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金双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7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床号单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金双歧口服。结果 两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分别为63.33±26.21 μmol/L,35.29±22.43 μmol/L,胆红素降至171 μmol/L 以下所需天数分别为2.9±0.92 d,4.6±1.23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金双歧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严重者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致死、致残率较高,我科2008年6月~2008年11月应用金双歧口服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08年6月~11月在我科NICU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72例,日龄1~27天,按床号单双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男49例,女31例;对照组92例,男58例,女34例。两组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其胎龄、日龄、病因、体重、总胆红素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蓝光治疗、肝酶诱导剂、白蛋白、牛磺酸,有感染征者加用抗菌药,溶血者加用丙种球蛋白或激素,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口服,0.5 g,tid,用温开水或母乳溶解后喂服,连用3~8天。
3.观察方法
使用上海爱蓓儿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H100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每天取末梢血测定微量胆红素(经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差异±5.8 μmol/L)。
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 果
172例患儿经治疗,黄疸均完全消退,无一例发生核黄疸。两组治疗后,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及胆红素降至171 μmol/L以下所需天数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治疗组未发现毒副反应,且本药口感好,患儿乳量增加。表2 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值比较(略)
讨 论
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极易发生黄疸,严重者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从而危及生命,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手足徐动、听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及低智等,故及时有效地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极其重要。
新生儿早期肠道内菌群数量少,不能及时将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还原为尿胆原随粪便排出。金双歧(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以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主要成分的微生态制剂,均为肠道正常原籍菌,后两者能为双岐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必需的无氧环境,双岐杆菌可在肠道产生有机酸、游离脂肪酸等,降低肠道pH值,减少血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促进肠蠕动,加快胆红素排除,减少肠肝循环中胆红素重吸收。双岐杆菌定植于肠黏膜分泌抗菌物质,抑制多种病原菌在肠黏膜上定植,形成生物学屏障。近年研究资料表明,益生菌定植于肠道,可刺激宿主的免疫应答,诱导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双岐杆菌等益生菌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以及补体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从而增强免疫功能[2]。本资料表明,治疗组总胆红素下降(P<0.01),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减少患儿住院时间,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且口服方便,价格低,故金双岐是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经济有效而安全的微生态制剂。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9.
[2]张春杨.微生态制剂的临床研究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6):926-928.