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儿烧伤16例的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759 日期:2025-03-23 来源:论文网
作者:周琴,丁翠玲,石雪芹,邹小梅,梁敏,雷艳

【关键词】 ,,新生儿
  【关键词】 新生儿;烧伤;护理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男9例,女7例. 致伤时间:出生后1 h 1例,3 h 3例,1~3 d 6例,4~28 d 6例. 致伤原因:热水袋保暖烫伤7例,洗澡时被热水烫伤4例,火焰烧伤3例,电热毯烧伤2例. 烧伤部位:头面部2例,上肢3例,胸背部5例,下肢3例,臀部1例,足部2例. 烧伤总面积3%~20% TBSA,5例患儿有Ⅲ度创面.
  2护理措施
  2.1输液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液顺利是抗休克的关键. 烧伤休克期由于大量液体丢失,为了迅速补充血容量,必须准确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采用微量输液泵调节输液速度,保证液体能及时足量输入,同时晶、胶体和水分必须交替输入,避免引起脑水肿、肺水肿,护士必须经常检查输液管道是否通畅,有无外渗,速度是否合适,保证单位时间内液体顺利输入,使患儿顺利平稳度过休克期.

  2.2保暖将患儿置于婴儿保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台内,或者室内给予电烤灯或电暖风照射保暖,保持室温在 28~30℃[1],湿度55%~60%. 使患儿体温保持在36.5~37.0℃,各种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暴露患儿,防止受凉.

  2.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1~4 h测1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重烧伤患儿体温、心率、呼吸的变化常是病情变化的先兆,有时急剧多变,因此要按时准确测定,1次/h,必要时15~30 min测1次,详细记录.

  2.4尿的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同时准确详细记录尿量、pH值、比重,使尿量维持在1~1.5 mL/(kg・h). 根据尿量调整微量输液泵的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如未留置尿管者,可称湿尿布计尿量.   2.5创面护理保持创面干燥,特别是双大腿根部及背臀部的创面易被大小便污染,即插尿管并留置. 保持会阴清洁,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洁臀部. 每1~2 h给患儿变换体位1次,减少创面受压时间,变换卧位同时注意观察受压创面是否干燥、潮湿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适当拍背,避免患儿发生肺炎.
  2.6合理喂养烧伤患儿消耗大,必须及时补充足够的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修复. 新生儿烧伤后的营养支持应以母乳喂养为主[2],母乳营养丰富,成分合理、温度适宜、清洁卫生,含有免疫抗体等优点,适于患儿消化和需要. 吸吮能力差或不含吸吮者可用滴管、胃管喂养和补充静脉高营养液,以保证营养供应,每日详细记录出入量,以便分析、调整及补充营养.

  2.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烧伤后容易并发全身感染和肺部感染,因此要做好病房和暖箱的消毒隔离工作,病房净化器24 h开放,每日用紫外线消毒至少1次,接触患儿要穿隔离衣、戴工作帽、口罩和穿工作鞋,接触创面要戴消毒手套. 暖箱每天要消毒,各项护理操作及治疗应集中进行,以减少接触患儿,防止感染,同时限制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2.8做好家属心理护理由于本组病例均因家长的粗心大意所造成,导致家长心理恐惧,不知所措,并互相抱怨. 在接诊时应做好家长的心理安慰,尽量避免敏感话题,从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经积极治疗和心理疏导,患儿家长均给予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护理能顺利进行,患儿均治愈出院.
  

参考文献


  [1]金国强,吴俭,苏子毅. 治疗新生儿烧伤21例[J]. 中华烧伤杂志, 2005,21(3):226.
  [2]孙炳伟,刘昌,邰宁正,等. 救治新生儿烧伤4例[J]. 中华烧伤杂志, 2003,19(6):375.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