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益气活血胶囊抗心肌梗塞后早期左室重构的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5523 日期:2025-02-28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益气活血胶囊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胶囊抗心肌梗塞后早期左室重构的效应。【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随机分为益气活血胶囊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45例,在给予溶栓治疗和/或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益气活血胶囊或安慰剂治疗。治疗后1周、8周分别检测两组间的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局部室壁运动记分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安慰剂组AMI后8周的IVS、LVPW及LVDd较AMI后1周时明显增加,而益气活血胶囊组则未见明显增加,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安慰剂组局部室壁运动记分增加,而益气活血胶囊组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慰剂组LVEF下降,益气活血胶囊组则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益气活血胶囊可抑制AMI后舒张末内径的扩大,减轻室间隔及非梗塞区的代偿性肥厚,改善心室局部运动障碍和整体左室功能,具有一定的抗心室重构作用。
  关键词:益气活血胶囊/治疗应用;心肌梗塞/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 心室复建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VR)是指心肌梗塞后梗塞区和非梗塞区心室几何构型的改变,包括心肌细胞形态与结构和间质结构的改变,其发生率为30%~50%[1],是远期发生心脏性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而成为近十余年来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复方制剂益气活血胶囊抗AMI后早期左室重构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制订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00年)中标准,AMI诊断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112 纳入标准    
  符合AMI诊断,起病在24h内入院者。
  113 排除条件    
  入院24h内死亡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14分组方法    
  按入院就诊时间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决定纳入益气活血胶囊组(简称中药组)或安慰剂组。
  115 一般临床资料    
  所有入选病例均来自我院急诊科心脏病监护病房(CCU)。自1999年12月至2002年6月共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病例90例,每组各45例。其中益气活血胶囊组男性34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43岁,平均602岁;安慰剂组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38岁,平均608岁。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组病例入院时的临床情况见表1。表1 各组病例入院时临床情况(略)
  12 研究方法
  121 药物制备    
  益气活血胶囊、安慰剂胶囊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制剂室提供,两药均为外观相同的胶囊包装。益气活血胶囊组成:黄芪、党参、郁金、川芎、三七、苍术,6g/粒;安慰剂胶囊用淀粉制成。
  122 治疗方案    
  两组病例均按AMI给予溶栓治疗和/或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门冬氨酸钾镁、立普妥等),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益气活血胶囊或安慰剂口服,每次3粒,3次/d。
  123 观察指标    
  测量仪器使用惠普100 CF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内装图像测量分析系统。在治疗后1周、8周分别检测两组的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局部室壁运动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局部室壁运动以记分法表示为:轻度运动低下为1分;严重运动低下为2分;无收缩运动为3分;矛盾运动为4分;运动正常为0分。
  12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美国SAS统计软件分别进行组间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和同组内治疗不同时间配对计量资料比较的t检验。
  2 结果
  21 IVS、LVPW及LVDd的变化    
  安慰剂组AMI后8周的IVS、LVPW及LVDd较AMI后1周时明显增加;中药组则未见明显增加,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2 两组IVS、LVPW及LVDd的变化(略)
  22 局部室壁运动记分及LVEF的变化    
  安慰剂组AMI后8周的局部室壁运动记分较AMI后1周增加,LVEF则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益气活血胶囊组的局部室壁运动记分下降,LVEF增加,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表3 两组局部室壁运动记分(s)及LVEF的变化(略)

转贴于   3 讨论
  益气活血胶囊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刘亦选教授治疗AMI的经验方。刘教授认为,AMI的整体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梗后心室重构的主要病机为心气亏虚,痰瘀气滞。益气活血胶囊以黄芪为主药,配以三七、川芎、苍术等组成,具有理气活血、化痰散结、益气通心的功效。在进行VR的临床研究中,IVS、LVPW、LVDd、LVEF及局部室壁运动记分是公认的反映VR的敏感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益气活血胶囊可抑制AMI后舒张末内径的扩大,减轻室间隔及非梗塞区的代偿性肥厚,改善心室局部运动障碍和整体左室功能,具有一定的抗心室重构作用。临床观察表明,本方结合西医常规治疗AMI,具有降低患者病死率,降低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和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该方在临床应用时所取得的较好疗效可能与此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肌梗塞后VR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性密切相关[2],其重构过程涉及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包括心肌细胞增殖肥大和心肌间质胶原沉积。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醛固酮(Ald)在胶原沉积及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目前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药物治疗研究的焦点。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尽管ACEI能消退AMI后心肌细胞的肥大,抑制AMI后心肌重量的增加,并改善心肌血流灌注,但未能使左室舒张功能恢复正常,这表明仍保留过量的间质胶原沉积[3]。赵氏[4]的研究也证明卡托普利虽然能逆转左室肥厚,但逆转胶原则困难。侯云生等[5]的研究显示,用黄芪治疗心肌梗塞模型兔3周后,兔左室重量和全心重量均下降,梗死心肌局部Ang Ⅱ含量明显下降,梗死区羟脯氨酸(HP)含量略有下降,表明黄芪可减轻或逆转AMI后左室构型的重塑,且抗重塑的机理与对心肌梗死后的胶原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关。药理研究也证实,黄芪可改善心肌营养,降低心肌耗氧量,使氧的供需维持平衡,并可稳定细胞膜及心肌线粒体的功能,使应激大鼠心肌cAMP含量下降,cAMP/cGMP比值降低;可提高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的含量,稳定脱氧血红蛋白的结构,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可使氧自由基的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过氧化脂质含量降低[6],从而起到保护心肌,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现代中药研究发现,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培养有抑制作用,并抑制平滑肌细胞Ⅰ、Ⅲ型前胶原的基因转录[7];对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对抗去甲肾上腺素促胶原合成的细胞增殖作用。益气活血胶囊以黄芪、川芎为主要药物,有较好的抗心室重构作用,其抗VR的作用是否与上述机制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龚兰生,李明洲.心肌梗塞后左心室重构[J].国外医学・内科分册,1995,22(1):2.
  [2]Walsh J T,Batin M.Ventricular dilatation in the absence of ACE inhibitors:influence of haemodynamic and neurohormonal variables follow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J].Heart,1999,81:33.
  [3]Schieffer B,Winger A,Merbrum M,et al.Comparative effects of chronic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 and angiotensin Ⅱ type receptor blockage on cardiac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rats[J].Circulation,1994,89:2273.
  [4]赵清,张维忠.苯那普利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修复性纤维化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1998,6:215.
  [5]侯云生,何国祥,何振山,等.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治疗作用[J].心脏杂志,2000,12(4):270.
  [6]冯国清,秦晓晨,刘洁.黄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3):27.
  [7]唐利龙,汪丽惠,张均华,等.川芎嗪对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1):66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