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五指毛桃
摘要:【目的】确定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的质量。【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别对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中挥发油的含量和成分以及醇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五指毛桃根皮中挥发油的含量高于根木质部;五指毛桃根皮与根木质部所含的化学成分相似,挥发油成分以十六酸、油酸+亚油酸、亚油酸酰胺、软脂酸酰胺、硬脂酸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主;其乙醇提取物中以补骨脂素、十六酸、十六酸乙酯、佛手内酯、油酸、亚油酸为主。根皮中补骨脂素的含量高于木质部。【结论】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相似,其中根皮部的挥发油成分和补骨脂素含量均高于木质部。
关键词:五指毛桃/化学; 挥发性成分;根皮;木质部;气质联用
五指毛桃为华南地区习用的中药材,别名五爪龙、南芪、土北芪等。五指毛桃味辛、甘,性平,有健脾补肺、利湿舒筋功能,用于脾虚浮肿、食少无力、肺痨咳嗽、盗汗、风湿痹痛、肝炎、白带、产后无乳[1]。研究表明五指毛桃的主要成分为糖类、氨基酸、甾类、香豆精等[2],其挥发性成分以十六酸、油酸、亚油酸及乙酸乙酯为主,乙醚提取物中还含有异补骨内酯及佛手内酯[3]。五指毛桃的商品销售主要有根皮和全根两种形式,根皮和根木质部的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别对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中挥发油的含量和成分以及醇提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旨在确定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的质量,结果报告如下。
1仪器与样品
11仪器
岛津GCMSQP5000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
12样品
采自广东省河源市五指毛桃规范化种植基地,原植物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徐鸿华教授鉴定为桑科植物粗叶榕Ficus hirta Vahl.,其根阴干后分为根皮和木质部备用。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的提取及含量测定[3]
将两种样品分别制成粗粉,各取100g,置1000mL园底烧瓶中,加蒸馏水550mL浸泡过夜,按药典甲法提取挥发油,提取时间为6h。其油状物冷却后以乙醚洗出,挥发油含量(%)如下:根皮中含挥发油03mL/kg,根木质部中含挥发油025mL/kg。挥发油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密闭冰箱中保存待测。 22 乙醇提取
样品取粗粉,置10mL有盖试管中,加无水乙醇至10mL,超声提取1h,常温下挥发至1mL左右,密闭冰箱中保存待测。
23 GCMS分析[4]
GC:HP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3mL/min;柱压为80kPa,分流比10∶1,进样量为10μL;升温程度:柱温60℃,恒温3min,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MS:EI源(70eV),双灯丝;质量范围m/z40~400全程扫描,扫描间隙10s。
依法分别对2种提取方法所得供试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进行检索,并与质谱标准图谱对照,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初步鉴定结果见表1、表2。表1 不同采收部位五指毛桃中挥发油GCMS分析结果(略)表2 不同采收部位五指毛桃中醇提物主要成分GCMS分析结果(略)
3 讨论
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中根皮挥发油含量高于根木质部。五指毛桃的香味与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有关,挥发油含量高,则芳香味浓郁。
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相似。以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供试品以十六酸、油酸+亚油酸、亚油酸酰胺、软脂酸酰胺、硬脂酸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主,其中亚油酸酰胺、软脂酸酰胺、硬脂酸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几种成分未见相关报道;以乙醇提取法得到的供试品中以补骨脂素、佛手内酯、油酸+亚油酸、十六酸、十六酸乙酯为主,其中补骨脂素和十六酸乙酯两种成分在挥发成分的分析中未见报道。乙醇提取法能有效地提取补骨脂素和佛手内酯等成分,可作为五指毛桃化学成分研究的参考。
补骨脂素具有抗肿瘤[5]、抗菌、抗病毒、影响药物代谢[6]等作用,可作为五指毛桃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7],本检测显示,五指毛桃根皮中补骨脂素的相对含量高于根木质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90.
[2]江苏省植物研究.新华本草纲要(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附录64.
[4]林励,钟小清,魏刚.五指毛桃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中药材,2000,23(4):206.
[5]吴少华,张仲海,赵建斌.补骨脂素体内外抗癌活性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5):303.
[6]宓穗卿,洪馨,黄天来,等.补骨脂和补骨内酯对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及血清肌酐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3):147.
[7]钟小清.五指毛桃药材质量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2001.45.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