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亲和酶标法
关键词: 亲和酶标法;乳腺癌;雌激素受体;抗原修复
0 引言
乳腺癌术后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主要依据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的检测决定的.ER阳性者选择内分泌治疗,其有效率为50%~75%;ER阴性者,治疗有效率只有8%~10%,一般采取其他治疗方法.为了提高检测ER亲和酶标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我们以经典DCC法作参照,对亲和酶标法进行改良,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本院普外科经临床及病理确诊、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标本18例,立即取癌组织约1g送生化室作ER的生化测定(DCC法)[1] ,同时取癌组织(≥0.5mm×0.5mm×0.3mm)1~2块作石蜡包理.连续切片,片厚5μm.
1.2 方法
1.2.1 原实验方法 脱蜡至水(依次使用二甲苯,无水乙醇,950mL・L-1 乙醇,蒸馏水),10mL・L-1 ,H
2 O2 ,30℃,孵育30min,PBS洗涤3次,每次5min,50mL・L-1 山羊血清封闭30min,滴加E2 -HRP标记抗体50μL.滴加标记抗体后,将所有实验组切片放置湿盒,4℃冰箱过夜(放置时间不少于18h),取出PBS洗涤后,DAB显色10min,苏木素复合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1.2.2 改良实验法 脱蜡至水后,10mL・L-1 h3 O2 ,30℃孵育30min,PBS洗涤5min×3次,微波炉法进行抗原修复(pH6.0柠檬酸盐缓冲液,90~95℃10min,室温冷却15min),PBS洗涤3次,50mL・L-1 山羊血清孵育30min,滴加E2 -HRP标记抗体50μL.其他同前. 阳性病例的判断:计数500个肿瘤细胞内每100个细胞的阳性细胞数大于或等于30个为阳性病例.
2 结果
2.1 原实验法与改良实验法比较 18例乳腺癌标本中,原实验方法组ER阳性4例,阳性率20%;改良实验法组ER阳性14例,阳性率80%.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χ2 =7.2,P&<0.01).
2.2 改良实验法与DCC法比较 18例乳腺癌标本中,DCC法阳性(&>10pmol・g-1 )病例12例,与改良实验法结果比较阳性一致率为100%;6例DCC法阴性(≤10pmol・g-1 ),与改良实验法结果比较阴性一致率为67%,总符合率为80%.
3 讨论
乳腺为性激素的靶器官,其生长、发育和功能均依赖性激素的支持,因此乳腺癌的激素治疗已经成为手术切除癌肿后的主要辅助疗法.ER的测定结果与乳腺癌的治疗有关,很受临庆医生欢迎.ER的检测方法大致有生化法(DCC法)、荧光法、组化法3种,前两者需要专用仪器,价格昂贵,大多数普通实验室无法开展,组化法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应用最为广泛[2] .其中亲和酶标法试剂制作简单,不需免疫动物,能避免在繁杂的制作过程中抗体滴度下降甚至失活而导致的假阴性结果;而原亲和酶标实验方法因固定剂影响,使得在石蜡标本中检测ER的阳性率大大降低并且癌细胞阳性反应减弱、消失或呈弥漫均一性深黄色,背景深度黄染,无法判断标记结果;而在改良实验法中应用了免疫组化法中较新的抗原修复步骤,使ER阳性检测率高达80%,且与DCC法符合率为80%.因此应用改良亲和酶标法检测乳腺癌中ER,准确度与生化法符合率较高,方法不象生化法繁杂,能够为临床患者的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易于在一般实验室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尚廉,沈镇宙,唐锦霞.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的酶联雌二醇组化标记法[J].肿瘤,1986;6(5):104-106.
[2]许良中,许世明,刘亦法.101例乳腺癌雌激素受体的测定[J].肿瘤,1984;4(1):18-20.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