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气道重建支气管哮喘分析中所面临的挑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6969 日期:2025-03-15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哮喘
  关键词: 气道重建;哮喘
    
  气道重建(remodeling或remodelling)又称气道重塑,在几年之前几乎不是支气管哮喘(哮喘)研究中的一个亮点,而现在却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或焦点,大量的研究论文、专著及学术会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01年第16届环大西洋国家气道年会(The16th transatlantic airway conference,TAC)是一次专门气道重建学术年会.为此,国际呼吸界的权威性杂志 美国呼吸危重监护医学杂志(Am Res-piratory Critical Care Med)特出版了增刊,命名为气道重建的机制(The mechanisms of airway remodel-ing)[1] .此次学术年会对于指导今后哮喘气道重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呼吸界虽然对气道重建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也介绍了一些国外研究进展,但是,就有关基础科研、临床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方面和国外相比都有一定的距离,要赶上发达国家的研究水平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所以哮喘气道重建的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
  哮喘气道重建是一个集合性术语,特指哮喘患者气道壁结构的改变不同于正常气道组织学改变.在哮喘患者气道中除有炎性细胞浸润外主要表现为上皮脱落、气道平滑肌层的增生和肥大及基底的增厚及其玻璃样变.气道重建最早是由Huber和Koessler[2] 于1922年提出的,在长达80余年历史进程中,它的重要性并没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高度的重视,而今天成为哮喘研究中的热点,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①气道重建是哮喘发病机制中一个重要环节,而哮喘发病机制目前还不甚清楚,气道重建的出现无疑增加了研究哮喘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研究气道重建的发生机制,会更有利于阐明哮喘发病机制.②传统的观点认为可逆性气道阻塞是哮喘的特征,而现在认识到气道重建可导致气流不可逆阻塞和持续性的气道高反应性,并能成为顽固性哮喘的病理学基础.研究它有利于防止哮喘病情的恶化.③气道重建的发生不仅出现在哮喘的晚期,而且出现在哮喘的早期[3,4] .研究它有利于对哮喘的早期防治.④哮喘发作后通过适当的手段可以暂时控制症状,但是气道重建却呈持续性、进行性发展并逐渐加重.⑤引起气道重建的因素复杂,分清主次更有利于控制哮喘.⑥治疗哮喘必须与防治气道重建相结合,否则哮喘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正因为以上几个原因,国际上把哮喘气道重建研究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随着对哮喘气道重建认识的提高与深入,在研究气道重建方面,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这些新的挑战是:①应当建立一个能反映哮喘气道重建的临床标准.气道重建是一个病理解剖学形态结构改变概念,而不是一个临床症状学概念.组织形态学改变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反映到其功能的改变,对哮喘而言就是症状的变化,即哮喘症状随着气道重建的加重而相应的加重,目前研究结果显示二者不成比例[5,6] .如果能用一种临床标准衡量气道重建的时期(早、中、晚期)、程度(轻、中、重),将有利于对哮喘的认识.人们认识哮喘首先从症状开始的,不太可能从气道重建开始.虽然可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来判断,但是活检的部位及其深度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况且并非每人都能作活检.因此,建立一个临床标准判断气道重建的时期及程度是今后所要关注的一个课题.②应当分清诱发气道重建的主因与次因.气道重建是气道受到慢性炎症及反复刺激的结果,可溶性生长因子、炎性因子等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或是具有诱导成纤维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的有丝分裂作用或是促进结缔组织的合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数10种因子都与气道重建有密切的关系,各种因子可通过不同的途径促进气道重建.又有研究表明,上皮细胞下纤维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以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M)的失衡,气道内多种原癌基因的异常表达以及信号传递通路等对气道重建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些众多的因素中,应该分清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以及它们的精确调节机制,这样将利于控制和限制哮喘气道重建 ③气道重建与气道阻力相关性.气道重建可以使气道阻力增加,这是因为气道重建以后气道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气道平滑肌增厚,导致支气管痉挛引起管腔狭窄,以及基底膜下胶原沉积导致气道壁的增厚等原因.气道阻力的增加与气道管径大小的4次方成反比.如何应用气道阻力的大小表示气道重建结构的改变也是今后所关注的一个课题,这样更能有利于对哮喘的认识.④气道重建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特征,它是指气道受到某种刺激而发生收缩的程度,研究表明气道重建可导致持续性气道高反应性,并能成为顽固性哮喘的病理学基础.但是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与气道重建的程度并非成比例关系,而到了重度气道重建,气道反应性反而下降[7] .因此,如何应用气道高反应性来反映气道重建的程度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⑤气道重建与哮喘治疗的相关性.目前对气道重建有关气道壁结构的改变有了一定的认识,气道重建可以发生在哮喘的早期.随着哮喘的发展,气道重建呈进行性加重,即使哮喘症状得到了暂时的控制,而哮喘气道内炎症并没有得到缓解,气道重建仍呈持续性发展.因此,治疗哮喘若不从治疗气道重建上下手,那么,哮喘的治疗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目前治疗气道重建无特效药物,所以今后大力加强研究防治气道重建的特效药物是一个重要热点.⑥哮喘气道重建与COPD气道重建的异同性.目前认为哮喘与慢性气管炎是两个独立的疾病,可是两者在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及病理组织方面等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对哮喘气道与COPD气道重建研究的深入,两者在引起气道重建的原因、气道壁结构的改变、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阻力的变化等方面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何解释两者的相似之处与差异,只有深入研究两者气道重建方面的差异性,才能有利于阐明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1]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cociety.Supple-ment:Mechanism of airway remodeling.From the sixteenth transatlantic airway conference [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4:S25-S90.
  [2]Huber HL,Koessler KK.The pathololgy of bronchial asthma [J].Arch Intern Med,1922;30:689-760.
  [3]Phunek P,Roche WR,Turzikora J,Kurdmann J,Warner JA.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 in the bronchial mucosa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asthma [J].Eur Respir J,1997;10(Suppl25):160s.
  [4]Chakir J,Laviloette M,Boutet M,Laliberte R,Dube J,Boulet LP.Lower airways remodiling in nonasthmatic subjec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J].Lab Invest,1996;75(5):735-744.
  [5]Brewster CEP,Howarth PH,Djukanovic R,Wilson J,Holgate ST,Roche WR.Myofibroblasts and subepithelial fibrosis in bronchial asthma [J].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1990;3:507-511.
  [6]Boulet LP,Belanger M,Carricr G.Airway responsiveness and bronchial wall thichness in asthma with or without fixed airflow obxtruction [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5;152:865-871.
  [7]Palmans E,Kips JC,Pauwels RA.Prolonged allergen exposure induces structural airway changes in sensitized rats [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1(2Pt1):627-635.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