前后的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9327 日期:2025-04-08 来源:论文网
瑞氏染色粉(简称瑞氏粉)是瑞氏染色法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之一,其瑞氏粉的质量决定着试剂配制的成功与染色效果。在工作中曾遇到过变了质的瑞氏染色粉,曾一度认为甲醇质量不纯导致了配制上的失败。所以,使用不同厂家、批号的甲醇进行了数次的配制,结果是细胞核普遍不着色或着淡灰蓝色,核浆界限不清,核上附有黑点等。这说明关键问题不在甲醇而是在于瑞氏粉。需从瑞氏粉的化学成分与性质来对其染色效果进行分析。
  瑞氏粉是碱性美蓝(氯化美蓝)和酸性伊红钠盐在水中混合时,形成一种溶解性低的中性沉淀物,即是瑞氏粉。其外观呈黑蓝色,有金属光泽之粉沫状。有关资料介绍,在染色过程中红细胞着红色或深蓝色,白细胞核不着色或着色较差呈灰蓝色,界限不清,核上附有黑点等,是染液偏酸或偏碱所致。偏酸可用饱和美篮甲醇液,偏碱可用伊红甲醇液分别调节至染色满意为止。那么,白细胞核不着色,说明是染色液中碱性部分不足所致。根据这一特点又采用了饱和美篮甲醇液进行调节,染色结果同上。然后又滴加了几滴10%NaOH 后,再染色结果同上。考虑是瑞氏粉本身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处理,结果取得了成功。现介绍如下。
  1 方法与结果
  1.1 取2 个500 ml 烧瓶,分别加入瑞氏粉5 g。
各加新蒸馏水120 ml,用火徐徐加热到80~90 ℃后,冷却至50~60 ℃时,保温过滤以除去染色粉中的碳酸盐类和杂质。分别将滤纸上的染色粉烤干备用。
  1.2 取4 个1000 ml 烧瓶,每瓶按要求各加染色粉1.4 g,甲醇500 ml,浓h3O21 ml,甘油10 ml。先把甲醇和染色粉混合,激烈震荡5 min,再加h3O2、甘油,充分混匀,置37 ℃恒温箱中,每天激烈震荡一次,放7 d 后取出。
  1.3 染色液放置7 d、15 d、30 d 后进行染色,结果核浆分明,各种细胞易于识别。
  2 讨论
  甲醇质量不佳,可影响染色效果。但使用不同厂家、批号所配制试剂均失败,可排除甲醇质量问题。所用的瑞氏粉均是购置时间很长的产品,保管不善易于吸潮变质,外观呈现灰蓝色碎片或干块状,配制后染色效果欠佳。
  通过劣质粉处理而证明,潮解的瑞氏粉遇到空气中CO2 生成h3CO3,再解离成HOC3-,HOC3-再和染色粉中金属离子结合,生成了碳酸盐类。经过加热处理后,使碳酸盐类重新解离,在未形成结晶前,也就是50~60 ℃之间保温过滤,使其全部滤出,从而恢复了原来的黑蓝色,有金属折光之感。所以恢复了正常的染色功能。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