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窒息新生儿血心肌酶谱变化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5714 日期:2025-03-02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时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情况,为心肌损害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46例窒息新生儿及19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于入院后24 h内采集血标本查心肌酶谱。结果 窒息越重心肌酶越高,其中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在轻、重度窒息之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发生明显改变。
【关键词】 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心肌酶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平均为9%,新生儿窒息及其合并症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故明确新生儿窒息程度及有无合并症对了解病情、判断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组观察了我院46例窒息新生儿的心肌酶谱,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窒息组:46例,男24例,女22例。按Apgar评分法,1 min评分4~7分者为轻度窒息,1 min评分0~3分、5 min评分<5分者为重度窒息。轻度窒息(轻度窒息组)27例(男14,女13),重度窒息(重度窒息组)19例(男10,女9)。对照组:同期我院妇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19例,男12例,女7例,1 min Apgar评分≥8分、5 min评分10分。3组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2500~4000 g,日龄均在48 h内。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标准参照虞人杰的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参考标准[2],3组一般资料相比无差异。
  1.2 方法 入院当日或次日晨(入院后24 h内)取股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测定值单位为U/L。所测数据用±s表示。
  2 结 果
  各组血心肌酶谱(心肌酶及同工酶)变化见表1。轻度窒息、重度窒息组的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且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之间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1 各组窒息新生儿血心肌酶谱测定结果 转贴于 3 讨 论
  新生儿窒息时低氧对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和多器官的,大脑与心脏均为易受损的重要器官。文献报道,围生期窒息后并发新生儿心肌损害的发生率高达20%~51%[3]。新生儿窒息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尸检证实为37.8%[4]。新生儿窒息时体内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产物增高,可直接损伤细胞生物膜导致细胞结构破坏,细胞通透性改变使LDH、CK-MB、心钠素(ANP)等释放增多,或酶从受累细胞逸出,导致血清酶活性增高。本组血心肌酶谱CK、CK-MB、LDH、HBDH测定显示随着窒息缺氧程度的加重,心肌酶谱活性均有升高,窒息缺氧程度越重,全身脏器的损伤愈加剧,心肌酶谱活性的升高亦愈显著。血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窒息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作为新生儿窒息、缺氧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并为窒息诊治及预后的改善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 义,樊绍曾,孙眉月.第三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4,32(4):239.

[2] 虞人杰,李 黎,汤泽中.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3):138-141.

[3] 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00-603.

[4] Donnelly WH, Bucciarelli RL, Nelson RM. Ischemic papillary muscle necrosis in stressed newborn infants[J]. J Pediatr,1980,96(2):295-30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