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下颌
关键词: 下颌;扩大牙弓;辅弓;正畸
0 引言
术前正畸治疗已成为正颌手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只有术前很好的进行去代偿,才能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利术后牢靠的固定和咬合关系的进一步调整.我们主要介绍临床应用扩弓辅弓协助正颌手术前下颌后牙去代偿(扩弓)的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常规应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 下颌各牙上粘贴方丝弓托槽,第一磨牙、第二磨牙上均粘固正畸带环.先期排齐阶段使用0.41mm钛镍圆丝结扎于牙弓,使牙列整平排齐.而后更换0.46mm圆不锈钢丝.
1.2 扩弓辅弓的弯制和使用 取一段1.0~1.2mm不锈钢丝,弯成大致与牙弓形态一致的弧形.在下中切牙之间钢丝双折形成竖突插入主弓丝的下方.在两侧尖牙区各弯一环圈,此一方面有利于钢丝的加力调整,另外也可借助弯曲的环圈与尖牙托槽结扎来稳定扩弓辅弓.弓丝向远中延伸,两末端分别在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弯一小钩,专门勾挂在主弓丝上.加力时取出辅弓,将扩弓辅弓宽度加大比实际牙弓宽4~5mm,然后勾挂于主弓丝上,再加上尖牙区的结扎,使扩弓辅弓稳定持续起作用.
1.3 制作上颌牙合板以解除咬合干扰 扩弓辅弓加力时,下颌后牙向颊侧移动时会受到对牙合牙的咬合干扰,影响扩弓效果.为此专门设计了上颌牙合板,以利下颌牙弓不受咬合力的干扰顺利扩大.
2 结果
2.1 临床扩弓效果 临床选择有下颌后牙舌倾,既需要牙齿直立又需要扩大下颌牙弓的患者8例,均使用扩弓辅弓进行术前的下颌后牙去代偿(扩弓+磨牙直立).扩弓疗效为44增宽最小为1.60mm,最大为2.68mm,平均(2.13±0.57)mm;66增宽最小为2.36mm,最大为3.44mm,平均(3.11±0.56)mm,扩大牙弓平均8.9wk. 2.2 典型病例 男性,23岁.下颌前突求治.经术前正畸、正颌联合会诊,诊断为下颌前突,拟采取下颌矢状斜劈后退下颌.但牙弓不协调.模型外科分析发现,下颌后退时后牙关系为正跨合,且下颌磨牙有严重的舌侧倾斜,无法达到正常的磨牙颊舌向关系.为此,决定术前下颌后牙去代偿(磨牙直立+扩大牙弓).下颌扩弓采用扩弓辅弓,同时上颌使用牙合板,以解除牙合干扰.扩弓加力10wk后,44宽度增加2.24mm,66宽度增加3.44mm.后牙牙轴竖直15°,改正了后牙的舌倾.为手术创造了条件,术前共矫治6mo后入院手术.
3 讨论
3.1 扩弓辅弓能有效的扩大下颌牙弓 上颌扩大牙弓比较下颌扩弓要容易得多.本扩弓辅弓勾挂在唇颊侧的主弓丝上,直接作用于牙弓列,对舌体的活动几乎无影响[1] .从扩弓辅弓的扩弓作用来看,受力点均作用于牙冠颊侧中部,后部牙齿向颊侧移动呈倾斜移动的方式.最终结果,使下颌后牙由舌倾通过向颊侧倾斜而达到磨牙的直立状态,有利于上下后牙建立正常牙合关系.由于扩弓辅弓勾挂在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第一磨牙受力更直接和更大些.因此,第一前磨牙的宽度增加略少于下颌第一磨牙宽度增加.此扩弓辅弓对牙弓前段无影响.
3.2 上颌牙合板可消除扩弓过程的咬合干扰 颌骨畸形患者,后牙关系呈严重的锁结关系,且呈明显的III类近中咬合关系,上下牙弓呈严重的前后关系不调.在下颌牙弓扩大过程中,将受到上颌后牙牙尖的阻挡.为此,在上颌牙弓制作牙合板,可完全消除扩弓过程中的咬合干扰,同时应强调进食时也应戴用上颌牙合板,其疗效才会更佳.为此在合板上应制备槽沟,以便进食时增加机械便利.
参考文献
[1]段银钟,惠光艳,张伶军,曹 军.方丝弓技术实施扩弓作用初探[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7;11(1):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